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太原师范学院
- 外文名
-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 简 称
- 太原师院
- 所在地
- 太原市
- 创办时间
- 1999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 学校类别
- 师范类
- 主管部门
- 山西省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韩勇鸿、院长:马杰 [76-77]
- 本科专业
- 59个(截至2024年11月)
- 硕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截至2024年11月)
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4个(截至2024年11月)
- 院系设置
- 19个教学院系(截至2024年11月)
- 校 训
- 崇德、博学、团结、创新
- 校 歌
- 《师范荣光》
- 地 址
- 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 [55](南内环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高校新区魏榆路1799号(魏榆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19号(黄陵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侯家巷9号(侯家巷校区) - 院校代码
- 10119
- 主要奖项
- 省部级科技奖励39项(近5年,截至2024年2月)
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1](近5年,截至2024年2月) - 占地面积
- 1881.56 亩(截至2024年11月)
- 教师人数
- 1301人(截至2024年11月)
- 学生人数
- 22000人(截至2024年11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三大前身
- 山西省教育学院
1929年,山西省在太原国民师范高师部的基础上建立省立教育学院。
1937年,学校完全被撤销,合并到山西大学,改名为山西大学教育学院。
1950年9月,山西省文教厅文教干部轮训班开始招生。
1951年8月,经山西省文教厅与山西大学协商, “文教干部轮训班”委托山西大学举办,更名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文教干部训练班”。
1952年9月,山西省文教厅把文教干部训练班和农民教育干部训练班合并为“山西省文教厅文教干部训练班”。
1953年10月, “山西省文教厅文教干部训练班”更名为“山西省教育干部训练班”。
1955年1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山西省教育干部训练班”更名为“山西省教育干部学校”。
1957年9月,学校由大北门迁到上马街。
1958年6月,撤销山西省教育干部学校,成立山西省教育学院。
1970年6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山西省教育学院。
1973年11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原山西省教育学院院址(南城区黄陵路西巷)重建山西省教育干部学校。
1978年5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山西省教育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山西省教育学院。 [2]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8月,经山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太原第一师范(太原师范)、太原第二师范(国民师范)和太原教师进修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太原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7月,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决定,山西省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停办。
197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太原师范专科学校。
1984年11月,太原师专正式由省教委移交给太原市。
1986年,学校学制由3年改为2年。
1996年9月,学校开始录取夜大新生。 [2]
-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
1988年1月,山西省教委主任办公会议确定,在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院址创办一所新的师范大学,暂定名为“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分校”。同年5月,山西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院址所建学校校名为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
1989年3月,根据省教委批复,学校增设教育专业。 [2]
合并建校
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资格。
2014年,学校正式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 [4]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教学院系19个,开设本科专业59个,学科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1] [59]
学院(系) | 本科专业 |
---|---|
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书法学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广播电视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 |
历史学(师范类)、文物与博物馆学 | |
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 | |
经济学、信用管理、财务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服务与教育 | |
英语、翻译 | |
物理学(师范类)、科学教育(师范类)、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师范类) | |
化学、应用化学 |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
美术学、动画、戏剧影视文学 | |
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学 |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法学、家政学、知识产权、政治学与行政学 |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
太原师范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 - |
- | |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院 | - |
参考资料: [34-52]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8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 [1] [29]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全日制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和艺术学理论,学制三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艺术硕士,学制三年;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和旅游管理,学制两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学制三年。 [28]
类别 | 名称 |
---|---|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艺术学理论 [29]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艺术硕士、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保险、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文物与博物馆、材料与化工 [31] |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艺术学理论、教育学、工商管理 |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 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4]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01名,包括教授119名,副教授34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3名。教师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名,“1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4名,“333”人才工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省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1名,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4名,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名,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三晋英才28名。 [1]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0门省级一流课程(其中认定课程31门、建设课程15门、培育课程14门)、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入选年度 | 序号 | 专业名称 | 级别 |
---|---|---|---|
2019年 | 1 | 学前教育 | 国家级 |
2 | 地理科学 | 国家级 | |
3 | 美术学 | 省级 | |
2020年 | 4 | 汉语言文学 | 省级 |
5 | 历史学 | 省级 | |
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省级 | |
7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省级 | |
8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省级 | |
9 | 音乐学 | 省级 | |
10 | 舞蹈编导 | 省级 | |
2021年 | 1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国家级 |
12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国家级 | |
13 | 舞蹈编导 | 国家级 | |
14 | 音乐学 | 国家级 | |
1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省级 | |
16 | 小学教育 | 省级 | |
17 | 物理学 | 省级 | |
18 | 音乐表演 | 省级 | |
19 | 动画 | 省级 | |
20 | 思想政治教育 | 省级 [61]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3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92项。 [1]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与全球17个国家的34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百余人来校讲学,选派优秀教师90余人次到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院所访问学习或开展学术交流。多次承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魅力山西”汉语学习营和“云享山西”汉语学习营,来自俄罗斯、韩国、肯尼亚等1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学生参加学习并体验山西文化;参加文旅部“欢乐春节”海外庆祝活动之“中摩新春音乐会”等活动,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1]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2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24个各类科研平台。 [1]
类别 | 名称 |
---|---|
山西省2011协同创新基地 | 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基地、面向信息化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协同创新基地 |
山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文学研究中心 |
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 山西省腐殖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
校内研究所 | 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中国书法史论与艺术研究所、教育评估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 |
校内研究中心 | 女性人才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10]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及其他部委项目20项,省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88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0项。 [1]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达173万余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8个,电子图书218万余册,电子期刊47万余册。 [11]
- 学术期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太原师范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2002年,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来源期刊、龙源期刊网来源期刊。 [12-13]
2.《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太原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主要栏目有东方新视点、中国法治改革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和文学遗产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术随笔等。 [14]
3.《教学与管理》
《教学与管理》是由太原师范学院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教学与管理》分中学版、小学版、理论版三个版本发行。期刊为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 北方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 [15]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太原师范学院校徽标识设计是以汉字“太”、“师”为基本设计元素,进行篆体与宋体变形组合,体现学校全称属性意义缩写;同时相互缠绕的线条又构成三个“人”形,象征新校是由三校合并而来,也传达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深刻教育理念。变化丰富具有动势的线条又寓意出生命的价值含义,如颗颗绿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又如一团充满活力、燃烧不止的红烛烈焰,表达出人民教师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16]
精神文化
- 校训
崇德、博学、团结、创新
崇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崇德”即传承优良教育传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彰显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
博学: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团结:强调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意味着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襟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境界。
创新:旨在与时偕行,面向未来。对于教师而言,是日新月异的期许;对于学子而言,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激励。 [17]
- 校歌
《师范荣光》 歌词(第一段): 并州大地,汾水流长 莘莘学子,荟萃一堂 杏坛耕耘,桃李芬芳 春华秋实,收获期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民族复兴,浇灌栋梁 啊!热血铸师魂,啊!讲台书华章 理想的彩虹在这里升起,人生的征程扬帆起航 [18] |
社团文化
截至2015年9月,太原师范学院共有58个社团。2013-2014年度十佳社团有:爱心协会、“火部落”自行车户外运动协会、旗帜社、鹿鸣社、“一米阳光”关爱儿童协会、解放英语学习社、行知教育社、游多多户外爱好者协会、轻尘义工协会、华章夏彩汉学社。 [19]
2014年4月,学校茗香源社团举办了太原师范学院第一届茶文化节。学校社联理事长韩荣、太原理工大学茶文化社团代表及乐茶工作室的茶艺老师出席参加了该次活动;同月,学校鹿鸣社在明理书院A座126教室举办“辩响校园”新生辩论赛总决赛。 [20-21]
2015年9月,学校社团联合会的各个社团共同举办迎新演出,代表节目有吉他爱好者社团演奏的《人质》 ,爱心协会的快板《猜灯谜》,话剧社的搞笑话剧《普通话》,以及武术协会的武术表演等等。 [22]
2016年5月,学校雏鹰大学生青年家园社团承办“景特学堂之恋爱天平”讲座;同年6月,学校火部落自行车户外协会组织了单日往返平遥拉练活动。 [23-24]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图书馆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共12层。包含图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等设施。地下室作为人防和停车库。首层有书库、自修室、书店和学生事务大厅。二层起为图书馆入口、阅览大厅及各类型阅览室,八楼是档案馆,九、十层为研究室与办公区 [75]。
资料来源: [79-80]
校区情况
播报编辑
魏榆校区
南内环校区
南校区
该校区位于太原市黄陵西巷5号,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太原师范学院(加希尔克学院)学生在该校区就读 [66]。
新校区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商界
姓名 | 备注 |
---|---|
吴晟 | 武夷山市晟曦岩茶厂厂长、武夷山茗月初心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67] |
学术界
姓名 | 备注 |
---|---|
乔建伟 | 获2020-2022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才、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稀土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72] |
孙秀梅 | 省实验中学校长 [73] |
冯思思 | 北京大学山西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西大学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74] |
教育界
姓名 | 备注 |
---|---|
白钰 | 获太原福布斯教育教师技能大赛优胜奖、朴新教育集团教师培训优胜奖 [68] |
武玲燕 | 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初中物理教师 [69] |
郝洁 |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教师 [70] |
靳路军 |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兼高中教学部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71]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0年11月 | |
2025-08-14 | |
2025-08-14 | 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30] |
2022年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学1801班团支部被授予“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32-33] |
2023年12月 | 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60] |
争议事件
播报编辑
2024年3月,一则《太原师范学院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的截图在多个关注高教领域话题的网络平台上引起关注。网上引起比较多讨论的是该办法“管理和考核”一节的内容。上述办法规定,博士五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保卫。3月6日上午,学校在致远楼304会议室召开人才工作领导组会议,研究讨论2024年人才引进计划。 [62]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