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河南省洛阳市辖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西南部。 [6]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县接壤,南与西峡县抵足,北与洛宁县摩肩, [2]总面积2476.98平方千米。 [2]截至2025年7月,栾川县辖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 [49]县人民政府驻耕莘街道兴华中路37号。 [50]截至2024年末,栾川县常住人口31.55万人,城镇化率64.12%。 [45]
《水经注》载:“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 [6]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栾川置县。金,栾川废县为镇,隶卢氏县。1947年,置栾川县。1960年,取消栾川县名称,并入嵩县。1961年,恢复栾川县。1986年,洛阳专区撤销,栾川县隶洛阳市。 [6]2025-08-14,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栾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4]
2024年,栾川县地地区生产总值3151401万元,同比增长(按可比价,下同)5.6%。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84:53.93:43.23。 [45]
- 下辖地区
- 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
- 电话区号
- 0379
- 邮政编码
- 471500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31.55 万(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
- 著名景点
- 老君山 [43-44]
- 车牌代码
- 豫C
- 地区生产总值
- 3151401 万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地名由来
《水经注》载:“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 [6]
建置沿革
栾川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境内孙家洞旧石器洞穴遗址,发现“直立人栾川种”,简称“栾川人”。另有多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隋,隶弘农郡卢氏县。
五代十国,栾川依次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隶伊阳县。
北宋熙宁二年(1069),栾川由伊阳县析出,置镇,隶虢州卢氏县。崇宁三年(1104年),栾川置县,隶永兴军路虢州。
清,栾川为镇,隶河汝陕道卢氏县。雍正二年(1724),升陕州为直隶州,栾川隶陕州卢氏县。 [6]
2025-08-14,置栾川县,隶豫鄂陕边区四专区。1月底,县治撤销,栾川仍隶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卢氏县。1947年,置栾川县,隶豫陕鄂三专区。1948年,改隶七专区(陕州)。
1961年9月,恢复栾川县。
1986年4月,洛阳专区撤销,栾川县隶洛阳市。 [6]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1958年8月,将原县属18个乡并为城关、庙子、合峪、潭头、白狮、三川、陶湾7个人民公社。
1960年3月,将嵩县之大章、车村、木植街、白河4个人民公社并入栾川县。
1961年9月,栾川仍辖原7个公社。大章、车村、木植街、白河4个公社仍归嵩县。
1970年,由7个公社划分为栾川、赤土店、庙子、大清沟、合峪、潭头、秋扒、狮子庙、白土、三川、冷水、叫河、陶湾、石庙14个公社。
1984年元月,公社改建为乡,8月,增设城关镇。 [2]
2005年,撤销大清沟乡,划归庙子乡。
2009年1月,撤销石庙乡,设立石庙镇。
2012年3月,撤销白土乡,设立白土镇。4月,撤销叫河乡,设立叫河镇。
2013年1月,成立重渡沟管委会。 [7]
2021年,撤销城关镇,设立耕莘街道。 [2]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7月,栾川县辖1个街道、11个镇、2个乡:耕莘街道、赤土店镇、合峪镇、潭头镇、三川镇、冷水镇、陶湾镇、石庙镇、庙子镇、狮子庙镇、白土镇、叫河镇、栾川乡、秋扒乡。 [49]县人民政府驻耕莘街道兴华中路37号。 [50]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伊河上游。介于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 [6]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县接壤,南与西峡县抵足,北与洛宁县摩肩。 [2]东西直线最长处78.4千米,南北直线最宽处57.2千米, [6]总面积2476.98平方千米。 [2]
栾川县人民政府
地质
栾川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褶皱带北东端,地跨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由栾川向西沿伊河水系为界,以北为华北地台豫西华熊台隆和栾川台缘褶皱带,以南为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伏牛山隆褶带。 [6]
地形地貌
栾川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地貌起伏跌宕,形成中山、低山和河谷三种类型。有高低山头9251个,深浅沟岔8550条。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9.4%,千米以下低山区面积及河谷沟川面积占全县总面积50.6%。 [2]
气候
水文
栾川境内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淯河四条较大的河流,分属黄河和长江水系。伏牛山、遏遇岭、熊耳山自东向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大沟川。
境内主干河流有四条。伊河,河道全长113千米,流域面积1273.97平方千米。小河,河道全长44千米,流域面积604.06平方千米。淯河,河道全长55.6千米,流域面积323.08平方千米。明白河,河道全长32.5千米,流域面积276.24平方千米。 [2]
植被
栾川县的森林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据《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将栾川县植物群落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与灌草丛、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等6个植被型,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单轴型竹林、合轴型竹林、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典型草甸、湿生草甸、沼泽、水生植被等13个群纲,8个群系。主要是以落叶阔叶林及落叶阔叶灌丛为主体,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在植被的发展演替中起主导作用。 [2]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栾川地处深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8.6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达895.3毫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18.62毫米,干旱指数在1.0以上。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9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2.0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1700.8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714立方米的水平,处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人均1700立方米的水平上。在降水频率P=50%的条件下,全县需新水量为8565万立方米,而全县所有水利工程的可供水量为5876万立方米,缺水量为2689万立方米,但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关镇及赤土店镇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严重缺水的情况,而狮子庙等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栾川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境内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淯河四大河流,分属黄河、长江水系。大小支流604条,河网密度0.59km/km2。地表水年均径流量6.1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1.78万千瓦。 [2]
土地资源
栾川县土地总面积为247698.42公顷。湿地569.99公顷(合8549.85亩),耕地9945.94公顷(合149189.1亩),种植园用地4057.79公顷(合60866.85亩),林地214930.14公顷(合3223952.1亩),草地2472.22公顷(合37083.3亩),商业服务业用地398.71公顷(合5980.65亩),工矿用地3656.33公顷(合54844.95亩),住宅用地:4043.23公顷(合60648.45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65.93公顷(合8488.95亩),特殊用地176公顷(合2640亩),交通运输用地2596.89公顷(合38953.3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33.44公顷(合33501.6亩),其它土地2053.4公顷(合30801亩)。 [2]
生物资源
栾川县处于北温带南缘,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既有华北区系植物,又有华中区系植物和西南高寒区系植物。据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56科667属1661种,其中乔木66科1374种,灌木38科109种,藤本12科109种,草本40科158种,
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紫斑杜鹃、曲茎石斛、兜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9种,为大果青扦、马蹄香、天竺桂、重楼属(所有种,北重楼除外)、茶麦叶大百合、贝母属(所有种)、白及、杜鹃兰、独花兰、兰属(所有种,被列入一级保护的美花兰和文山红柱兰除外。兔兰未列入名录)、连香树、云南红景天、野大豆、毛构兰、扇脉构兰、紫点构兰、绿花杓兰、河南石斛、细荃石斛、细叶石斛、原天麻、独蒜兰属(所有种)、伏牛海棠(山楂海棠的变种)、榉树、细果野菱(野菱)、庙台械(羊角械并入本种)、软枣猕猴桃、中华猕猴桃、水曲柳。
栾川县境野生动物约180余种,其中哺乳类动物20余种,两栖类动物6种,鸟类150余种,爬行类动物10余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白肩雕、金雕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6种:有大鲵(娃娃鱼)、穿山甲、豺、斑羚(山羊)、红腹锦鸡、老鹰、苍鹰、猫头鹰等;列入国家“三有”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有赤狐、狢、黄鼬(黄鼠狼)、猪獾、狗獾、野猪、小鹿(麂)等。 [2]
矿产资源
栾川县,地处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伏牛山北麓的核心部位,区内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极为丰富,是中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和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矿产基地之一,境内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汽矿产四大类5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9种,各类矿产地251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产地13处,小型矿产地35处,优势资源可归纳为钼、钨、铅、锌、金、银、铁、萤石等,素有中国钼都之称,矿产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0%以上,矿业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重要地位。 [2]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末,栾川县常住人口31.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23万人,城镇化率64.12%。全县人口出生率8.54‰,死亡率8.22‰。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2年,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303.72亿元,增长(按可比价,下同)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64.3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23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7:54.13:40.90。 [5]
2023年,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2938033万元,同比增长(按可比价,下同)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523万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453939万元,同比下降4.0%;第三产业增加值1353570万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44:49.49:46.07。 [46]
2024年,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3151401万元,同比增长(按可比价,下同)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640万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699695万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62066万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84:53.93:43.23。 [45]
人民生活
2024年,栾川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0元,同比增长7.3%。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21元,同比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00元,同比增长6.5%。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017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664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082元,同比增长6.6%。 [45]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栾川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285个,其中当年新入库项目119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0%。 [45]
财政
2024年,栾川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4357万元,同比增长19.0%。其中税收收入31886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5.4%,同比增长28.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1746万元,同比增长7.1%。 [45]
第一产业
2024年,栾川县粮食播种面积143201亩,其中夏粮面积6549亩,秋粮面积136652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7324亩,油料类种植面积5990亩,烟叶种植面积3277亩,棉花种植面积102亩。全年粮食产量47564吨,其中夏粮产量2144吨,秋粮产量45421吨。
2024年,栾川县肉类总产量3710吨,其中猪肉产量2349吨;禽蛋产量5892吨。年末,生猪存栏3.17万头,牛存栏5118头,羊存栏13525只,家禽存栏40.54万只。2024年全年,生猪出栏2.99万头,牛出栏3353头,羊出栏1.25万只,家禽出栏44.04万只。 [45]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栾川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525566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采矿业增加值555996万元,同比增长5.9%;制造业增加值966764万元,同比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期末规上工业企业74家,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3%;亏损企业27家,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7.7%。
建筑业
2024年,栾川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3919万元,同比增长8.5%。 [45]
第三产业
旅游
2024年,栾川县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9.15亿元。 [45]
国内贸易
2024年,栾川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5202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141648万元,同比增长13.5%。按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11668万元,同比增长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3533万元,同比增长6.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84668万元,同比增长9.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40534万元,同比增长3.1%。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1%,饮料类增长33.4%,烟酒类增长1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6%,日用品类增长2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0%,汽车类下降13.9%。 [45]
金融
截至2024年末,栾川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28358万元,比年初增加197861万元;贷款余额2586354万元,比年初增加418342万元。 [45]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栾川县货运周转量13390万吨千米,旅客周转量51298万人千米。 [45]
公路
截至2024年末,栾川县境内公路里程2075.8千米。 [45]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栾川县班线客车195台,城市公交车76台,出租车256台,各类汽车站14个,公交站亭154个,招呼站59个,所有乡镇开通客运,通砼路行政村客车通车率100%。 [2]
政治
播报编辑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2024年,栾川县共有1座图书馆,8座城市书房。 [45]
国家一级文化馆:栾川县文化馆(栾川县美术馆、栾川县艺术研究所)。 [13]
国家二级图书馆:栾川县图书馆。 [15]
医疗卫生
2024年,栾川县有346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计床位2225张,专业技术人员2688人。 [45]
环境保护
2024年,栾川县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43天,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境内河流监测断面中,全部为Ⅰ~Ⅲ类水质。 [45]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文物古迹
截至2024年末,栾川县有43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45]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孙家洞遗址
孙家洞遗址位于栾川乡湾滩村伊河南岸哼呼崖的崖头之上。现有洞口呈扁长形椭圆状,洞口宽2.65米,高0.7米。洞口距河岸地面36米左右。
通过发掘发现有古人类化石、石制品以及丰富的动物化石、动物粪便化石等。其中共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六颗,初步鉴定有门齿、前臼齿、上臼齿、下臼齿几个类型。石制品出土较少,原料以石英和脉石英为主,有从围岩里获取的原料,也有河床上采集到的鹅卵石的原料,仅见石核和石片,未见成型的石器。 [18]
2025-08-14,孙家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七里坪遗址
七里坪遗址位于七里坪村东岭。199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吕遵谔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并对遗址内采集的旧石器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约13万年以前),是国内涵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旧石器特点最明显的遗址之一(标本大多为白色透明的石英岩,器形主要为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2025-08-14,七里坪旧石器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
2013年5月,七里坪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潭头河南大学旧址
潭头河南大学旧址位于潭头镇。1939年-1944年,河南大学师生辗转至潭头落脚办学。办学成绩斐然,并于1942年擢升为国立大学。2015年,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开馆,旨在纪念河南大学抗战时期艰苦办学历程,铭记河南大学与潭头人民携手并肩、同甘共苦的峥嵘历史,以发挥其对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作用。2016年,潭头河南大学旧址入选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2]
龙泉洞遗址
龙泉洞遗址位于龙泉山公园内,距伊河约3千米。2011年2一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栾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进行发掘。
是中国南北方过渡地带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已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所拥有的行为特征,显示出和中国北方北部地区人类适应行为的不同,而与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有共同之处,为研究现代人的扩散提供了材料。 [24]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栾川山茱萸
栾川山茱萸,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山茱萸又名蜀枣、枣皮,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每年秋、冬季果实颜色变红后采摘。栾川山茱萸鲜果果实椭圆形,表面光滑,色泽鲜红,晶莹剔透,状如玛瑙;干品肉厚、色紫红、油润,品之微酸微甜微涩。
2025-08-14,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栾川山茱萸”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6]
栾川豆腐
栾川豆腐,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栾川豆腐选料严格,加工精细,并配以当地自然酸浆点成,质地细腻嫩滑,筋而松软,味道鲜美,佐以青红辣椒,色香俱全。 [27]
栾川核桃
栾川核桃,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栾川县是河南省核桃主产区之一,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适宜栾川核桃生长。栾川核桃果型圆正,壳仁易分,果仁丰实、皮色黄白,果肉乳白;生食酥脆,口留余香。
2025-08-14,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栾川核桃”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8]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10年,栾川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39]
2013年,栾川县入选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5]
2018年12月,栾川县入选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3]
2019年2月,栾川县入选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 [1]
2019年8月,栾川县入选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32]
2019年10月,栾川县入选首批河南省森林城市。 [11]
2020年6月,栾川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14]
2020年11月,栾川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17]
2020年12月,栾川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6]
2021年12月,栾川县入选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3]
2025-08-14,栾川县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30]
2025-08-14,栾川县入选2021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 [38]
2022年5月,栾川县入选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37]
2025-08-14,栾川县入选河南省首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县。 [29]
2025-08-14,栾川县入选2022年河南省数字乡村示范县。 [36]
2023年2月,栾川县入选全国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31]
2023年3月,栾川县入选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 [35]
2023年5月,栾川县入选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34]
2023年6月,栾川县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 [33]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81。 [40]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41]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8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