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Jiangyin City),简称澄,古称暨阳,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地处无锡市北侧,江尾海头、北枕长江,与靖江市隔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市区接壤,东邻张家港市、常熟市,西连常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987.5平方千米。 [1-3]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辖7个街道、10个镇。 [60]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常住人口178.68万人。 [109]
江阴市地域原属吴地延陵,晋朝始置暨阳县,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1983年,江阴县改属无锡市;1987年撤县建市。 [5]2008年5月,撤销江阴市夏港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夏港街道;撤销江阴市申港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申港街道。 [94]江阴市地处太湖水网平原北侧、长江南部冲积平原地带,境内地势平缓,平均海拔6米左右,西南边缘地势偏低,中部、东北部有零星低丘散布其间,地势较高 [13]
江阴历代为江防要塞,是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城市。2017年,江阴市成为江苏省“市县同权”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城市。 [5]2017年,江阴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8]2018年,江阴市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9]
2024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5.6%。 [109]
- 中文名
- 江阴市
- 外文名
- Jiangyin City
- 别 名
- 暨阳、澄江、澄、芙蓉城 [107]
- 行政区划代码
- 320281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江苏省无锡市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南部
- 面 积
- 987.5 km2
- 下辖地区
- 6个街道、10个镇
- 政府驻地
- 澄江街道澄江中路9号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7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江阴地域生活。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延陵乡改为毗陵县,在县境东部置暨阳乡,为江阴古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侵占江阴,建立江阴县伪政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民国政府仍设江阴县,属江南行署第二区。
1962年1月,将东北部的9个公社划归新建的沙洲县。
2025-08-14,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仍属无锡市管辖。 [5] [10]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2025-08-14,利港、申港、夏港、璜塘、北漍、南闸、长山7乡撤乡建镇。
1994年7月,西郊镇与澄江镇合并,称澄江镇;长山镇与要塞镇合并,称要塞镇。
2001年6月,璜土镇与石庄镇合并,称璜土镇;利港镇与西石桥镇合并,称利港镇;澄江镇与要塞镇合并,称澄江镇;青阳镇与桐岐镇合并,称青阳镇;华士镇与陆桥镇合并,称华士镇;周庄镇与长寿镇合并,称周庄镇;长泾镇与河塘镇合并,称长泾镇;祝塘镇与文林镇合并,称祝塘镇。
2003年11月,山观镇与澄江镇合并设立澄江镇,马镇镇、璜塘镇、峭岐镇合并设立霞客镇,北??镇与顾山镇合并设立顾山镇。 [86]
2025-08-14,霞客镇更名为徐霞客镇。4月22日,澄江镇更名为澄江街道办事处,下辖城中、城南、虹桥、花园、城东5个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街道管理区;城西、澄西新村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称城西街道管理区。 [11] [95]
2008年5月,撤销江阴市夏港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夏港街道;撤销江阴市申港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申港街道。 [94]
2009年,原南闸镇、云亭镇撤镇成立南闸街道、云亭街道。
2010年4月,原夏港街道与港口办事处合并,组建新的夏港街道。
2013年3月,江阴市撤销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镇,组建临港街道,原夏港街道东部临近澄江街道的通江路、望江、普惠苑、澄西新村等4个社区居委会和黄田港、江锋、夏东、普惠、葫桥等5个行政村划归澄江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辖7个街道、10个镇:澄江街道、城东街道、南闸街道、云亭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夏港街道、璜土镇、月城镇、青阳镇、徐霞客镇、华士镇、周庄镇、新桥镇、长泾镇、顾山镇、祝塘镇。共有191个村、83个社区。市政府驻澄江街道澄江中路9号。 [6-7] [60] [67]
自然地理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江阴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介于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59′至120°34′30″之间。北枕长江,与靖江市隔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市接壤;东邻张家港市、常熟市,距上海市150千米;西连常州市,距南京市150千米。总面积987.5平方千米。 [1-2]
江阴市
地质
- 地层
- 构造
江阴市控制域内地貌的主要构造是华夏系构造,依次是华夏式构造和东西向构造。 [14]
地形地貌
江阴市地处太湖水网平原北侧、长江南部冲积平原地带,境内地势平缓,平均海拔6米左右,西南边缘地势偏低,中部、东北部有零星低丘散布其间,地势较高;中部山丘多在海拔200米左右,以定山273.8米为最高,东北部黄山海拔91.7米。 [13]
气候
江阴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春季3月26日—5月31日,历期67天。初春,上空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时冷时暖。2007年3月下旬最高气温29.6℃,1998年3月下旬最低气温-4.0℃。有两年的4月最高气温34.3℃,1991年最低气温0.8℃。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连阴雨的集中期。
夏季6月1日—9月20日,历期112天。6—7月为梅雨期,平均入梅日期为6月18日,出梅7月10日,梅雨期23天。入梅最早6月7日(2年),最晚6月27日(2005年),出梅最早6月25日(2001年),出梅最晚7月24日(2007年)。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左右。
秋季9月21日—11月20日,历期61天。9月影响江阴的台风活动仍较频繁,是秋季连阴雨的集中期。10月中旬起,冷空气日趋加强,常处于稳定的变性高压控制,秋高气爽,风小雨多,多日照。有些年份气温较高,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秋季降温迅速,10月平均气温18.4℃,2025-08-14气温骤降至4.7℃;11月平均气温降至12.4℃。
冬季11月21日—次年3月25日,历期125天。前期干冷少雨雪,后期阴冷,有些年份多雨。12月气温明显下降,月均气温6.3℃。1月为全年最冷月,月均气温3.8℃,2025-08-14极端最高气温20.7℃,2025-08-14极端最低气温-6.5℃。2月气温开始回升,月均气温5.6℃。 [14] [16]
水文
长江江阴段
长江江阴段以鹅鼻嘴为界,上游称扬中河段,下游称澄通河段,为单一顺直微弯型河道。长江江阴段岸线西起与常州市交界的老桃花港,东至与张家港市交界的江阴经济开发区新城东办事处所辖的陆家庄,全长35千米,长江水域面积56.7平方千米。老桃花港口江面宽3.5千米,中部申港口因2006年围堰缩减宽度1千米,江面净宽3.3千米,黄山地段江面最窄,仅1.25千米,过黄山向东,江面扩展呈喇叭形,至福姜沙西侧,宽达6千米。
长江江阴段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每日两涨两落,落潮流速及落潮历时均大于涨潮流。最大流速一般出现在长江洪季。径流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干流。1988—2007年,长江江阴肖山站平均高潮位4.14米,平均低潮位2.40米,最高潮位7.22米(2025-08-14),最低潮位0.99米(2025-08-14);涨潮平均历时3小时41分,落潮平均历时8小时45分。历史上洪水期大通站最大流量为每秒9.26万立方米(2025-08-14),枯水期最小流量为每秒4620立方米(2025-08-14)。 [15]
水系
江阴河流属太湖水系。锡澄运河、白屈港河、张家港河3条河道贯穿南北。北有长江引排,南濒太湖调节,承无锡、常州地区外来客水过境,泄下游阳澄淀茆区,构成良好的水环境。域内河流纵横,河流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8千米,经多年河网建设和改造,已形成有12条通江河道、18条调节河道、121条镇级河道、929条村级生产河道相互配套、引排及时、利于航运的网络水系。全市河道纳入苏南水系,无明显的流域界限,常年水流方向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由于北依长江,邑北沿江一带的河流,以入江为主。南临太湖的青阳、璜塘、北以南地区河流,以入湖为主。
江阴内河经长期整治,已形成三大水系:澄西新沟河水系,包括桃花港、窑港、利港和申港等河,承担澄西和常州东部、北部地区的引排水,汇西横河、北塘河、漕港河等河道入江,集水面积3.87万公顷(含常州2万公顷)。中部锡澄运河水系,包括夏港、黄山港、白屈港等河,承担新沟河以东、毗山以西地区和无锡北部地区引排水,汛期汇西横河、黄昌河、应天河、冯泾河、青祝河、界河等河流入江,集水面积4.34万公顷。东部张家港河水系,包括大河港、石牌港等河,承担江阴东部地区和张家港、无锡东北部地区的引排水,汛期汇东横河、应天河、华塘河、祝塘河、东清河等河流入江,集水面积4万公顷。 [15]
土壤
江阴市域内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和黄棕壤3个土类,分为潴育型水稻土、漂洗型水稻土、脱潜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灰潮土,粗骨黄棕壤、普通黄棕壤7个亚类,有11个土属、30个土种及若干变种。江阴北部沿江一带为潮土和渗育型水稻土,由长江泥沙冲积沉积母质发育而成,以沙质为主。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为脱潜型水稻土,由湖积母质发育而成,黏性较强。中部为漂洗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由黄土状母质发育而成。低山丘陵区为粗骨型黄棕壤和普通型黄棕壤,由砂岩和石英砂岩风化的残积物发育而成。 [15]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地表水
江阴北临长江,南近太湖,地表水丰富,外来水充足。境内河、沟、渠、塘众多,蓄水充裕。全市930.8平方千米(不含长江水域面积56.7平方千米)的年地表径流量,2004年为2.84亿立方米,丰水年频率20%为4.46亿立方米,平水年频率50%为3.79亿立方米。1960—2004年,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4.03亿立方米,扣除超出防洪标准而排入长江的不可利用的洪水量,多年平均当地产流可利用量为2.74亿立方米。 [17]
地下水
江阴地下水总水量达1.51亿立方米。2001—2005年,域内封闭地下深井,禁采地下水。根据《江苏省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的要求,深层地下水不参与可利用量计算,仅对浅层地下水作适度开发利用,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2645万立方米。 [17]
过境水
江阴过境水主要为长江水。长江江阴段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9300多亿立方米。江阴沿江15座闸站,可常年利用长江高水位引水补充内河水源,2000年前,每年引水量为5亿立方米~8亿立方米。2000年后,为改善内河水质,引水量逐年提升。2005年、2006年均高达20亿立方米。 [17]
水利
江阴市北临长江主干道,沿江建有江港堤52.2千米、18个口门闸站,“13纵、11横”河道拉开了河网骨架格局,区域内星罗大小圩区103座,其中万亩圩区6座、千亩圩区77座、圩堤总长度298.12千米。江阴市共实施重点水利工程70项,其中列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1项,省级重点工程9项,市级重点工程60项。 [103]
土地资源
江阴市土地总面积为98780.13公顷,其中农用地56977.81公顷,包括含耕地39056.99公顷,茶、果、桑等园地2737.29公顷,林地1715.13公顷,牧草地26.12公顷,农村道路、设施农业用地、畜禽饲养等用地13442.28公顷。建设用地30804.53公顷。未利用地10997.78公顷,包括荒地77.47公顷,裸土地2.63公顷,苇地、滩涂等地10917.75公顷。 [17]
生物资源
江阴市植物资源丰富,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记述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等植物5门135科549种。因域内河流密布,水生动物较多,记述动物资源4门87科163种,其中鱼纲24科75种。 [17]
矿产资源
江阴市是矿藏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仅有的矿藏资源主要是砂石、白泥、泥炭、煤、浅层天然气。砂石遍布域内所有山丘。部分砂石为五通组石英砂岩;白泥分布在秦望山、观山、绮山、花山、定山,为泥盆系茅山群石英砂岩的黏土夹层,质地较好,有黏性白泥和沙性白泥两种;泥炭主要分布在徐霞客镇峭岐社区东南1千米,埋藏于地表1米以下。分布范围较广,估计储量为192万吨;煤主要分布在南闸—山观向斜,峭岐—周庄向斜,青阳—祝塘—北向斜的构造盆地中;浅层天然气主要蕴藏在全新统、中下更新统的海侵、湖相砂岩的夹层内,其分布与古海岸或古河流入海、入湖的河、湖、海三角洲密切相关。 [17]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江阴市有常住人口1779515人;其中男性人口为920161人,占51.71%;女性人口为859354人,占48.29%。0-14岁人口为227723人,占12.80%;15-59岁人口为1204104人,占67.66%;60岁及以上人口为347688人,占19.5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8854人,占14.5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31352人,占74.8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8163人,占25.18%。 [42]
截至2023年末,江阴市户籍总人口126.70万人,年末总户数40.57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12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8.5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4.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35%。 [90]
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户籍总人口126.53万人,年末总户数40.89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09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8.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5.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65%。 [109]
政治
播报编辑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3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80万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567.58亿元,比上年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8:51.8:47.4。 [90]
2024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70万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695.89亿元,比上年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8:52.6:46.6。
2024年,江阴市固定资产投资917.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分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31亿元,比上年增长83.5%;第二产业投资4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498.5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3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民间投资470.93亿元,比上年下降10.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2024年,江阴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202.85亿元,比上年下降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13亿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教育支出42.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1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6.28亿元,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2%、16.3%、6.6%。 [109]
第一产业
2024年,江阴市粮食总产量13.23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谷物总产量12.60万吨,比上年增长0.4%。蔬菜总产量40.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园林水果总产量71467吨,比上年下降8.1%。
2024年,江阴市粮食种植面积19.2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0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4千公顷。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3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3千公顷。
2024年,江阴市出栏生猪3.07万头,比上年下降5.0%,猪肉产量2518吨,比上年下降9.5%。奶牛存栏989头,比上年增长19.3%,牛奶产量6167吨,比上年增长28.2%。水产品产量19457吨,比上年下降3.2%。 [109]
第二产业
2024年,江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从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0.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5.2%;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9.1%。在全市跟踪统计的19种重点产品中,有11种产品的产量实现正增长。全年工业用电量24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
2024年,江阴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109]
第三产业
2024年,江阴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1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8.10亿元,比上年增长0.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69.14亿元,比上年增长0.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96亿元,比上年下降3.3%。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比上年下降4.7%,服装鞋帽针纺织类比上年增长13.0%,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5%,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9.4%。
2024年,江阴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8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出口12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进口556.2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实际使用外资12.55亿美元。新增外资项目71个(新设48个、增资23个),合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0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7个。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6个,完成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76亿美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2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5345万美元。
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6157.26亿元,比年初增长2.6%;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346.44亿元,比年初增长9.9%。存款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531.95亿元,比年初下降4.3%;住户存款余额2806.66亿元,比年初增长13.0%。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4456.37亿元,比年初增长12.2%;住户贷款余额888.41亿元,比年初增长1.1%。
2024年,江阴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49.62万户,比上年增长3.1%;证券机构交易金额1257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年末,全市累计有上市公司62个,其中境内上市39个(主板29个、创业板9个、北交所1个),境外上市23个。
2024年,江阴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8.8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产险收入28.79亿元,比上年下降1.1%;寿险收入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各项赔付支出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人身险赔付支出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 [109]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
2024年,江阴市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14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01家,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企业1家,通过省评估遴选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8.6%。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048件,比上年增长37.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49件。
2024年,江阴市获批省研究生工作站5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0家,无锡市重点实验室2家,无锡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新建江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3家。
2024年,江阴市获评省前沿技术研发项目、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各1项。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A类项目1个、省“双创计划”双创人才1个、科技副总12人,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创新领军团队1个、创业领军人才33人、创新领军人才15人。获评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3项。 [109]
教育事业
2024年,江阴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2376人,在校生6773人,毕业生1232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3755人(含技校)。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2%,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招生71人,在校生314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37所,在园幼儿35490人,比上年减少4226人。 [109]
文化事业
2024年,江阴市开展文艺展演、全民阅读、惠民展览、全民艺术普及等群众文化活动9300余场次,完成省级“送戏下乡”60场次。完成沈鹏介居书院易地新建启用,新增“艺风微书房”5家,高质量完成乡镇(街道)文化站评估定级。完成赞园等5个“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组织开展各类展示展演活动100余场次。 [109]
医疗卫生
2024年,江阴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35个,其中医院37家,卫生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开放床位10518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723人。全市医疗服务总诊疗1244.70万人次,收治住院30.67万人次。 [109]
体育事业
2024年,江阴市新增健身步道16.36千米,大型体育场馆低免接待健身市民192万人次。全年举办元旦公益徒步等市级群体赛事活动38项次、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33项次,承办国际武术邀请赛等省级以上体育竞赛37项次。打造“跃动暨阳”江阴市全民健身八大系列品牌赛事,共开展1300场次活动比赛。体育“三进校园”累计完成39所学校、656课时的送教工作。江阴市足球队成功实现“无锡杯”三连冠;江阴籍运动员累计获得省级以上金牌84枚。新桥镇文体中心、飞马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多多文体中心落户高新区并运营。全年完成体彩销售达11.92亿元。 [109]
社会保障
2024年,江阴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3.30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6.48万人,缴费率达97.17%;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9.60万人、57.5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5万人,缴费率达98.20%。全年企业职工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0.25万人和59.53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9.07万人。
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拥有养老床位6142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6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2389.42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856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445.08万元。全年实施直接救助12.63万人次,直接医疗救助支出2279.13万元;实施临时救助267人,发放救助金84.4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4571人。 [109]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江阴市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交通便捷,历来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2024年,江阴市完成客运量36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完成货运量7414.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1%。 [109]
公路
江阴市境内公路主要包括: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上海—武汉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21)、靖江—张家港高速公路(苏高速S23)、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2)、澄琴公路、澄巫公路等。 [4]截至2024年末,江阴市公路总里程2287.4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2.70千米。 [109]
铁路
水运
航空
有机场两个:江阴青阳通用机场,位于江阴青阳镇,是江苏省规划的38个小型通用机场之一 [69]、江阴华西直升机场,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龙溪湖内 [70],主营“空中看华西、空中看江阴”的旅游业务 [68]。
公共交通
截止2023年7月,江阴市实现毗邻县(市、区)公交通达率100%。 [71]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地名由来
江阴古称暨阳,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阴市东南。南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为“江阴”名称之开始。
地区象征
- 市树
2025-08-14,江阴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江阴市市树、市花的规定》,将香樟树为市树。 [78-79]
- 市花
2025-08-14,江阴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江阴市市树、市花的规定》,将芙蓉花(包括荷花和木芙蓉)列为江阴市市花。 [78]
非遗
保护级别 | 序号 | 编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名录批次 | 公布日期 |
---|---|---|---|---|---|---|
国家级 | 1 | Ⅸ-4 | 传统医药 |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 | 国(三扩) | 国2025-08-14 |
江苏省级 | 1 | JSⅡ-9 | 传统音乐 | 江南丝竹 | 省(一扩) | 省2025-08-14 |
2 | JSⅡ-25 | 传统音乐 | 二胡艺术 | 省(三) | 省2025-08-14 | |
3 | JSⅢ-8 | 传统舞蹈 | 龙舞(段龙舞) | 省(一扩) | 省2025-08-14 | |
4 | JSⅢ-24 | 传统舞蹈 | 茶花担舞 | 省(二) | 省2025-08-14 | |
5 | JSⅢ-28 | 传统舞蹈 | 渔篮虾鼓舞 | 省(二) | 省2025-08-14 | |
6 | JSⅦ-112 | 传统技艺 | 酱油酿造技艺 (华士冰油酿造技艺) | 省(四) | 省2025-08-14 | |
7 | JSⅦ-28 | 传统技艺 | 酿造酒酿造技艺 (黑杜酒酿造技艺) | 省(四) | 省2025-08-14 | |
8 | JSⅧ-25 | 传统医药 | 中医肝病疗法 (肝胆疾病中医外治法) | 省(四) | 省2025-08-14 | |
9 | JSⅧ-26 | 传统医药 | 朱氏诊法 (咽喉诊、脐腹诊) | 省(四) | 省2025-08-14 | |
10 | JSⅧ-10 | 传统医药 | 周氏妇科疗法 | 省(四) | 省2025-08-14 | |
11 | JSⅧ-15 | 传统医药 | 正骨疗法 (谢氏正骨疗法) | 省(四) | 省2025-08-14 | |
12 | JSⅣ-4 | 传统戏剧 | 锡剧 | 省(四) | 省2025-08-14 | |
13 | JSⅦ-9 | 传统技艺 | 家具制作技艺 (精细木作技艺) | 省(四) | 省2025-08-14 | |
无锡市级 | 1 | WXⅠ-3 | 民间文学 | 红豆传说 | 市(二)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2 | WXⅠ-5 | 民间文学 | 徐霞客故事 | 市(二)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3 | WXⅢ-3 | 传统舞蹈 | 荡湖船 | 市(一扩)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4 | WXⅢ-7 | 传统舞蹈 | 狮舞(九狮舞)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5 | WXⅢ-12 | 传统舞蹈 | 蚌舞 | 市(二)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6 | WXⅤ-1 | 曲艺 | 宣卷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7 | WXⅥ-4 | 传统美术 | 无锡纸马(江阴纸马) | 市(一扩)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8 | WXⅥ-8 | 传统美术 | 青砖雕刻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9 | WXⅥ-9 | 传统美术 | 糖塑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0 | WXⅥ-10 | 传统美术 | 面塑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1 | WXⅥ-12 | 传统美术 | 麦杆画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2 | WXⅥ-13 | 传统美术 | 珠绣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3 | WXⅥ-14 | 传统美术 | 建筑灰塑 | 市(二)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4 | WXⅦ-3 | 传统技艺 | 螃蜞螯烹制技艺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5 | WXⅦ-7 | 传统技艺 | 刀鱼面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6 | WX-Ⅶ8 | 传统技艺 | 中山饼制作技艺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7 | WX-Ⅶ9 | 传统技艺 | 马蹄酥制作技艺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8 | WXⅦ-16 | 传统技艺 | 竹篾工艺 (篮角篾竹编制技艺)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19 | WXⅦ-18 | 传统技艺 | 米酒酿制技艺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0 | WXⅦ-25 | 传统技艺 | 风筝制作技艺(带响风筝制作技艺) | 市(二)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1 | WXⅦ-31 | 传统技艺 | 蟹黄包烹饪技艺 | 市(三)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2 | WXⅦ-33 | 传统技艺 | 烧饼制作技艺 (顾山烧饼) | 市(三)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3 | WXⅦ-44 | 传统技艺 | 百叶制作技艺 (江阴申港百叶制作技艺) | 市(三扩)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4 | WXⅧ-2 | 传统医药 | 中医疡科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市(一扩)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5 | WXⅧ-3 | 传统医药 | 直接灸 | 市(一)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6 | WXⅧ-11 | 传统医药 | 中医针灸疗法 (朱氏针灸) | 市(三扩)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7 | WXⅧ-16 | 传统医药 | 陆氏风湿病疗法 | 市(四)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8 | WXⅧ-17 | 传统医药 | 季氏瘿瘤疗法 | 市(四)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29 | WXⅨ-8 | 民俗 | 芦埠港灯会 | 市(二)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30 | WXⅨ-11 | 民俗 | 江阴河豚文化 | 市(三) | 无锡市政府2025-08-14 | |
参考资料: [72] |
风俗民情
- 江阴集场
- 龙舟竞渡
方言
江阴话拥有许多特有词汇,保留全浊声母,皮bi/同dong/桥d?iau/缝vong/习zih等;江阴话分尖团音,尖tsien/千ts?ien/小siau/象ziang/静dzin等;江阴话有入声韵,平上去入四声齐,四声因清浊而各分阴阳。
4.澄西话:申港、利港、璜土。你咕、我咕。
艺术
- 锡剧
江阴有锡剧之乡之称,锡剧是江阴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73] 锡剧产生于常州、无锡一带的农村,初期被称为“滩簧”。有“常州滩簧”(包括宜兴帮)、“无锡滩簧”(包括江阴帮)等派别。常、锡滩簧合流后,受京剧影响,多演古装戏,才分化为今之沪剧与锡剧。 [74]
- 渔篮花鼓
渔篮花鼓属于“三小”形式,传于太湖地区的无锡、江阴一带。 [75]
- 茶花担舞
茶花担舞,源于苏南庙会仪仗队伍中表演的挑茶担、花担民间舞蹈,经江阴澄西区文化站站长秦良初改编,流行于江阴利港镇。 [76]
- 渔篮虾鼓舞
渔篮虾鼓舞是江阴传统文化资源。 [77]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综述
江阴市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域内考古发掘证明,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见证江阴历史悠久的遗存有祁头山、高城墩等古遗址20余处;有兴国塔、徐霞客故居、适园、黄山炮台旧址、刘氏兄弟故居、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佘城遗址(以上7处均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梁武堰遗址、江苏学政衙署遗址等古代和近现代建筑;有舜过井、虎跑泉、广济泉(四眼井)、万安桥、犀带桥、五云桥等古井古桥;有王羲之换鹅碑、心经碑、晴山堂石刻、倪云林山水石刻等古碑刻150余块,有吴季札墓、吴王八子墓、楚春申君黄歇墓、酒圣杜康墓、三国大将凌统墓、梁敬帝墓、徐霞客墓、杨名时墓等古墓葬40余座;有中共江阴“一大”会址、渡江战役纪念馆、陈毅演讲处、新四军六师驻地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30余处。千古奇人徐霞客、狂草巨碑心经碑、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手植之红豆树被誉为“江阴三奇”,享誉海内外。江阴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滨江要塞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长泾古镇文化旅游区(国家AAA级景区)、双泾生态园(国家AAA级景区)、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区(华西新市村、海澜工业园)、徐霞客故里文化旅游区等旅游板块。 [19]
主要景点
江阴文庙
江阴文庙建于北宋初年乾兴、天圣年间,为江阴较大古建筑群,苏南较大文庙。北宋庆历新政期间,宋仁宗下诏兴学:“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外,余并各令立学。”北宋景祐年间,江阴“军故无学,初建庙于观风门外,学者肄习其中,后知军范宗古以邻郡狱,卜千军治之东南。”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于景祐三年(1036年)撰写了《重建至圣文宣王庙记》,“…成均博士范公宗古之守江阴也,谨明明,挺至诚,黥豺狼之凶,礼刍尧之善,废典皆举,积诉咸辨,清风以下,人则笑歌,阳春之来,物自鼓舞…”。
兴国塔
兴国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年间,原是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屠,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元朝至正年间,兴国塔遭到战火毁坏,明正统年间修复,塔身增为九级。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兴国寺被毁,兴国塔被损,仅留下兴国塔砖石结构的塔身。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军阀混战的“乙丑围城”中,兴国塔再次遭受劫难,塔顶受炮火击中,遂成钢笔尖形;解放后数次维修,现6层以下仍为宋时原物。 [22]
南闸狮山湖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季札
季札为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开启江阴文字记载史的古代先贤;江阴所属的延陵地区为其封地,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发展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23]
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出生于金凤乡(后改马镇)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22岁开始出游。3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 [23]
吴文藻
吴文藻,近代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生于夏港。16岁考上北京清华学堂,后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民国十二年(1923年)赴美留学。民国十七年(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历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培养了不少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专业人才,是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9年、1983年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六、七届中央常委,并先后担任中国民族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学会的顾问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等职。 [23]
对外交流
播报编辑
巴西奥里藏特 | 日本藤冈 | 意大利托尔托纳 |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 | 美国阿拉美达 |
德国哈勒 | 德国马格德堡 | 南非马洛迪 | 摩洛哥穆罕默迪亚 | 中国佳木斯市 |
江阴已与19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拥有省级出口品牌31个,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共有2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累计批准外资企业3289家,实际利用外资136.9亿美元,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已缔结7个国际友好城市、14个友好交流城市,在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企业(机构)292个。 [80]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09年,江阴市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城市”称号。 [25]
2019年,江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获“十七连冠”。 [32]同年,江阴市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二连冠”。 [33]同年,江阴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34]同年,江阴市获批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35]
2025-08-14,江阴市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 [45]
2022年,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9月,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 [54]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江阴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位。 [56]
2022年11月,入选中国信通院版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县”,排名第2位。 [57]
2022年12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7。 [59]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 [61]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 [62]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8。 [63]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2。 [64]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7。 [66]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 [81]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2。 [82]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 [83]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 [84]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7。 [85]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 [89]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 [92]。
2024年10月,入选壹城智库“2024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 [99]
2024年11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 [102]
2024年12月,入选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排名第1。 [101]
2025-08-14,入选2024《全国县镇发展报告》天和2024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2 [104]。
2025年,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名单。 [108]
2025年7月,入选2025赛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