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时期,置眉城;1983年4月,改为赵保乡。 [2]2013年,赵保乡撤乡建镇。 [5]截至2018年末,赵保镇户籍人口为36802人。 [3]截至2020年6月,赵保镇辖19个行政村, [4]镇人民政府驻政和路001号。 [2]
2018年,赵保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3]
- 政府驻地
- 政和路001号
- 电话区号
- 0379
- 邮政编码
- 471631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车牌代码
- 豫C
- 人 口
- 36802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播报编辑
汉代时期,置眉城。
南北朝至宋,先后属甘棠县、兴泰县、寿安县等。
元、明、清、民国时期,属宜阳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3日,成立宜阳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区中心乡。
1958年8月,成立赵保公社。
1983年4月,改为赵保乡。 [2]
2013年,赵保乡撤乡建镇。 [5]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2011年末,赵保镇辖23个行政村:东赵村一区、东赵二区、东赵三区、东赵四区、东赵五区、西赵、坡底、油路口、杨庄、史庄、南窑、马河、三王庄、赵庄、十字岭、铁佛寺、田沟、单村、郭凹、温庄、龙王庙、二道沟、于沟;下设228个村民小组。 [2]
截至2020年6月,赵保镇辖19个行政村, [4]镇人民政府驻政和路001号。 [2]
坡底村 | 东赵村 | 二道沟村 | 铁佛寺村 |
杨庄村 | 南窑村 | 温庄村 | 田沟村 |
油路口村 | 史庄村 | 赵庄村 | 单村 |
龙王庙村 | 马河村 | 三王庄村 | 郭凹村 |
于沟村 | 西赵村 | 十字岭村 | /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赵保镇
地形地貌
赵保镇地处熊耳山东部的浅山丘陵区,概貌为“南岭、北丘、中盆、西南山,三山、六丘、一分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 [2]
气候
赵保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无雨期4—10月,210天左右,降水最多一般为500—800毫米,四季日照时间在1847.5—2313.6小时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左右。 [2]
土地资源
赵保镇有耕地面积3.8万亩。 [2]
人口
播报编辑
2011年末,赵保镇总人口3.5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2万人,城镇化率37.7%。总人口中,男性18235人,占52.07%;女性16785人,占47.9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5008人,占99.96%;有回、藏、壮3个少数民族,共13人,占0.04%。2011年,人口出生率11.35‰,人口死亡率4.58‰,人口自然增长率6.7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5人。 [2]
2017年末,赵保镇常住人口为32871人。 [1]
截至2018年末,赵保镇户籍人口为36802人。 [3]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11年,赵保镇完成财政总收入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0万元,增值税120万元,企业所得税36万元,个人所得税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84.6%、67.9%、100%。人均财政收入143元,比上年增长22.2%。农民人均纯收入4525元。 [2]
2018年,赵保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3]
农业
2011年,赵保镇完成农业总产值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9.6%。 [2]
赵保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6214吨,人均74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烟叶等。其他作物还有蔬菜、瓜类等。其中烟叶种植面积6500亩,增长19.5%。 [2]
赵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鸡、羊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38.3吨;畜牧业总产值0.7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2%。
截至2011年末,赵保镇有林地面积6.7万亩,生态能源林1.3万亩,天然林2.5万亩,经济林0.8万亩。2011年,大中型农业机械2779台(辆)。 [2]
工业
赵保镇形成环保建材、服装加工、新型化工、农产品深加工4大支柱产业。
2011年,赵保镇工业总产值达到0.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8%。 [2]
商业
2011年末,赵保镇有商业网点235个,职工705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2]
金融业
2011年末,赵保镇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37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人均储蓄392.4元;各项贷款余额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 [2]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赵保镇有镇文化站1个;东赵大剧院1座;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3个;图书室20个,其中乡级图书室1个,村级图书室19个,藏书8万余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8%,远程教育网络终端通村率达98%。 [2]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2011年,赵保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581户,人数24581人,支出100.6万元,比上年增长36%,月人均72元;农村五保供养3551人,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医疗救助6.5万人次,共支出210万元。60岁以上老年人参保率达99%。改造了76户困难群众危房145间、3650平方米,五保户入住率达47%。 [2]
基础设施
- 水利
2011年末,赵保镇有水库11座,水渠33条,水井27眼,水塘28个。机电灌站37座。各种水利设施136处,有效灌溉面积13000亩。其中寺河水库蓄水量105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700亩。污水、雨水排放设施23千米。 [2]
交通
播报编辑
赵保镇境内有247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 地名由来
早年有赵姓在此定居,常筑土堡以防盗,故名。 [2]
- 文物古迹
赵保镇是豫西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境内主要革命纪念遗址有县赵保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办事处、屏阳中学、大众图书馆,特色民居主要有“马家大院”“九门十八窗”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