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隶属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洛阳市西部,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垣曲县隔河相望。南接宜阳县,西邻渑池县、义马市,东与孟津区、洛阳市毗连,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11]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 [11]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常住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85%。 [74]截至2025年3月,新安县辖1个街道,10个镇。县政府驻黄河大道1032号。 [54-55]
新安县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仰韶文化的集中分布区。 [1]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新安县,取新治安宁之意。1983年,改属洛阳市。 [11]人文始祖黄帝在此营建密都;“二十四孝”王祥在此卧冰求鲤;“诗圣”杜甫在此写下著名诗篇“三吏三别”之一的《新安吏》;新安函谷关是丝绸之路西行第一关,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石刻唐书”千唐志斋是全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盐东汉代仓储遗址和汉函谷关遗址分别于1998年和201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自古就被誉为“豫陕孔道”、“中州锁钥”。 [73]新安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35] [41] [43]是河南省扩权县、国家卫生县城 [2]、国家园林县城 [21]、全国文明城市。 [3]境内景点众多,如龙潭大峡谷景区、千唐志斋博物馆等景区。
2024年,新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76.1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39.9亿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8:40.3:54.9。 [74]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属司隶部。析新安东境为谷成县(县治约在今洛阳市郊红山乡一带)。元鼎四年(前113年),以新安属弘农郡,谷成仍属河南郡。始建国元年(9),改弘农郡为右队,改河南郡为保忠信乡,皆属司隶部。新安、谷成两县如故。东汉,恢复西汉建置,仍以新安属弘农郡。改谷成县为谷城,属河南郡。建武十五年(39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西晋太始元年(265年),撤销谷城县,分其境西归新安,东归河阴(今孟津)。新安改属河南郡。永嘉五年(311年),新安属汉(即前赵)。咸和三年(328),复司州(石虎时改洛州),新安地属后赵。永和六年(350年),新安属冉魏。永和八年(352年),新安属前燕。永和十二年(356年),复置河南郡,隶司州,新安重归于东晋。兴宁三年(365年),新安复属前燕。太和五年(370年),新安地属前秦。太元九年(384年),新安复属东晋。划分新安东境为东垣县。太元十九年(394年),新安、东垣同属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年),新安、东垣复归晋。更置西东垣县,同属河南郡。元熙二年(420年),新安、东垣、西东垣洛阳俱属刘宋。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升新安为郡(郡治即今县治,县废),隶洛州,辖东垣、西东垣两县。太和十七年(493年),改洛州为司州。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新安县,与东垣、西东垣并属新安郡,隶司州。孝昌三年(527年),废新安郡,置北绛郡,隶晋州,新安属之。另置西新安县(即秦新安故城处),属宜阳郡,隶阳州。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新安属东魏。天平初,复置新安郡,隶洛州,领新安、东垣、河南3县。西新安仍隶宜阳郡。兴和二年(540年),以新安郡改隶义州,所辖仍3县。新安、东垣如故,去河南,增西垣(即刘宋之西东垣),同时以西新安改属渑池郡。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东魏亡,新安属西魏,郡县如故。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西魏亡,新安属北周。保定五年(565年),改新安郡为中州,同时废西垣县。建德六年(577年),废中州,复置新安郡,隶东京(洛阳)。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诸郡,新安、东垣如故。开皇十六年(596),置谷州,新安、东垣并属之。仁寿四年(604年),废谷州,并废新安入东垣。大业元年(605),改东垣为新安(县治即原东垣城)。并复置河南郡,新安属之。义宁二年(618年),复置新安郡,领新安1县。
唐武德元年(618),复改新安郡为谷州(州治即今县城),并又析置东垣县。时谷州领新安、东垣、渑池3县,并以新安为畿。武德四年(621年),将东垣并入新安,东垣自此废。贞观元年(627年),新安隶河南道。同时,将原谷州治移入渑池,新安移入旧州城(即今县治),改属洛州。咸亨四年(673年),于洛阳、河南、新安、济源、王屋、河阳(今孟县)6县间分置大基、柏崖2县,隶怀州。当年废柏崖。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为河清。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新安、河清同属之。
宋至道三年(997年),新安隶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郡。靖康二年(1127年),河南地沦于金。金初以汴为南京,于河南府置德昌军,新安属南京路德昌军。金兴定元年(1217年),升德昌军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新安属之。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新安地属蒙古。
民国元年(1912年),于洛阳置豫西道,旋改河洛道,新安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隶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安隶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日伪维持会(即县政府)组成。11月,太岳区抗日民主政府新安县办事处成立。次年2月,成立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新安重由国民党统治,县政府仍隶第十一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新安县民主县政府,隶于太岳第五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太岳五专区改为豫西一专区。5月,又以新安改隶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同年冬季,洛阳专员公署成立,新安县属之。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1948年,渑北区复归渑池县。
1954年,渑池县第五区所属山窝、石渠、王家沟3个乡划归新安县第一区(石井)。
1957年,宜阳县五里岭、何庄两个村划入新安磁涧乡。
1961年6月,宜阳县的江沟、汪沟、寥庄、石人洼、姚家岭5个大队共38个村庄划入新安县磁涧公社。同年冬,渑池县段村公社所属城崖地大队(包括下地、瓦房、黑鱼沟、夥好园等17个村庄)划归新安县曹村公社。渑池县仁村公社所属沟头大队(包括沟头、萍垄、前村、于家沟4个生产队)划归新安县铁门公社。 [11]
2017年,撤销曹村乡,设立青要山镇。 [6]
2022年,撤销城关镇,设立汉关街道。 [40]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3月,新安县辖1个街道,10个镇:汉关街道、石寺镇、五头镇、磁涧镇、铁门镇、南李村镇、北冶镇、仓头镇、正村镇、石井镇、青要山镇。共有311个行政村(社区)。县人民政府驻黄河大道1032号。 [54-55]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新安县,位于洛阳市西部,地处北纬34°36′~35°05′,东经111°53′~112°19′之间。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区及洛阳市毗连。东西宽36千米,南北长46千米,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 [11]
新安县人民政府
地质
新安县地处华北陆台之南缘,秦岭地盾之东北,淮阳地盾之北,山西地台及渤海凹陷之南,河南地台之西,垣曲穹窿之南端。大部分岩层走向为北东25~50°,倾角除构造边缘外均在5~15°。未见有明显的褶皱。断层以阶梯式断层为主,多形成两组走向:一组为南东50~60°,一组为北西30°。西北部群山绵亘,其余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地层出露甚为完整。 [11]
地形地貌
新安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类地形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11]
气候
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年平均日照时数2186.9小时,日照率49%。年太阳辐射总量115.3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2℃,西北山区、东南丘陵和河谷川地呈垂直变化,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降水量642.4毫米,年均无霜期216天。 [11]
水文
新安县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磁河6条主要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其中青、畛河直接注入黄河。金、涧、磁河属洛河支流,间接注入黄河。邙山为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邙山以北,直接注入黄河的流域面积625.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3.9%。邙山以南,属于洛河的流域面积53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6.1%。各河流有主要支流88条,2—3级以上支流469条,其中常年有水的175条。川、沟、涧、溪共621条,其中常年有水480条,其余多为季节性河沟。 [11]
土壤
新安县土壤分为2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15个土种。以褐土为主,其次是棕壤。 [11]
植被
新安地处北暧温带南沿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暖温带植物区系。西北部山地以落叶栎树为主植物片。广大丘陵川区有“四旁”落叶乡土树种、成片人工造林及果木树植被。大面积植被以乔、灌木及荒草为主。 [11]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新安县地下水资源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灌溉回补及地表水的恻渗补给。年平均降水补给量5643.2万立方米,灌溉回补量643.74万立方米。地表水体渗补量1699万立方米。总计地下水资源量7885.94万立方米。如包括同地表水的重复量,地下水资源储量1.21亿立方米,中等干早年(P=75%)1.05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0.799亿立方米。实开采利用量0.13亿立方米,占16.5%。 [11]
土地资源
新安县土地总面积1160.3平方千米,折合1740450亩。其中:耕地623062亩,占总面积35.80%。农业人均1.4亩。其中含水地81586亩,占耕地面积13.1%。旱地547616亩,占耕地面积86.9%。林地218033亩,占总面积12.53%。牧业用地(草场)174600亩,占总面积10.03%。乡村企业占地1640亩,占总面积0.68%。 [11]
生物资源
新安县共查明药用植物资源240种,其中野生216种,人工栽培24种。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鸡、鸭、鹅、鸽等。 [11]
矿产资源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常住人口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6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9.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85%,比上年末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5‰;死亡人口0.3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1‰。 [74]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新安县地区生产总值43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76.1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39.9亿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8:40.3:54.9。 [74]
人民生活
2024年,新安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16元,比上年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31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48元,比上年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130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8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545元,比上年增长5.5%。 [74]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新安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8.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8%。按产业: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9.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 [74]
财政
2024年,新安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9.9 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16.9亿元,同比增长 3.6%,税占比 5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41.8 亿元,同比增长6.7%;民生支出 34.5 亿元,占比 82.7%。 [74]
第一产业
2024年,新安县粮食播种面积47113公顷,与上年相比下降0.03%。其中,夏粮面积20957公顷,下降0.22%;秋粮面积26156公顷,增长0.13%。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2412公顷,增长0.3%;中药材面积2158.4公顷,下降0.2%;烟叶种植面积701.3公顷,下降1.6%。
2024年,新安县粮食总产量235364.2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99%。其中,夏粮产量104625.5吨,增长6.79%;秋粮产量130738.7吨,增长0.14%。水果产量65892.1吨,增长2.5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1910.5吨,增长0.5%;中药材产量7160.7吨,增长2.5%;烟叶产量2529.23吨,下降6.2%。
2024年,新安县猪牛羊肉产量 1.8万吨,增长1.8%;年末生猪存栏16.65万头,下降0.5%;生猪出栏17.94万头,下降0.4%;年末牛存栏1.55万头,下降6%;羊存栏7.46万只,下降6.5%;牛出栏1.3万头,下降2.1%;羊出栏10.25万只,下降6.7%;年末家禽存栏131.49万只,下降11.5%;家禽出栏187.13万只,增长4.6%;禽蛋产量1万吨,下降6.1%。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2.24万千瓦,农用机械保有量22810台。 [74]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新安县工业增加值1501720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9.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30.7%,重工业增长7.8%;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9.4%,中型企业增长7.7%,小型企业增长2.7%,微型企业增长6.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8%,利润总额下降0.4%,税金总额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1.4%,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 [74]
建筑业
2024年,新安县建筑业增加值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0家,比上年增加4家,总产值9.59亿元,比上年增长8.6%。 [74]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4年,新安县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4.1%,其中住宅同比下降1.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同比下降7.5%。 [74]
国内贸易
2024年,新安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4715万元,同比增长6.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74608万元,增长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0107万元,增长5.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96295万元,增长1.1%;商品零售1138420万元,增长7.6%。分行业看,批发业103065万元,增长2.8%;零售业1034809万元,增长8.1%;住宿业11773万元,增长3.4%;餐饮业185068万元,增长0.6%。从经营情况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811791万元,同比增长0.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01665万元,同比增长9.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9319万元,同比增长3.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95644万元,同比增长3.5%。 [74]
邮电
2024年,新安县邮政业务总量7739.46万元,同比增长20.64%。 [74]
旅游业
2024年,新安县共接待游客1328.3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收入54.48亿元,同比增长24%、25.36%。 [74]
金融业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41472万元,增长4.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46546万元,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3252901万元,同比增长6.8%。 [74]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政治
播报编辑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各类学校161所,各类在校生9.25万人,其中幼儿园在校生1.35万人,小学在校生3.55万人,初中在校生1.99万人,高中在校生1.33万人,中职及特殊教育在校生1.02万人。各类学校在职教职工71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74]
科学技术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研发平台48家。全县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5家,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9家。 [74]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共有文化馆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个,图书馆1个,智慧城市书房10个,藏书共计306456余册。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8.53%,广播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26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26小时。 [74]
国家一级文化馆:新安县文化馆。 [38]
体育事业
2024年,新安县共举办大型赛事20场次,参加运动员11000余人,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展开,学校体育更加活跃,全县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97%。 [74]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共有卫生机构409个(含民营、村卫生所),卫生机构病床床位共2594张,卫生技术人员3040人,其中助理执业医师1246人,注册护士1321人,药师131人,技师229人,其他109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中:乡(镇)共有卫生院12个,卫生技术人员1179人,注册护士386人。 [74]
社会保障
2024年,新安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1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19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12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53人。
截至2024年末,新安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6822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79991人,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76740人(其中离退休1355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8077人(其中离退休674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1092人,工伤保险42883人,失业保险43876人,生育保险38596人。 [74]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5年1月,新安县非遗传承代表性项目已达115项。 [65]
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
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从采棉加工、纺线到上机织布,主要经过纺线、染线、经线、刷线、织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采用纯天然彩棉为原料,用脚踏木板机织出,又经过手工的勾织、刺绣、插花等工艺,赋予各类图案花纹,再通过裁剪、加工、缝纫,最终制成居家用品。 [67]2011年12月,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被列为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新安烫面角制作技艺)
新安烫面角制作技艺以上等精粉、新鲜猪肉为主料,特制小磨香油、大葱、生姜、食盐、酱油、特制五香粉等为佐料,经烫面、拌馅、擀皮、包角、清蒸等制作而成,为河洛地区特色地方小吃。2021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新安烫面角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66]
文保
截至2020年12月,新安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不可移动文物点835处,博物馆馆藏文物达7271件(套)。 [63]
2022年,新安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其中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6处文物点联合申报)。 [36]
千唐志斋石刻
千唐志斋石刻,尚存各类藏石1419件,此外尚存有墓志盖19件,以及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等54件。 [26]2025-08-14,千唐志斋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
新安函谷关
新安函谷关,位于城关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遗存主要包括东西向坐落的关楼、南北两侧的夯土关墙和阙台遗迹,以及关墙外向南北延伸的长墙遗迹,关楼遗址东西两侧发现的总长约400米的古代道路遗迹及西南侧发现的一处建筑基址。2025-08-14,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新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之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7] [61-62]
新安洞真观
新安洞真观,位于铁门镇玉梅村。据观前竖立的刻于元朝大德五年的《重兴洞真观碑记》记载,该观始建于宋朝,后被金兵烧毁,元大德初年由道士孙纯和等人重建,观内重建时所植的柏树,树龄已有700多年。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整组建筑坐北向南,自南而北在一中轴上,形成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 [42]
新安文庙
新安文庙,位于老城东大街87号,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占地面积1124平方米。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大成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原为学宫,嘉靖九年改曰“文庙”,明嘉靖44年(1530年)重修,万历15年、崇祯、康熙、雍正、乾隆等时期多次重修,乾隆三十年起增大成殿。2017年2月,新安文庙被列为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综述
截至2024年12月,新安县境内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4家。 [64] [73]
主要景区
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
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国家5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北部,距洛阳60千米,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龙潭大峡谷是一条紫红色石英砂岩经流水追踪下切形成的U型峡谷,全长12千米,深度达到300—500米,最窄处仅1—3米。 [68]
黛眉山景区
黛眉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规划面积7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最高海拔1346.6米,是国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原始生态旅游景区。黛眉山是由中原独有的云顶花园、北国第一高山草甸、巧夺天工的地质画廊、浩荡壮美的黄河大观四大景观区组成,各类景点达100余处。集观光摄影、户外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景区。 [69]
千唐志斋博物馆
千唐志斋博物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以珍藏唐及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件而闻名于世,故由章太炎题额“千唐志斋”。千唐志斋是研究唐代三百年文治武功和书法艺术的史料宝库,因其丰富的内涵被誉为“石刻唐书”、“唐书法演变史”等。 [71]
青要山景区
青要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娃娃鱼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由和合塬、东大塬、西大塬、双龙峡、联珠峡、青女峰6个景域组成。景区面积76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385米,森林覆盖率95%。作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各类地质遗迹丰富而集中。奇、峻、幽、秀成为独有特色。 [70]
新安县博物馆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新安樱桃
新安樱桃,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安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农作物主要产区。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适宜种植樱桃。新安樱桃果型整齐,圆润晶莹,色泽鲜艳,果肉细嫩多汁,酸甜可口,芳香味佳。 [72]
峪里柿饼
峪里柿饼,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峪里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个大皮薄,肉细味甜,汁液丰富,少核或无核,纤维少,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可达375克。柿子成熟后,晒制的大牛心柿饼,质地软,含糖多,甘甜可口,放入凉水搅拌,可成柿浆,别具风味。 [49]
新安烫面角
新安烫面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据《新安县志》记载新安烫面角起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一共存有:“老王烫面角”“方记烫面角”两个分支。多次被评为“洛阳名吃”、“新安名吃”。 [49]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韩擒虎
韩擒虎,字子通,铁门镇韩都人,隋朝名将。初袭爵为新义郡公,又以军功升至上仪同,先后任永州、和州刺史。隋朝建立后,被任为庐州总管、和州刺史。开皇八年,率兵伐陈,威震江南。旋率兵直捣建康(今南京),俘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擢升为上柱国,封寿光县公。 [45]
张忱
汪滨
汪滨(1923年11月-2025-08-14),1923年11月生于河南省新安县。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冈县公安局局长、新洲县县长,国家林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29]
韩钧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13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19] | 2014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16] | 2015年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
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 [23] | 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 [22] | 第二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17] |
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 | 国家园林县城 [21] |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3] |
全国文化先进县 [20]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7] | 2018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8] |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5] | 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9] | 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8]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10] | 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25] |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32] |
河南省森林城市 [4] | 河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15] | 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 [12] |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3] | 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县 [14] | 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24] |
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 [33] | 河南省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34] | 河南省首批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 [39] |
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 [46] | 第三批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47] | 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48] |
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50] | 河南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 [51] | 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强县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