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是经济学术语,指财富或收入分配差距极大(静态)或持续扩大(动态)的现象 [1] [7]。学术界对其判定标准存在两种维度:静态状态下常用基尼系数衡量差距程度,动态状态下需观察贫富阶层收入增速差异 [1]。全球化背景下,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收入差距加速分化已成为显著趋势 [3]。该现象与马太效应密切相关,表现为资源向优势群体集中形成“强者愈强”格局 [2] [5]。中国学者结合国情提出既要警惕贫富阶层固化,更要避免形成新资产阶级的治理思路 [1]。文章引用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强调避免形成新资产阶级。
- 提出者
- 王检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0年) [1]
- 分 类
- 静态/动态 [1]
- 评判标准
- 基尼系数 [1]
- 相关理论
- 马太效应 [2] [5]
- 影响因素
- 全球化分工 [3]
- 典型案例
- 岳阳经开区发展体现马太效应 [5]
定义与分类
播报编辑
两极分化可分为静态两极分化和动态两极分化。前者指特定时点收入或财富分配呈现极端差距的状态,后者强调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过程。根据2000年《经济学家》期刊定义,即使不存在“穷人越穷”现象,只要贫富差距达到极大程度即可判定为静态两极分化 [1]。
评判标准
播报编辑
学术界采用双重标准进行判定:
- 1.静态标准:国际通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 [1] [3]。截至2016年,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线 [3]。
- 2.动态标准:考察不同阶层收入增速差异,若高收入群体增速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则符合动态两极分化特征 [1]。
影响因素与典型案例
播报编辑
- 全球化分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指出,国际分工使高技能劳动者收入提升,低技能劳动者被边缘化,加剧分化 [3]。
- 政策资源倾斜:2018年岳阳经开区案例显示,政策扶持使资源向特定区域集中,形成“黄金走廊”,其他区域逐渐衰落 [5]。
- 市场垄断: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菲利蓬2019年研究表明美国行业集中度提升削弱竞争,导致财富向寡头企业聚集,消费者利益受损 [6]。
相关理论延伸
播报编辑
经济学家向松祚2015年提出“三个两极分化”理论:
-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化 [4]
- 2.真实收入分配分化 [4]
- 3.信用资源分配分化该理论揭示了全球经济动荡的结构性根源,强调金融霸权对新兴经济体的负面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