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外文名
-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 简 称
- 广交院、GDCP
- 所在地
- 广州市
- 创办时间
- 1959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高校
- 学校类别
- 综合类
- 学校特色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2013年)
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年)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 - 主管部门
- 广东省 [44]
- 现任领导
- 罗毅(院长)
- 高职专业
- 61个 [1](截至2025年4月)
- 院系设置
- 13个教学机构 [45](截至2025年4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学校前身
- 广东交通学校
1957年,广东交通学校创办,但未向社会招生。
1958年,与广东工业干部学校合并,改名为广东工业交通干部学校。
1959年,恢复广东交通学校名称,正式向社会招生。
1961年,与航运学校、邮电学校、铁路学校合并为广东省交通技术学校,迁到石牌原邮电学校。
1962年秋季,四所学校分开,交通学校迁至东山杨箕村与技工学校一起,其间合并了交通学院两个班,办公室、教室、教工宿舍是由车间和仓库间隔而成。
1965年,再迁到石井,其间以水泥厂作为基本教学场所。
1974年从石井迁至元岗校址(南校区)。 [2]
- 广东航运学校
1960年,广东省航运学校创办。 [3]
1966年夏,“文革”开始,七月下旬教学活动被迫停顿。
1970年4月,校园由原华南水运公司“学习班”接管,复称“广东省航运学校”,开办短期训练班。
1973年秋,复办中专班。 [2]
合并组建
2005年11月,学校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首批25家“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之一。 [4]
2008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学校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移交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2011年8月,学院被确认为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5]
2016年,学校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并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1]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7]
2025-08-08,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6]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61个高职专业。 [1] [45]
二级院系 | 开设专业 |
---|---|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
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制造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类、汽车检测与维修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
海事学院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 |
轨道交通学院 |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 | 金融科技应用、采购与供应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展策划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大数据与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 |
土木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道路工程检测技术 |
智慧交通工程学院 | 交通运营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智能交通技术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基础部 | |
参考资料: [15-20] [40]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高级职称占比超40.5%,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85.5%,拥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拥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物流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6人、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1个。 [1]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569人,其中专任教师1417人。 [47]
类别 | 名单 |
---|---|
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 | 卢晓春、阎子刚 |
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优秀专业带头人 | 卢晓春 |
南粤优秀教师 | 孙永林、关少珊 |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王劲松、郭庚麒、刘越琪 [9-13]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在专业建设方面,获国家级称号专业26个,省级品牌专业20个,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2个,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3个、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7个;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成国家级课程7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在线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5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7个;建成国家级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17部。拥有260个设备先进的一体化多功能校内实训教学场所,78个政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495家紧密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基地(或公共实训中心)4个,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3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33个。建有产业学院17个,其中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5个,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现代交通综合实训基地1个,共6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设备值5000余万元,协同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立项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9个,共建产教融合型企业66个。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1个,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团队1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 [1]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交通运营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1]
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汽车运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广东省级教改试点专业:轮机管理、物流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航海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
广东省级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水运管理、汽车运用、公路与桥梁、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公路运输与管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交通运营管理 [9]
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22]
广东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软件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软件技术 [22-24]
立项时间 | 名称 | 负责人 |
---|---|---|
2015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徐凯燕 |
2015 | 航海类专业教学团队 | 蒋祖星 |
2015 |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曾艳英 |
资料来源: [14] |
专业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公路与桥梁 | 徐凯燕 | 2010年 |
汽车应用技术 | 郭海龙、张永栋 | 2010年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郭庚麒 | 2010年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黄勇亮 | 2010年 |
公路运输与管理 | 吴毅洲、王芳 | 2010年 |
水运管理 | 蔡佩林 | 2010年 |
物流管理 | 曾艳英、屈颖 | 2006年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 吕其惠 | 2007年 |
资料来源: [25] |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26]
广东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网络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基地、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轨道交通施工机电实训基地、航海技术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实训基地、装备制造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基地 [14] [23] [26]
惠州金桥海运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广东省电子技术专业马瑞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资料来源: [24]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
管理学基础(2006) |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诊断与检修(2008) |
省级精品课程 | |
数据结构(2005) | 工程测量(2006) |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2007) |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检修(2007) |
汽车机械基础技术应用(2008) | 海商纠纷处理(2008) |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诊断与检修(2009) | 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络构建(2010) |
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实务(2010) | 网络攻防与安全(2012) |
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 |
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检修(2008) | 地下铁道施工技术(2010) |
能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2008) |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2011) |
教育部高职高专交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集装箱码头操作(2009) | |
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秘书礼仪与形象设计(2009) | |
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2009) | |
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2009) | |
资料来源: [27]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五年,教师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累计获一等奖33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81项。 [1]
名称 | 时间 | 获奖类别 |
---|---|---|
能力分级培养的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新 | 2014年 |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校企基地三元融合、能力分级培养的高职汽车专业职教模式 | 2014年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研”为纽带高职航海类专业实训基地“建、用、管、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职智能交通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10年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职近机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2010年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汽车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0年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资料来源: [12-13] [23] |
-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4个,近五年,学生在国际技能竞赛中获奖6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0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获奖7项,中国国际“互联网+”“互联网+交通”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挑战杯”等科创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416项。 [1]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4月,与美国、英国、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10余个国家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交通先行、非遗为媒、标准引领、服务港澳”的交通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格局,发起成立“东南亚汽车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组织开展师生出国(境)访问、教学、培训、实习团组13批,不断提升师生跨文化理解力、胜任力;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持续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开发被国(境)外采用的职业标准9项,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16项;大力推动“随企出海”,共建海外实习基地2处、“中文+中华才艺技能”中心9处,海外师资培训基地2处。 [1]
2025-08-08,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6]
截至2017年1月,学校联合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广东交通集团检测中心,开展了“校中厂”广东省土木工程基桩检测社会培训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和著名汽车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丰田技术教育中心、宝马广州培训基地、博世汽车故障诊断中心、日产技术教育中心。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建立订单培养班,命名为“宝马学徒工班”,建成宝马广州培训基地学。 [8]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获批成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团队)17个。 [1]
截至2017年1月,学院有省级平台3个,校级平台16个,科技服务团队7个。 [8]
类别 | 名称 |
---|---|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船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既有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1] |
广东省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 广东高校船舶自动化集成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轮机自动化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8] [29] |
校级平台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公路工程检测中心、金邦沥青路面技术研发中心等 [30]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2018年以来授权知识产权740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专利成果转化17件;主编专业标准、行业规范5部。 [1]
- 科研经费
截至2017年1月,全校累计纵横向合同金额542.7万元,到账金额530.6万元,实际到账金额同比2014年增长12.7%。其中,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共46项,合同金额合计477.7万元,到账金额为485.6万元,同比2014年项目总数增长21.64%,实际到校到帐金额增长30.7%;申报校外纵向科研项目共21批次71项,获准立项10项,立项合同经费65万,实际到账金额45万,学校配套资助经费53万。 [8]
- 科研项目
2015年,学校获广东省科技规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达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立项5个,科技成果有所提升。学校申请发明9项,授权3项,申请实用新型28项,授权19项,申请外观设计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登记2项,累计数量相比2014年增长23.2%。 [8]
- 应用研发
学院用于成立了四个产学研应用平台,每年学校投资250万,从2017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主要是面对中小型企业开展相关应用技术研发。 [31]
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立项时间 |
---|---|---|---|
1 | 港航智能化技术产学研科技平台 | 校级产学研科技平台(立项) | 2016年 |
2 | 车辆智能信息工程技术产学研科技平台 | 校级产学研科技平台(培育) | 2017年 |
3 | 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产业应用研究所 | 校级产学研科技平台(培育) | 2017年 |
4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产学研科技平台 | 校级产学研科技平台(培育) | 2018年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底,共有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馆藏文献资源19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引进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移动图书馆、百度文库等多个数据库,形成了理、工、管、文相结合、多学科、多层次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保障体系。 [32]
- 学术期刊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其主要设置栏目有: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房屋建筑、船舶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经济研究、高职教育研究及理论探索等。
在2005年(首届)、2013年(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学报评优活动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两次荣获“优秀学报”。在2008年(首届)、2011年(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活动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连续两次荣获“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释义:校徽为圆形图案。外圈上半部为学校标准字名称,下半部为学校名称英文标准字体。内圈为一组合图形,包含“锚”、“齿轮”、“花朵”、“火车头”、“方向盘”、“同心圆”、“创校时间”、“打开的图书”等元素,彰显专业特色、行业特点和文化内涵。整体构图寓意学校蓬勃发展,积极向上,同心同德,教书育人,共创广阔前景和美好明天。 [33-34]
精神文化
- 校训
求是,笃实,创新,立业
释义
求是:意即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发现规律、掌握技能
笃实:意即厚实忠诚、坚韧不拔、扎实肯干、勇于实践
创新:意即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不断探索、富于创造
立业:意即服务社会、成就本事、提高素质、建功立业 [35]
- 校歌
《青春·交院》 作词:吴龙川、谢东建、林峰 作曲:刘元平、何哲弦 翠绿云山,珠江之畔 知识殿堂,技能疆场 铺路石品格,铸就理想 我们成长,歌声嘹亮 火热工地,碧波江洋 无悔的青春,热情绽放 航标灯精神,指引远航 我们耕耘,桃李芬芳 啊..交院青春的交院,奋发再创辉煌 求是笃实,百炼成钢 创新立业,谱写华章 啊..交院青春的交院,奋发再创辉煌 求是笃实,百炼成钢 创新立业,谱写华章 [35] |
- 校庆日
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33]
社团文化
2024年9月,学院举办了新生校园文化体验暨欢乐中秋嘉年华活动。活动在四个校区同时进行。天河校区嘉年华活动引人入胜。同学们参与玉兔套圈圈、emoji炸弹、玉兔踢毽等精彩刺激的活动。在玉兔拔萝卜活动中,同学们要在30秒游戏限时内,一甩一挂紧张地将萝卜拔出,考验着自己的意志和耐性。在拍铃铛活动中,同学们在击打杯子你来我往一次次的击打中,感受节日欢乐融洽的氛围。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问月答月”知识问答活动、舞狮等精彩表演,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清远校区中秋嘉年华活动有投壶、“海底捞月”、飞花令、猜灯谜、玉兔的萝卜、十二生肖捉迷藏等,现场的同学们都十分积极参与到活动游戏中。投壶是古人宴会时礼节性的游戏,游戏中同学们动作流畅,投中目标;在“海底捞月”游戏里,同学们集中精神,手拿筷子,用力一夹,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海底捞月;飞花令活动要求参与者以“月”字为题,轮流说出含有“月”的诗句,同学们在一来一往的对答中,感受诗词之美。花都校区嘉年华活动也丰富多样。在“月指满秋”中,工作人员与同学们的互动十分融洽,同学们做着活动规则所要求的相反的动作,寓意在月与秋的交错间,充满欢声笑语。参与“中秋画饼”的同学们发挥奇思妙想,一笔一画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月饼样子。现场还有戏曲表演,表演者舞动文化气息,只见表演者一挥袖一转身一吐火,空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火舌,犹如龙在飞、凤在舞,让在场观看的同学们惊叹不止、欢呼连连。除此之外,现场还开展了中秋送福、套圈、歌咏表演等活动。清远校区和天河校区分别举行了音乐节活动。中秋佳节是2024级新同学们踏入大学校门后度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通过举办这次活动,新生们在感受到浓厚节庆气氛的同时,也对校园社团文化更加熟悉,拉近了新生与学院的距离。 [49]
校区情况
播报编辑
截至2025年4月,学院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 [1]
国际校区
国际校区地址为广州市天河区迎龙路481号。 [33]
清远校区
清远校区地址为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中宿路34号。 [33]
花都校区
花都校区地址为广州市花都区工业大道11号。 [33]
花都校区校园环境
天河校区
天河校区地址为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89号、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18号。 [33]
(图集\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55])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罗毅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艺 |
党委副书记 | 廖金宝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熊嘉逸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王劲松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邱文祥 |
截至2025年5月,参考资料: [36] |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姓名 | 介绍 |
---|---|
陆卫平 | 81级船舶驾驶专业校友,现任该码头人力资源副总经理,同时担任深圳市政协委员,盐田区政协副主席。 [50] |
卢健杨 | 中共党员,2010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曾担任社会调研协会会长,现就职于广东省佛山航道事务中心禅城航标与测绘所业务室。曾参加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2014年航道测量工技能竞赛获得大赛一等奖,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51]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名称 |
---|---|
2014年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52] |
2016年 | 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1] |
2018年 |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院校 [1] |
2021年 | 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 [1] |
2021年 | 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1] |
2022年 | “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1] |
2022年 | 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1] |
2022年 | 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服务全面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 [1] |
2022年 | 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1] |
2022年 | 广东省工人先锋号 [37] |
2022年 |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38] |
2022年 | 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39] |
2023年 | 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42] |
2023年 | 荣获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43] |
2023年 | 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职业教育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院校 [1] |
2023年 | 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1] |
2023年 | 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1] |
2023年 | 2023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指数星级院校 [1] |
2023年 | 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1] |
2023年 | 广东省高职数字化标杆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1] |
2023年 | 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 [1] |
2023年 |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 |
2025年 | “教育传播优秀学校” [53] |
2025年 | 广东省“节水型高校” [54] |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河校区)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暖气
6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1000/学年
门禁
校园环境
距地铁站500米左右
3个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