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方法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指根据特定属性将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例如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该方法由母项、子项与划分标准三要素构成:母项为被划分的概念,子项为划分后所得概念,划分标准是根据‘研究的对象’这一属性 [1]。
该方法与分解行为存在本质区别:分解是将整体拆分为部分(如人体分为头、躯干等),部分不具备整体属性;划分则基于属种关系,确保子项继承母项本质属性。其类型包括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以及二分法、分类等特殊形式 [1]。
正确运用需遵循四项规则:子项与母项外延必须相等、子项间互斥、每次划分采用同一标准、层级划分不跨级。该方法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明确概念外延、规范适用范围及促进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1]。
- 中文名
- 划分方法
- 出 处
-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 定 义
- 根据一定的属性(标准)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个种概念
正确运用划分方法必须遵守的规则是:①划分必须是相称的;②划分出各个子项必须不相容;③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④划分应按层次进行,不能跳跃。划分方法是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不仅有明确概念的外延,准确界定概念适用的范围,而且还可以使科学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和掌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