上清宫,位于河南洛阳邙山翠云峰,是中国第一座以“宫”命名的道观。 [17]因道家鼻祖老子与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20]在此修道而被尊为“道源”、“祖庭”, [6]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无拳的发源地。 [13] [18]
- 中文名
- 上清宫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310国道 [2]
- 开放时间
- 00:00-24:00
- 门票价格
- 免费
- 著名景点
- 吴道子壁画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河南洛阳
- 建议游玩时长
- 0.2个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
- 全年
- 别 称
- 太微宫、玄元皇帝庙、太上玄元皇帝宫 [5]、老君庙 [28]
- 文保级别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
地理位置
播报编辑
建制沿革
播报编辑
隋唐兴建
唐高宗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高宗李治移驾洛阳宫,询问附近有何古圣灵迹,洛阳父老乡亲们上奏说:“皇城北山先有老子祠,每祈请,立有福应。”于是李治便诏令洛州长史许力士将老子祠改建为上清宫, [4] [21]用以镇鬼。许力士在邙山挖到一块古石碑,是西晋仙人帛和的墓碑。上清宫建造完毕后,李治下令设坛祭神,于是邙山上空出现太上老君现身的海市蜃楼景观,百官看到后都进表称贺,李治大悦。 [22]
仪凤四年(679年),唐高宗李治让道士郑元隐等二十四人在上清宫做大型道场,李治亲临。高宗、武后、诸王、公主及百官都亲见太上老君骑白马腾空而至, [25]“乃见老君乘白马朱骏,并二青衣童子降于坛上,祥光照映”,说道:“我孙可享国运长久!(永绥宝祚,克享无期者也)”高宗激动万分,邙山之巅一片欢呼。 [23-24]
李治认为老君的降临是先祖对自己的褒扬,特下诏,令上清宫道士隶属宗正寺,也就是认可道士为皇室本家。这样一来,上清宫真正成了李唐皇室的皇家道观,道士的地位空前提高。 [23]
文明元年(684年)九月,太后武则天改元“光宅”,并追尊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这位女性尊神对应的正是以母后身份临朝的武后。武后在继承高宗弘道遗志的同时,又借道教抬升自身地位。《改元光宅赦文》规定在洛阳老君庙(上清宫)为先天太后敬造尊像。 [26-27]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下诏在西都建太清宫,在东都扩建上清宫,在全国各地建起成百上千座道观。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唐玄宗下诏在两京、各州建“玄元皇帝庙”,简称“玄元庙”。并设“崇玄学”。置西京玄元庙于太宁坊,东都玄元庙于积善坊旧邸。 [9]但洛阳百姓不愿看着邙山上清宫被改建到洛水以南的积善坊,便纷纷抵制,唐玄宗只好作罢。
宋朝沿用
宋太祖曾驾幸西京洛阳,遇到阴雨天气,到上清宫祈祷天晴。这一祷告,雨还真停了。
宋太宗赵光义,也十分看重上清宫,但由于他长住汴梁,难以亲近洛阳上清宫,便于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下诏,在汴梁城内仿建了一座上清宫,和洛阳上清宫的格局一模一样。从此弄得大宋地盘内到处都是洛阳上清宫的复制品。天下的上清宫越来越多,这对宣传洛阳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从此上清宫已非洛阳独有,却又是一件憾事。
金元荒废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外患突来,金人南侵,万千铁骑,踏平中原,徽、钦二帝被俘虏,中原地区包括洛阳在内,统统被纳入金王朝版图。金代的上清宫,全仗着唐宋遗存的文化余音,勉强在那里嘤嘤吟唱,不过维持着香火罢了。 [3]
明清修缮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开始,他下令大规模重修上清宫,工程整整进行了3年,终于使上清宫容颜大变。 [3]
此后,洛阳民众也多次捐资修缮上清宫,由于需要修葺的地方太多,捐款有限,往往只能维修一两处,杯水车薪,顾此失彼。
清朝统治将近300年,上清宫全靠地方官员和洛阳民众筹资维持,洛阳人看着上清宫,就像看着皇帝的破龙袍一样,虽然知道那是一件宝贝,但就是力不从心,难以将其恢复原样,只好一针一线,缝一年,补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但总算没有让它消失,就这样慢慢地熬过了清代,走到了民国初年。 [3]
近现代
1944年,抗战时期,上清宫为日寇飞机炸毁, [15]但有山门、翠云洞、玉皇阁等建筑幸存。
“文革”期间,上清宫遭到冲击,翠云洞中的十帝阎君、救苦天尊塑像被砸碎;玉皇阁中的玉皇大帝巨像被扳倒、砸毁,多年收藏的经书被焚毁。
2017年,区文旅委又申请市、区两级资金,对上清宫老君殿后月台和大殿月台进行了保护维修。 [11]
人文活动
播报编辑
上清宫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发源地,老子曾在此处酝酿《道德经》、创立道家学;道教的开山祖师张道陵、万古丹经王魏翱(魏伯阳)、帛家道开山祖帛和、全真道开山祖王重阳等人都曾在此处修炼,创立各自的道派。 [19]
老子悟道
张道陵修道
帛和创道
王重阳传道
南宋时,王重阳48岁入道后,一路乞讨向山东传道,途经洛阳,来到上清宫,参观了上清宫各大殿的神像、壁画。此后,王重阳领着七个弟子,在山东登州、莱州、宁海州传道,两年内先后建立了“三州五会”,53岁时逝去。多年后,王重阳的七个弟子中有四个又来洛阳传道,并且各自创立了一个教派。谭长真在洛阳朝元宫传道,创建了全真南无派;孙不二在凤仙姑洞传道,创立了全真清静派;刘长生在云溪观传道,创立了全真随山派;丘长春在嵩山崇福宫传道,创立了全真龙门派。 [10]
南无拳发源地
宫观规模
播报编辑
上清宫规模宏伟,殿堂巍峨,门外有石狮石马,内有吴道子所作壁画《吴圣图》和《老子化胡经》,十分辉煌壮观。历代文人墨客涉足山巅,南望伊洛平原,古都尽收眼底。瞻仰上清宫,写下了不少美丽诗篇,杜甫有“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的著名诗句,苏东坡题字留念。
主要建筑
播报编辑
四帅殿
一进院有四帅殿,是主殿,两边还有配殿。
老君殿
三清殿
三进院为三清殿。
翠云洞
四进院为翠云洞。翠云洞的名称由翠云峰而来,洞内塑老君神像,敬奉的是老子。 [16]另有十帝阎君、救苦天尊塑像。 [14]门前有对联“在阳世任凭你奸险毒辣害人智谋深似海,到阴曹难逃我剜拔剐炸惩凶冥律法如山。” [16]
玉皇阁
五进院为玉皇阁,内有玉皇大帝巨像。 [3] [14]门前有对联“皇矣上帝位尊而上极无上,大哉玄穹道妙而玄之又玄。” [16]
价值影响
播报编辑
河南洛阳上清宫,是中国第一座以“宫”命名的道观。道观的名称屡经变更。在汉代,道观称为“治”。晋朝,称为“庐”、“靖”、或者“治”。南北朝时,南方称“馆”,北方多称“观”。直至唐朝,“宫”的称谓开始出现,寓意道教建筑可以和皇帝居所相提并论。 [17]
文艺作品
播报编辑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可乘坐36路公交前往。
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