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活动。 [2]于2025-08-07至2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 [1]
本届博览会突出“人民的非遗 文化的瑰宝”“传承华夏文明 绽放迷人光彩”“融入现代生活 创造美好未来”的理念, 以“非遗·非常美”为思路,以“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为主题,将全面展现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博览会设置主题展,通过展览、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形式,邀请参观者进行互动式、沉浸式非遗体验。 [2] [7]
- 中文名
- 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 活动时间
- 2025-08-07 至 10月21日
- 举办地点
- 山东济南
- 活动主题
- 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
活动历程
播报编辑
2025-08-07,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2025-08-07至21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1]
2025-08-07,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AR、VR、裸眼3D等“数智”技术亮相。 [9]
主办单位
播报编辑
本届非遗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7]
活动背景
播报编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非遗领域全国性重要品牌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16]
活动内容
播报编辑
活动主题
展区设置
本届博览会设有《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主题展,共有参展参演项目21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7项,邀请10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尽展中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非遗保护成果 [2] [11]。博览会将展现非遗连接现代生活之美,让非遗“活”起来。聚焦非遗在现代社会展现的生态美、匠心美、创业美、互鉴美的特点,设立“美在生态更生动”、“美在匠心更创新”、“美在乡村好光景”、“美在交流与互鉴”展区,展示我国非遗系统保护、传承有序、成果丰硕的生动局面。 [13]
主题展还设置新呈现、新创意、新体验展区,搭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空间。本次主题展还邀请致力于非遗传播的新媒体平台、非遗展示的新技术应用,展示新媒体传播和数字化展现的新成果,打造沉浸式非遗应用场景。 [2]
博览会将设立非遗研培高校展区,活灵活现的缩微太和殿走兽琉璃、充满现代江南风情的苏绣、“远在山村里有人问”的苗族银饰……这些研培计划学员的最新创作,充分展示“传二代”青春赋能非遗传承的新力量。博览会还将通过逛展、直播、互动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非遗保护,设立多处研学教室、研学点位,打造研学空间,为青少年深度参与非遗传承、创新助力非遗传播提供更多机会。
展现非遗传承青年力量之美,让非遗“火”起来。设立非遗研培高校展区,活灵活现的缩微太和殿走兽琉璃、充满现代江南风情的苏绣、“远在山村里有人问”的苗族银饰……这些研培计划学员的最新创作,充分展示“传二代”青春赋能非遗传承的新力量。与奶奶一起绣制“针棒”香包的孙歌尧、与爷爷一起创作锡雕的王玺然以及老中青三代一起表演吕剧。
分享活动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动,以参展单位、专业买家为主,邀请部分非遗领域相关人员,围绕非遗连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探讨研究非遗的创新发展、现代传播、时尚表达的工作路径和有效举措。活动邀约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企业等作为专业采购商到场参加,搭建项目保护单位、非遗相关企业与各方的供需对接平台,让非遗传承不仅“养精神”、“富脑袋”,也“强筋骨”、“富口袋”。
本届非博会推出“小小手工匠”研学、“非遗小舞台”展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观展体验。举办“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非遗品牌发布等活动,促进传承人、企业、行业协会等不同主体的交流合作。组织近百家专业采购商参会,促进供需对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 [12]。
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壮美广西 多彩非遗”2024广西非遗品牌发布暨非遗展演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区内外文化交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活动期间,多位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素娟、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黎凤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林壮族背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碧瑜、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金龙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英等,与观众深入交流互动。 [15]
技术应用
博览会将邀请致力非遗传播的新媒体平台、非遗展示的新技术应用,展示新媒体传播和数字化展现的新成果,打造沉浸式非遗应用场景。戴上AR眼镜,仿佛走入千亩麦田,感受“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马街书会盛况;置身皮影体感互动空间,举手投足,带动皮影角色演绎世间百态;纸鸢漫游空间,一松一拽,感受天高地阔放飞乐趣。 [6]
济南市“泉城非遗娃”也将登上非遗小舞台,展示非遗进校园的最新成果。博览会通过逛展、直播、互动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非遗保护,还设立多处研学教室、研学点位,打造研学空间,为青少年深度参与非遗传承、创新助力非遗传播提供更多机会。
项目表演
此外,根据不同展览主题,展馆内设置互动式、沉浸式小剧场,为参观者提供穿扮、听曲、品茶、赏味、手创等体验。在一层设置非遗小舞台,定期安排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传统体育等非遗项目表演。主题展共有参展参演项目21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7项。 [1]
成果介绍
在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介绍了中国非遗保护20年来的经验与成果, [3]为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已有21个本科院校设立非遗保护专业。 [5]
各地参展
播报编辑
2025-08-07消息,济南泥塑兔子王以济南“周氏兔子王”第4代传人周秉生为代表参会,受到全国各地参展商和本地居民的关注。 [8]
2025-08-07,在开幕的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江西省有10项代表性项目、1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亮相。 [14]
2024年10月,河北省蔚县剪纸、大名草编、黄骅面花制作技艺、河间驴肉火烧制作技艺、唐山蜂蜜麻糖5个非遗项目亮相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美在匠心更创新”板块,大名草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群英展示了草编作品邯郸成语典故《将相和》等,同时展示了草编时尚帽子、耳环、项链、手镯、发簪、胸针、生肖挂件等,并为观众讲解和演示大名草编制作技艺。美味醇香的河间驴肉火烧,麦香浓郁的黄骅面花,风味独特的唐山蜂蜜麻糖,出现在“和合共生”民俗荟室外美食展板块,吸引大家争相品尝。蔚县剪纸《千里江山图》《龙行天下》《冰嬉图》《彩蝶纷飞》《牡丹图》等10余幅经典作品精彩亮相“美在交流与互鉴”板块,蔚县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现场教授剪纸技法,与观众进行互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