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瓦慕斯因发现原癌基因的细胞起源,与约翰·毕晓普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6]。他通过研究劳斯肉瘤病毒(RSV)致癌机制,颠覆了传统病毒致癌学说,提出原癌基因理论,推动癌症研究进入基因层面 [4] [6]。作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前院长,他曾多次公开反对政治干预科学研究,包括2020年联名抗议政府取消科研资助的决策 [3] [8-9]。
- 国 籍
- 美国 [1]
- 出生日期
- 2025-08-06 [1]
- 主要奖项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9年) [1] [4]
- 研究领域
- 癌症基因学、分子生物学 [4-5]
- 任职机构
-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1970年代) [4] [6]
- 社会职务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前院长 [3] [8]
原癌基因发现
播报编辑
1974年,哈罗德·瓦慕斯与约翰·毕晓普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合作研究劳斯肉瘤病毒(RSV)时,通过DNA探针技术首次发现正常细胞中存在的src基因 [4-6]。实验证实该基因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基因组中,其变异后形成的致癌基因与癌症发生直接相关。这一发现颠覆了“病毒特有致癌基因”的传统认知,确立了原癌基因概念 [5-6]。
1989年,瓦慕斯与毕晓普因“发现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起源”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成果标志着癌症研究从病毒学说转向基因层面,为靶向药物研发(如赫赛汀、格列卫)奠定理论基础 [4-6]。
科学伦理倡议
播报编辑
2020年5月,瓦慕斯作为77名诺贝尔奖得主之一联名致信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批评其取消对“生态健康联盟”的联邦拨款是“滥用政治权力控制科学工作” [3] [9]。他指出该联盟的研究完全符合联邦优先事项,强调科研机构应保持独立性 [9]。
2024年12月,瓦慕斯再次参与77名诺奖得主联名行动,反对特朗普提名具有反科学立场的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他在采访中表示“科学依赖于国家的政治结构”,并谴责候选人宣扬虚假医学观点可能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7]。
科研管理立场
播报编辑
在担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期间,瓦慕斯主张强化科研机构的非政治化职能。2020年8月,他公开批评NIH要求武汉病毒所配合调查的行为“突破操守底线”,认为其应专注于抗疫科研而非政治斗争。这一立场体现了其对科学合作国际化的支持 [8-9]。
学术影响
播报编辑
瓦慕斯提出的“癌细胞是正常细胞扭曲版本”理论 [2],成为解释癌症发生机制的核心范式。其原癌基因研究成果被学界视为“人类第一个致癌基因的发现” [5],直接推动了癌症基因检测技术与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截至2024年,相关理论仍是肿瘤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框架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