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林区"小江南"之称的大杨树林业局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直属的国有林管理机构,始建于1976年,局址位于鄂伦春旗大杨树镇。施业区地跨鄂伦春、莫力达瓦两旗,总面积793,033公顷,林业用地643,414公顷,有林地398,446公顷,森林覆盖率50.24%,林权证面积达985.71万亩 [1] [3]。该局以森林资源管护、营造林和防火为主业,自建局以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28,485立方米,现有总人口8,868人,下设34个科级单位,含16个森林经营林场(管护站),企业总资产2.69亿元 [1] [7]。
施业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向嫩江平原过渡带,平均海拔300-500米。2020年改制为特定功能类企业,2021年更名为大杨树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7]。该局通过发展蓝莓种植产业,2009年试种200亩并实现首次采摘,2012年单株产量突破2.7斤,亩收益达2万元,形成1300亩种植规模 [4-6]。同时推进榛子林培育,建立野生榛子保护区并出台专项管理办法 [4]。
- 中文名
- 大杨树林业局
- 地 点
- 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
- 总面积
- 793,033公顷
- 号 称
- “林区小江南”
- 始建时间
- 1976年
局情简介
播报编辑
素有“林区小江南”之称的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 [1]始建于1976年, [2]隶属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局址位于鄂伦春旗 [1]大杨树镇。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向嫩江平原过渡区域,施业区地跨鄂伦春、莫力达瓦两旗,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9′53″—125°18′37″,北纬49°12′42″—50°19′40″,总面积为793,03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643,414公顷,有林地面积为398,44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0.24%。自建局以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28,485立方米,林业局现有总人口8,868人,企业总资产 2.69亿元。林业局下属34个科级单位,其中16个森林经营林场(管护站)。 [1]
大杨树林业局施业区呈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境内山地平缓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地区,一般海拔300—500米,最高海拔843米,平均坡度为10—15度。南北宽126公里,东西长136公里。 [1]
大杨树林业局自开始建立,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系统比较完整、机构健全、队伍稳定、技术力量雄厚的以营造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业的经营局,全局现有在册职工3531人,除机关科室外,下设生产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34个,林业局还设有文教、卫生、消防、公安、武装等机构,现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为林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经济编辑
播报编辑
1、人口
2、交通邮电
交通便利,嫩林铁路、嫩加高速公路、111国道从腹地穿过;镇区全部硬化,甘奎路横穿镇区并与111线国道相连;每天有十八次客运火车从这里经过,公路有100台次客车发往周围及其它地区,年客运量300多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20多万吨,交通枢纽地位突出。
3、城镇建设
镇貌(4张)
根据大杨树镇的实际情况,重点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路面改造36.32千米,其中硬化20.46千米,基础路面改造14.39千米,完成巷道硬化1065平方米,人行道硬化1400平方米,修复巷道50条20余千米,硬化工程实现了大发展;共安装路灯567盏,灯光隧道540延长米,交通信号灯4处,实现了镇区的全部亮化;完成镇区排水8140延长米,建木桥3座,水泥桥4座,治理益民河7.05千米,并在其上游45平方米千米范围内对超坡度耕地实行强制退耕,排水日渐完善;植树3778株,草坪3000平方米,实现了主要街道全部绿化;建设教学楼3座、急救中心1座;新建广场2万平方米;自来水工程、集中供热工程预计2007年全部完成。
4、科技教育
大杨树镇有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个,农业技术人员20人,其中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4人。
大杨树镇学校总数共有22所,其中中学4所(一中、二中、林中、四中),小学18所(村办12所);在校学生总数27500人,其中:本乡镇学生13500人,其中:中学生9160人;专职教师总数1240人,其中:中学教师数520人;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适龄儿童入选率100%,学生辍学率:小学控制在0.5%,中学控制在2%,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每万人高中及以上学生数25人.幼儿园、托儿所24所。
5、工业
通过几年的努力,该镇相继引进了肉类加工、氧气厂、双娃乳业、复合肥、北方药业、空心砖、集中供热等小型工业企业21家,现已拥有植物油厂、兴达矿业、光明电力公司、肉类加工、双好煤矿、矿泉水等7家限额企业,2006年限额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31800万元,年均递增7.07%。
6、农牧业产业化
针对以往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这一实际,把工作的重心放到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这一思路上来。由过去主要以农业为主向种养加相结合方向发展,在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引导下,大力实施 “双百万”工程,建成了新华村育肥牛基地、大石山养殖示范区、桥南村奶牛小区等,使牲畜存栏量逐年上升,2006年底实现了牲畜存栏40.2万头(只);逐步引导推广蔬菜、水果、药材等的种植,形成了无公害蔬菜、北方果园、野生药材等种植基地;在豆类品种上,推广了高油大豆,建立了高油大豆基地;在产业链条上,有针对性的引进了肉类加工、北方药业、双娃乳业等工业企业,农场局植物油厂也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扩建,实现了工业带动农牧业,农牧业促进工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的产业化格局。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3030元,年均递增7.2%。
7、建筑业
2004年大杨树建筑业共投入资金3950万元,其中楼房、平房共投入资金3350万元,奶牛小区投入资金600万元;2005年大杨树建筑业共投入资金2577万元,其中教育教学楼投入资金754万元,平房143万元,其中 它建筑业投入1680万元。
8、环境保护
大杨树镇设有城建资源环保办、城 管监察中队、市政卫生处等部门,专门负责环境保护、镇内卫生清理、城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今后对待建项目,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备案关,坚决杜绝污染项目上马,对未环评项目不予验收。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城建环保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严厉措施,制止化粪池渗漏、乱倾污水、垃圾污染、噪声超标、大气污染等现象发生。积极鼓励和引导沿街单位和个体商户在门前摆放花架,让城镇绿起来。
9、文体卫生
大杨树镇文化站现有编制11人,其中记者3人,编辑1人,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员6人,负责全镇的文化方面的管理工作。镇内共有五家大企业,文化建设实行了地企联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该镇共有4家电视台,其中大杨树电视台开设了2个频道,并实现了硬盘播出,能够把大杨树的文化建设成果宣传出去。文化站有图书室,藏书4300余册。
10、人民生活
11、社会保障
大杨树镇现有社会福利院1个,收养人员55人;2006年共发放低保资金872.5057万元,其中,农村低保发放6.916万元,城镇低保发放865.5897万元;五保户供养37户47人,2006年发放五保供养资金4.95万元;据统计:2006年全镇优抚对象62人全年发放优抚金20.6623万元;2006年共发放救灾款9.5万元、救灾粮3000袋、救灾衣物500件、被褥40套、棉衣30套。
12、旅游情况
大杨树镇周边不仅有3个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镇,而且距嘎仙洞、布苏里山庄135公里、达尔宾罗120公里、相思谷135公里,形成了以大杨树镇为中心,直径在135公里范围内的旅游区,驱车行驶最长时间不超过2小时,极为方便。嘎仙洞系鲜卑族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布苏里山庄原系军事重地,还保存着当年的那些军事风格,树林茂密,夏季阴凉湿润,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相思谷独具特色,拥有最原始的蒸气机车,它会带着你游遍秀美的山川;达尔宾罗不仅有漪旎的风光、平静的湖面、大兴安岭唯一的一处大峡谷—神指峡,而且一年一度的杜鹃节在那里召开。
13、商贸经济
大杨树镇拥有5个专业市场,每年有1000多吨的农用物资、农副产品、山产品、建材及日用品在镇区进出流转,年社会零售总额达200000万元,年成交额达70000万元。在商贸发展过程中,大杨树镇党委、政府通过逐步鼓励、监督、引导,使私营经济得到了合理发展,截止2006年末,共有私营经济3373户,实现税收入库259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91.9%。大杨树镇呈现出了“十里长街十里摊,处处门店处处商”的繁华景象。
14、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12301万元。
15、金融证券保险
16、主导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杨树镇形成了以农牧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的产业化格局。现大杨树镇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期,肉类加工、大豆加工已初具规模,今后将以工业为主,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丰富的资源
播报编辑
这里资源丰富,拥有广袤的土地;这里交通便利,齐加铁路从大杨树腹地穿过,国道111线经由大杨树通往全国各地;这里通信设施齐全,有林业微波专网、中国移动通信、联通和光缆通信网等。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与松嫩平原接壤。局址位于鄂伦春旗大杨树镇,生态功能区地跨鄂莫两旗,面积为79.3万公顷。这里交通发达,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空气清新,树木繁茂,生态良好,农牧业发达,适合小麦、大豆、芸豆等粮食作物生长。生态功能区内林下资源丰富:主要有蕨菜、蓝莓、蘑菇、猴头、榛子、木耳等野生植物和黄芪、五味子、金莲花、沙参、白芍等中草药,还有煤、硅、钼、铅等矿产资源。
大杨树林业局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追求卓越”为企业精神,以兴林富民强企为目标,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及各大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一体化、一条心”,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大杨树地区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这里的大豆誉名全国。还生长着属寒温型针叶林景观带中的夏绿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带,主要乔木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柞树、樟子松、黑桦、山杨、钻天杨、甜杨等;野生经济植物种类较多,药用植物有黄芪、百合、贝母、地榆、沙参、玉竹、铃兰、芍药、白藓、五味子等200余种;油料植物有榛子;野果植物有刺玫蔷薇、山丁子、稠李子、山杏、山里红、山葡萄等;森林蔬菜主要有蕨菜、柳蒿、燕尾凤毛菊、轮叶沙参、蒲公英等40余种;食用菌资源有木耳、猴头、紫丁香菇、花脸香蘑、平菇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现有野生鸟类12目27科113种,代表种类有长尾雀、鸟雕、环颈雉等。兽类4目12科27种,代表种类有狍、野猪、马鹿等。一级保护动物5种,中华秋沙鸭、丹顶鹤、白鹤、紫貂、金雕。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如小天鹅、棕熊等。
大杨树林业局肩负着东北地区松嫩平原生态平衡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能源后备基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十五”期间,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四个提高,四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和“七大战略”的总体部署。确立了“生态立局、多经富局、特色兴局”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林业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真抓实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五”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大杨树林业局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洽谈合作,共谋发展,为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