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别称朔、马邑,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干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0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全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40]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常住人口156.78万。 [78]
朔州市历史悠久,是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一座新兴城市,由原雁北地区划出部分区域设立。自古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在此碰撞交融。境内有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长城保存相对完整有三百余千米,万里长城和万里茶马古道在右玉杀虎口交汇。历史上涌现出三国大将张辽、唐代名将尉迟恭、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明朝宰相王家屏以及全国“双百英雄”人物李林、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陈日新等杰出人物。蒙西至天津南、晋北到江苏南京两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纵横过境。 [41]
2024年,朔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8.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下降5‰ [78]
- 中文名
- 朔州市
- 外文名
- Shuozhou City
- 别 名
- 朔、马邑
- 行政区划代码
- 140600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国山西省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西南端
- 面 积
- 10600 km2
- 下辖地区
- 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 政府驻地
- 朔城区市府西街3号
- 电话区号
- 0349
- 邮政编码
- 036000
- 气候条件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156.78 万(2024年常住人口)
- 机 场
- 朔州滋润机场
- 车牌代码
- 晋F
- 地区生产总值
- 1328.5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从朔州市峙峪、边耀、鹅毛口古遗址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生息。
春秋以前,为少数民族北狄所居。
战国时,归入赵国的版图。
秦时,置雁门郡,治善无(今右玉县)。
西汉时,置马邑县(今朔城区)、中陵县(今平鲁区)、剧阳(今应县)、阴馆(今朔城区东南)、汪陶(今山阴县)、埒县(朔城区南)、楼烦(今朔城区西南)、善无(今右玉县),仍归雁门郡管辖。
东汉时,雁门郡移治阴馆县。东汉末大乱,人民逃亡,大部分县撤废。
西晋时,将峪岭(今雁门关)以北各县民撤往岭南,地归代王拓跋猗卢。
北魏时,属畿内地,置桑乾郡(今山阴东)、繁峙郡(今应县东)、马邑郡。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将朔州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到马邑西南。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北周升朔州为总管府。
隋,废总管府,改为马邑郡,辖鄯阳(原朔县)、开阳(朔城区南部)、神武(山阴、应县境)。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马邑为朔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朔州为马邑郡。唐初,在马邑郡置大同军节度。会昌三年(843年),改为大同都团练使,领云(今大同)、蔚(今河北蔚县)、朔三州。咸通九年(868年),重置大同节度使,移治云州(今大同市)。
五代时,在后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应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区西影市寺林东)。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朔州、寰州、应州割让给契丹。
辽时,朔州为顺义军节度,应州为彰国军节度,统属西京道。金仍之。
元,隶山西道大同路。
明时,朔州隶大同府,辖马邑县,应州辖山阴县。
清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年)置朔平府(治右玉),辖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宁远厅和朔州及马邑县。怀仁、应州与山阴同隶大同府。
1952年,划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
1958年,改属晋北专区。
1961年,重新归雁北专区。
1989年1月,国务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区划出朔县、平鲁县、山阴县,设立朔州市。
1993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又划入应县、右玉县、怀仁县。 [13]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2018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设立县级怀仁市。 [1]
截至2024年3月,朔州市辖2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朔城区、平鲁区、怀仁市、山阴县、应县、右玉县,共62个乡镇、8个街道。 [40]市人民政府驻朔城区市府西街3号。 [28] [36]
区划 | 政府驻地 | 下辖区域 |
---|---|---|
北城街道 | ||
井坪镇 | ||
岱岳镇 | ||
金城镇 | ||
新城镇 | ||
云东街道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的北部,东经111°53′—113°34′,北纬39°5′—40°17′,地处大同盆地西南端,南临忻州市,北接大同市,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西宽约145千米,南北长约为133千米 [2],位于黄土高原,夹内外长城之间,处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南至太原市200千米,北距大同市129千米,呼和浩特市230千米,东到北京市502千米 [17],总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朔州市
地形地貌
朔州市整体是黄土覆盖的山地形高原,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过渡性质明显。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干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呈倒V字结构。全市地貌划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单元。山地面积为281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6.5%;丘陵面积364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3%;平原面积41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9.2%。
朔州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是洪涛山山脉,主峰大贝山海拔1947米;西南是管涔山山脉,主峰黑驼山海拔2147米;东南为恒山山脉,呈东北一西南向展布,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米(为全市最高峰)。朔州盆地区属大同盆地,为一东北一西南向的长条状的半封闭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平行于桑干河谷的地面坡度为1/800—1/1000,垂直于桑干河谷方向的地面由近山1/200逐渐减缓至1/1200,盆地最宽处48.5千米。盆地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低点桑干河出界处(大同吉家庄一带)高程为970米。山区和盆地的相对高差约1000米左右。境内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峰有140多座。 [15]
气候
朔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朔州境内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气温一般为3.6℃至7.3℃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14.9℃至-9.4℃。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至3100小时,年日照率为63%至65%。 [14]
水文
朔州市河流分属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儿女山、黄土坡、虎头山、黑驼山、两狼山为界,以西为黄河流域,以东为海河流域。黄河水系分布于境内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有苍头河及其支流关河、汤溪河、红河、干河、偏关河等6条河流。流域面积2953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7.7%。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是全市的主要水系,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主要有桑干河及其支流恢河、七里河、歇马关河、元子河、黄水河、木瓜界河、浑河、口泉河、大峪河、鹅毛河、小峪河等20条河流,流域面积7690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2.3%。 [16]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朔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9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4.6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03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3.82亿立方米。全市加入境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74亿立方米。平水年(P=50%)时为8.64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P=75%)时为8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P=95%)时为7.12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138.1亿立方米的5.7%。按1993年人口126.04万人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为62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2600立方米的24.1%,但略高于全省49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以全市河川径流量水平衡量,全市人均拥有量370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375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全市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127立方米,比全省亩均占有量240立方米还少113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较高的是平鲁区和右玉县,水资源总量是全市的36.7%,但利用率低。亩均占有量较高的是山阴、应县,而怀仁人均、亩均都为最低,水资源严重短缺。 [18]
植物资源
朔州市种子植物共有96科,408属,900种。其中栽培作物品种总数131个,野生植物按经济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107种,淀粉及糖类植物18种,油料植物17种,纤维类植物22种,单宁植物8种,芳香类植物7种,经济林木23种,观赏类植物14种。全市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1种,即银杏;三级保护植物8种,即刺五加、黄蓍(膜荚黄蓍)、蒙古黄蓍、野大豆、黄柏、樟子松、胡杨、玫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4种为野生,5种为栽培。
动物资源
朔州市动物中有家畜家禽18个品种。野生动物有兽类19种,鸟类62种,昆虫225种。野生动物按经济用途分为:肉用动物40种,革羽用动物32种,药用动物50多种,食鼠食虫动物30多种,观赏动物14种。全市珍贵稀有保护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兽类有虎,鸟类有黑鹳、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兽类有豹,鸟类有天鹅、金雕、灰鹤、雀鹰、白尾鹞、火鵟、毛脚鵟、红脚隼、猎隼、短耳鹗、红纹腹小鹗、雕饕蓑羽鹤;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兽类有石貂(又称扫雪),鸟类有鸢、鹊鹞、红隼、苍鹰、灰背隼、燕隼等;中日保护候鸟在境内约有50多种。
矿产资源
朔州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矿藏30余种。主要有煤炭、高岭岩、石灰岩、铝矾土、耐火粘土、云母、石墨、石英、沸石、长石、铁矿及一定储量的金、铜、稀土、锆等。其中煤炭储量最大,约494亿吨,占山西省储量的六分之一,且品位高、易开采,为优质动力煤。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怀仁市、右玉县都是国家重点产煤县(区)。煤炭工业已成为朔州市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 [17]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3年末,朔州市常住人口为1578963人,比上年减少11692人,降低0.74%。全市2023出生人口为9110人,出生率为5.75‰,死亡人口为12158人,死亡率为7.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2‰。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14702人,占常住人口的64.2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64261人,占常住人口的35.74%。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17950人,占常住人口的51.80%;女性为761013人,占常住人口的48.20%,性别比(女=100)为107.48。 [29]
参考资料来源: [19] [21-25]
政治
播报编辑
现任领导
友好城市
国内
国外
美国波莫纳市 [30] | 阿根廷依图萨戈因市 | 法国巴黎二十区 |
马来西亚山打根市 | 瑞典哥特兰大区 | 希腊伊利奥波利市 |
埃及吉萨市 | 南非赫拉蕊市 | 葡萄牙帕梅拉市 |
白俄罗斯普鲁扎尼市 | 吉尔吉斯斯坦塔拉斯市 | 印度尼西亚山口洋市 [30] |
罗马尼亚塞贝什市 [32] | 菲律宾拉尔洛市 [31] | |
除美国波莫纳市为正式签约外,其余为签订友好城市备忘录 |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朔州市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8.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下降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96.0亿元 ,增长3.0%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3%;第二产业增加值546.6亿元 ,下降2.6%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14%;第三产业增加值685.9亿元 ,增长3‰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439元 ,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1857美元。 [78]
参考资料来源: [19] [21-25]
2024年,朔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 ,下同)389.8亿元 ,比上年增长3.2%。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2.1亿元 ,下降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6.4亿元 ,增长5.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1.4亿元 ,增长6.6%。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8.3:52.9:38.8。全市工业投资(含第三产业中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207.7亿元 ,增长6.3%。其中 ,煤炭工业完成投资45.3亿元 ,增长8‰;非煤电工业完成投资80.3亿元 ,比上年下降11.7%。 [78]
2024年,朔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36亿元 ,比上年下降12.61%。其中 ,税收收入完成113.42亿元 ,下降12.5%。税收收入中 ,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93.87亿元 ,下降14.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46亿元 ,比上年下降10.6% ,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13类民生支出213.28亿元 ,下降10.12%。 [78]
第一产业
2024年,朔州市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10.6万亩 ,其中 ,粮食种植面积414.9万亩 ,比上年增加0.9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3.4万亩 ,比上年增加0.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8.1万亩 ,比上年增加7.7万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 ,玉米种植面积257.6万亩 ,比上年增加0.01万亩。
2024年,朔州市粮食产量129.6万吨 ,比上年增加0.7万吨 ,增产5‰ ,其中 ,秋粮129.6万吨 ,增产5‰。
2024年,朔州市猪牛羊禽肉类产量8.3万吨 ,增长9.7% ,其中 ,猪肉产量3.4万吨 ,增长10.9%;羊肉产量3.2万吨 ,增长7.2%;牛肉产量1.1万吨 ,增长12.7%。牛奶产量62.9万吨 ,增长1‰;禽蛋产量3.7万吨 ,增长1.2%。
2024年,朔州市生猪出栏43.5万头 ,存栏38.3万头;牛出栏6.6万头 ,存栏24.4万头;羊出栏205.1万只 ,存栏180.6万只。 [78]
第二产业
2024年,朔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1% ,其中 ,煤炭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0% ,非煤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1%。分经济类型看 ,国有企业增长62.0% ,股份制企业下降5.8%。规模以上工业中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2.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
2024年,朔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1.9亿元 ,比上年下降14.6% ,其中 ,煤炭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63.2亿元 ,下降1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262.0亿元 ,下降6.4%。
2024年,朔州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0.6亿元 ,比上年下降9.1% ,共签订合同额81.2亿元 ,下降19.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58万平方米 ,下降20.1% ,竣工面积32.9万平方米 ,增长11.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69家 ,其中一级企业135家。 [78]
第三产业
2024年,朔州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85.9亿元 ,比上年增长3‰ ,其中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5亿元 ,下降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3亿元 ,下降5.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9亿元 ,增长2.5%;金融业增加值63.1亿元 ,增长9.8%;房地产业增加值72.5亿元 ,增长1.8%。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5.2%。
2024年,朔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3亿元 ,比上年增长2.8%。按经营地统计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1.2亿元 ,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1亿元 ,增长4.4%。按消费形态统计 ,商品零售额317.3亿元 ,增长3.0%;餐饮收入额51.9亿元 ,增长1.6%。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 ,粮油、食品类增长12.4% ,饮料类增长2.5% ,烟酒类增长1.5%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6% ,化妆品类增长7.3% ,金银珠宝类下降3.4% ,汽车类增长8.5% ,石油及制品类下降7.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7.2% ,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9.3%。
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01.97亿元 ,比年初增加121.76亿元 ,增长4.38%。各项贷款余额1578.93亿元 ,比年初增加112.82亿元 ,增长7.7%。
2024年,朔州市证券交易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594.49亿元 ,增长40.34% ,其中 ,股票成交额530.04亿元 ,增长43.96%;基金成交额16.08亿元 ,增长103.03%;债券成交额48.37亿元 ,上升1.81%。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开户数17.48万户 ,增长6.1%。
2024年,朔州市原保费收入35.78亿元 ,比上年增长14.95% ,其中 ,人身险公司18.98亿元 ,增长8.68%;财产险公司16.80亿元 ,增长22.96%。全年保险业赔付支出14.53亿元 ,增长17.12% ,其中 ,人身险公司4.82亿元 ,增长19.35%;财产险公司9.71亿元 ,增长16.04%。 [78]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
2024年,朔州市三种专利授权量588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43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63件。年末全市有国家基本气象观察站6个 ,国家气象观测站11个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28个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1个 ,土壤水分观测站6个 ,农田小气候站5个 ,水汽站5个 ,闪电定位仪1部 ,农业气象观测站2个 ,大气成分观测站1个 ,酸雨观测站1个。全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7个。 [78]
教育事业
2024年,朔州年普通本科招生2524人 ,在校生11553人 ,毕业生1662人。职业专科招生6519人 ,在校生20442人 ,毕业生336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招生4907人 ,在校学生达到16034人;普通高中共招生17174人 ,在校学生达到49331人;初中共招生20890人 ,在校学生达到66467人;小学共招生16120人 ,在校生113103人 ,毕业生21189人。 [78]
学校 | 备注 | 学校 | 备注 |
---|---|---|---|
本科 | 专科 | ||
专科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12] | 专科 | |
筹 | 专科 | 朔州市开放大学 [39] | 成人院校 |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 ,文化馆7个。广播电台4座 ,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5.86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7个 ,馆藏图书142.37万册。 [78]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乡村诊所)1911个 ,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全市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共有10439张 ,实有床位数10001张 ,卫生技术人员10421人 ,建成区(朔城区和平鲁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人口46万人。 [78]
体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拥有群众健身辅导中心、站点798个 ,体育指导员6326人 ,全年举办体育比赛活动85次。全年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45亿元. [78]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8.69万人 ,比上年增加0.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3.58万人 ,比上年减少5.4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5.43万人 ,比上年增加0.7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2.02万人 ,比上年增加0.9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9.31万人 ,比上年减少3.6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3万人 ,比上年增加1.19万人。
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0.9万人 ,比上年减少0.8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7亿元 ,比上年减少0.15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6.56万人 ,比上年减少0.23万人 ,全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2亿元 ,比上年增加0.1亿元。年末全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7734人。 [78]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公路
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288.8公里 ,其中 ,高速公路467.4公里 ,普通干线公路815.1公里 ,农村公路9006.3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89.04万人 ;公路货运量996.27万吨(规上企业) ;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4568.29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2161.83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64%。 [78]
铁路
航空
朔州滋润机场,2025-08-14正式通航,首条航线为上海浦东航线 [27],现已开通航线有上海、天津、长沙、广州、哈尔滨,计划开通的航线有北京、成都、西安、海口、厦门、深圳、呼和浩特等。 [20] [27]
截至2024年末,朔州机场共开通了朔州—上海、长沙、天津3个城市 ,共2条航线。全年民航旅客运输量11.05万人次。 [78]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民风民俗
老杆
“老杆”是朔城区一种传统烟花,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燃放效果,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点“老杆”作为朔城区元宵节烟花秀的特色民俗流传至今,已有至少百年的历史了。这项传统民俗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精心设定的“甲”和“丰”字形框架组合以及烟花展示,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灵、记忆与传承的多重震撼。“丰”字框架,每一根横方木代表着一个月份,上面装饰着各种精美的烟花,寓意着一年十二个月的美好祝愿。“甲”字形“斗子”装好“火器”,象征着装满粮食的容器,寓意丰收与富足。燃放从最底层的烟花开始逐层向上点燃,直至顶部的“斗子”绽放光芒,美好愿望和丰收盛景尽显于此。 [69]
跑旱船
跑旱船是一种民俗文化,据说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每到端午节,人们在江中赛龙船以示纪念。据《湖广志》记载,云梦县因河浅不能竞舟,便用竹和纸并成龙船,鸣锣击鼓,游行于市。这种活动流传下来,形成了跑旱船。据《明皇杂录》,唐代已有山车旱船。宋《武林旧事》等书,则记载了宋时跑旱船的盛大场面。跑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70]
踢鼓拉花
踢鼓拉花表演生动、活泼、艺术性强。该舞蹈分为小场、大场。一般小场有一股一花、一股两花、一股四花及二股二花;大场最多有八对股子,每对股子后随两花,表演分跑圈子、摆阵。角色分“踢鼓”、“拉花”。男角色踩着鼓点以腿功“踢”为主,称“踢鼓”;女角儿一手持扇,一手执彩巾,随“踢鼓”以拨陷舞步围转成蹲转,称“拉花”。踢鼓拉花的脸谱主要以梁山人物为主。衣着打扮为踢鼓子的头戴高筒毡帽,身高旦衣、彩裤,腰系飘带;拉花的身穿彩衣、裙子和彩鞋,手拿彩扇。男角儿的表演动作主要的踢腿、放叉、旋风扫堂、提襟、单山膀、顺风旗等;女角儿的动作有跑圆场、翻身等。整个表演既具有粗犷、阳刚之气,又具有稳健、轻柔之美。 [71]
地方精神
右玉精神
山西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风沙肆虐、山川贫瘠,人民生活比较贫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一届又一届的右玉领导班子带领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硬是把一片1969平方公里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山清水秀的“塞上绿洲”,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0.3%增加到57%,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在“右玉精神”内涵中,久久为功是其坚定而恒毅的精神品质。右玉成千上万人一代接一代努力,矢志不渝植树造林、保护黄河,这种精神和做法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有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批示,也屡屡在公开场合向人们讲起右玉的故事。 [73-76]
非遗
截至2025年2月,朔州市共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0项列入省级代表性项目,市县两级项目名录584项(267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7-48]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边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市、包头及河套一带,另河北张家口及陕西靠近山西的市县也有存在。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现在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7] [68]
道情戏(晋北道情)
道情戏(晋北道情)是中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8] [68]
赛戏
赛戏又名“赛”或“赛赛”,是流行于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区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其历史渊源及形成时间均无记载,从演出戴假面、追逐驱赶等表演特征来看,它与周代就已成型的“傩”及其衍生出的傩戏可能有同样的历史渊源。2008年,邯郸赛戏(涉县赛戏等)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9-60] [67]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采取中温制曲、堆积增香、地缸发酵、慢火蒸馏、分级贮藏、精巧勾兑等独特工艺,许多环节的操作都依靠酿酒师代代相传和亲身积累的经验来完成,关键工序需手工操作。梨花春酒系以大麦、豌豆、麸皮为制曲原料,以高粱为酿酒原料,在自然生态环境下酿造而成。其中的制曲、酿造、蒸馏、勾兑等许多工序都有独到之处,整个酿造技艺既体现着以汾酒酿造技艺为代表的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模式,又包含了从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1] [67]
春节(怀仁旺火习俗)
春节(怀仁旺火习俗)俗称“拢火龙”,又称“大旺火”,是春节、元宵节期间流行于山西省怀仁县的一种社火民俗活动。其主要形式是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旺火形成时,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景象壮观。旺火规模宏大,造型讲究,由掌握高超技艺的师傅完成。是古老的傩祭与社火表演结合的遗存,具有重要的民俗学研究价值。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2] [66]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朔州传统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朔州传统鎏金技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加工技术,主要用于装饰铜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工艺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千年流传,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状况,是朔州地区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艺起源于战国中期,并在汉代得到了初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宋元明清历代对这一技艺进行了发扬光大。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63-65]
文保
截至2025年2月,朔州市拥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2487处,涵盖了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多种类型。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6处。 [47-48]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从外观看,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木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42] [45-46] | |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金皇统三年(1143年)建弥陀殿,金代又建观音殿。弥陀殿之琉璃脊饰、华册巨匾、雕花窗棂、精美壁画、塑像背光等“五绝”享誉中外,观音殿之“减柱营造法”为现存最早实例,是中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山西省十大最美文物景观”之一,其弥陀殿为“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44] | |
峙峪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据测定距今约28000年,承载着远古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包括野马、野驴、水牛、羚羊等。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51] | |
右玉宝宁寺建筑坐北向南,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150米。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文革”当中遭到严重破坏,殿舍倒塌,椽栋皆毁,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52] | |
广武汉墓群是中国汉代墓群,明清两代曾扼隘口建城,即今的新、旧广武城,墓群因此得名。由于这里是汉朝与匈奴长期争战之地,数百年间遗留下庞大的汉墓群。1950年,文化部文物局雁北文物勘查团来此地调查,始以广武命名。是目前全国最大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汉墓群,共有封土堆293座。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4] [53] | |
净土寺于金代天会二年(1124年)僧善祥奉敕创造,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该寺的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为金代原物。殿宇深广各三间,长15米,宽12米,平面略成方形,单檐歇山顶,上覆筒、板瓦,檐头镶绿色琉璃瓦,坡度较平缓。檐上为斗拱铺作,斗拱疏朗,四角挑檐升起,呈柔和弧线。整个殿宇秀丽雄伟,是典型的金代建筑。殿内有清代壁画,内容为佛,菩萨,弟子等。构图和技法具有民间的传统画风,特别是殿内的天花藻井,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全为木质雕刻,突显出熟练的手法和高超的技巧。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55] | |
广武城旧城建于辽代,在隘口西径。两城相距五华里之遥。南望内长城,北邻汉代阴馆故城,东靠广武城新城,西接辽代雁门关遗址。其城创建于辽代,初为粘土夯筑,明洪武七年(1374年)始包城砖,其后又补茸修缮。为雁门关外前哨据点,屯兵驻守,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300米,城墙周长1652米,高8米,下宽5米,上窄3米,呈梯形截面。外表全部砖砌,石条座底作基,沿置垛口,马面,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设马面十六座,其尺寸大小不等。城门三座,分别为东、南、西三面,分置圆拱门洞,东门最大,西门次之,南门最小。城门上建有门楼,门外建有瓮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56] | |
长城新广武村段(广武城新城)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坐落隘口东径,重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是当时的军事城堡。在长城沿线的内外还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52] [56] |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综述
截至2025年1月,朔州市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处。 [37]
级别 | 名称 |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应县木塔景区、右玉县右玉生态旅游景区、朔城区崇福寺景区、怀仁市金沙滩生态旅游景区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平鲁区山西长良生态园景区、怀仁市羲光农风生态旅游景区、怀仁市清凉山生态旅游景区、山阴县广武国际滑雪场景区 |
主要景点
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与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凉城县相毗邻,自古为中国北方要塞,是中原通往蒙古的主要关口和税卡,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3.6℃,森林覆盖率达到50%,主要景区有杀虎口古长城文化旅游区、小南山森林公园、贾家窑松涛园、苍头河生态走廊、中陵湖等。 [72] | |
金沙滩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怀仁市城西南10千米处,毗邻大运路,背依洪涛山,占地一万余亩,建有生态示范方36个,园林绿化面积6000亩。有杨家将石雕群;有传奇阵法天门阵;有1000多平米的杨家将故事壁画;有365米长的世界第二大长廊杨家将连环故事火烙画;有仁和殿、点将台、八卦迷魂阵等建筑景观。尤其是位于旅游区北侧的崇国寺,既延伸了怀仁的文脉,又体现了宗教的魅力。 [38] |
名优特产
播报编辑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国家园林城市 [3] |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 [4] | 全国城市综合整治先进市 [4] | 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 |
中国低碳贡献城市 | 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18年、2020年) [5-6] | 2020中国避暑名城 [7] |
全国双拥模范城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