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古称“海州”,江苏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 [76],位于中国沿海中部,东濒黄海,西连徐州市和宿迁市,南邻淮安市和盐城市,北接山东省日照市和临沂市,土地面积7615平方千米,海域751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连云港市辖3个区、3个县。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常住人口458.17万人。 [1] [8] [152]
连云港云台山脉贯穿城区,海州湾有20座基岩岛屿,有连岛、花果山两个国家5A级景区,14个4A级景区。 [154]秦时置朐县,北朝东魏武定七年置海州,清康熙二十四年在海州云台山设江苏省海关 [78],1912年海州分置为东海县和灌云县。1933年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而取名为连云港。 [75]1984年被列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43]连云港是“一带一路”强支点、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美丽宜居山海城市 [133],也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国际化海港城市 [155]、全国文明城市 [25]、国家卫生城市 [121]。历史名人有徐温 [61]、朱自清、胡松年 [127]以及汪德昭等六位两院院士 [128]。
2024年,连云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152]
- 中文名
- 连云港市
- 外文名
- Lianyungang City
- 别 名
- 海州、郁洲、港城
- 行政区划代码
- 320700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
- 地理位置
- 华东地区、海州湾西岸
- 面 积
- 7615 km2
- 下辖地区
- 3个区、3个县
- 政府驻地
- 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
- 电话区号
- 0518
- 邮政编码
- 222000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458.17 万(2024年末常住人口)
- 机 场
-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
- 车牌代码
- 苏G
- 地区生产总值
- 4663.13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 秦汉时期
西汉,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 三国两晋南北朝
- 1.
- 2.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
- 3.
- 4.
北齐、北周置海州:
- 1.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
- 2.
- 3.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
- 4.
- 5.
- 宋金元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领朐山、沭阳、赣榆(怀仁县改)、东海县及录事司。后改为海宁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年),海宁府改为海宁州,录事司与东海县均并入朐山县。海宁州改属淮安府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设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海宁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淮安路。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海宁州归吴,属江南行中书省。
- 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627年)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现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年),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出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及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区、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区。1912年4月析东海县置灌云县,灌云县建县时区域北起老窑(连云港港)、墟沟、临洪口、大浦,南至新安镇(今灌南县县城)、响水口、双港、海安集、小尖,西至白皂、朱埝、杨范庄,东至黄海。 [135]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市县平级)。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封锁陇海铁路,东海县境域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以陇海铁路为界,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两个抗日民主政府。铁路南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建立的东海县民主政府属华中局淮海区,大部分地域属沭阳县,包括今东海县安峰镇、曲阳乡、房山镇、平明镇和张湾乡南部。铁路北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建立海陵县民主政府,先后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滨海区、临沂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海陵县更名为东海县(1949年5月,路南东海县撤销,其所辖区域并入沭阳县和灌云县,此后,只有一个东海县,属山东临沂专区。陇海铁路北县境西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后属郯城县,包括今桃林镇、山左口乡和李埝乡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成立新海连市。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年底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置,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 [3]
1953年1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赣榆县划归江苏省管辖,隶属徐州专区。1954年11月,新海连市改为省辖市,受徐州专区督导。 [3]
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6月,徐州专区所辖的连云港市升格为省辖市,成为江苏省7个省辖市之一。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连云港市辖赣榆县、东海县和灌云县。 [3]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赣榆县,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撤销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连云港市辖3个区、3个县,30个街道、55个镇、5个乡 [1] [117];市人民政府驻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
县(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下辖街道、镇、乡 | 县(区)人民政府驻地 | 图册 |
---|---|---|---|---|
766 | 海州湾街道 | |||
727 | 朐阳街道 | |||
1363 | 青口镇 | |||
2041 | 牛山街道 | |||
1539 | 伊山镇 | |||
1033 | 新安镇 | |||
注①由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②由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代管 参考资料: [8] [108] [115] [158-172] [173-174]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端,位于北纬33°58′55″—35°08′30″,东经118°24′03″—119°54′51″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省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省临沂市和江苏省徐州市毗邻,南连江苏省宿迁市、淮安市和盐城市。东西最大横距约12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2千米。土地总面积761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677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182平方千米。 [4]
连云港市
地形地貌
连云港市境内平原、大海、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湿地、海岛具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如一只飞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为西部岗岭区、中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区和云台山区四大部分。西部低山丘陵岗陵区海拔100米—200米,面积1730平方千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侵蚀堆积平原、河湖相冲积平原及冲海积平原3类,面积540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925平方千米。云台山脉属于沂蒙山的余脉,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为江苏省最高峰,全市山区面积近200平方千米,东部滨海区海岸类型齐全,大陆标准岸线204.82千米,其中40.2千米深水基岩海岸为江苏省独有。江苏省境内大多数海岛屿分布在连云港境内,包括东西连岛、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竹岛、鸽岛、高公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牛尾岛、牛背岛、牛角岛等20个,总面积6.94平方千米。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6.07平方千米。 [4]
气候
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寒暑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常年平均气温14.5℃,历年平均降水883.9毫米,常年无霜期215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性季风气候,连云港市气候总体呈现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以及汛期强对流和暴雨多发频发等特点。 [6]
水文
连云港市地处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最下游,境内河网发达,分为沂河、沭河、滨海诸小河三大水系。流域性河道新沂河、新沭河从境内穿过,汛期承泄上游近8万平方千米洪水入海,有“洪水走廊”之称。全市有82条江苏省骨干河道,其中流域性河道4条、区域性骨干河道18条,重要跨县河道16条,重要县域河道44条,15条河道直接入海。605条县乡河道,其中县级河道86条、乡级河道519条,总长度2425千米,正常水位下河道蓄水面积264.76平方千米。全市有水库167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156座,总库容达12.5亿立方米。全市设有水文站6处、水位站10处、雨量站44处、蒸发站3处,泥沙站2处、墒情站3处、水土保持站1处、地下水站75处,中小河流专用站23处、通榆河专用站4处,径流小区专用站11处。 [6]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生物资源
- 植物资源
连云港市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季风气候,境内分布着众多的低山谷地,为植物生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具有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种类,植被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全市有陆生维管植物154科643属1331种,占江苏维管植物的39.07%。其中,蕨类植物17科、27属、46种,裸子植物7科、15属、26种,被子植物130科、601属、1259种。淡水浮游植物8门、493种。近岸海域浮游植物3门、40属、81种。 [6]
- 动物资源
连云港市有陆生脊椎动物367种,包括黑斑侧褶蛙、乌龟、白头鹤、白鹤、震旦鸦雀、豹猫等珍稀濒危物种。陆生昆虫16目、720种,其中蝴蝶64种,其他昆虫656种。淡水鱼类22科、54属、65种。淡水底栖无脊椎动物109种。淡水浮游动物211种。近岸海域游泳动物43科、65属、76种。海洋底栖动物64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59科、84属、115种。 [6]
矿产资源
连云港市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49种,其中非金属矿产33种、金属矿产11种、能源及水气矿产5种。
- 非金属矿产
蛇纹石、磷、脉石英、大理岩、建筑用砂、金红石、榴辉岩系列矿产(石榴子石、绿辉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是连云港市主要特色矿产。蛭石、云母、石榴子石红宝石等特色非金属矿产,是江苏省唯一产地。东海县水晶储量、品位居全国之首。 [4]
- 能源及水气矿产
连云港地热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其中以东海温泉最为有名,水质特优,1963年被收入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并命名为氟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亦称锂、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出水温度82℃,被康疗旅游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近年来在连云港地区还打出了多口地热水井,有连云区西墅地区地热井、灌云县大伊山地热井、赣榆区班庄地热井、东海县森林公园地热井等。 [123] [125]
人口
播报编辑
-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5-08-14零时,连云港市常住人口为4599360人。
截至2023年末,连云港市常住人口459.4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5万人。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83.52万人,15~59岁人口269.9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05.9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59‰,比上年下降0.4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37‰,比上年上升0.3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78‰,比上年下降0.78个千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 [99]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常住人口458.1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3万人。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78.07万人,15~59岁人口270.83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09.2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67‰,比上年上升0.0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50‰,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83‰,比上年下降0.05个千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5%,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 [152]
(参考资料: [9] [79-82] [99])
- 民族构成
连云港市共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纳西、景颇、科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鄂温克、德昂、保安、京、独龙、鄂伦春、赫哲、基诺等49个民族。 [5]
政治
播报编辑
机构 |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
副书记 | ||
常委 | ||
市长 | 邢正军 | |
副市长 | ||
秘书长 | ||
主任 | 马士光 | |
副主任 | ||
秘书长 | ||
主席 | ||
副主席 | ||
秘书长 | ||
截至2025年5月 [7] [54] [77] [84] [88-89] [104-105] [116] [136-138] [140] [146-148] [151] [206] |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3年,连云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6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11.6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1916.39亿元,增长5.4%。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0∶46.1∶43.9。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917元,比上年增长10.3%。 [99]
2024年,连云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9.7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058.8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144.61亿元,增长4.8%。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9.86:44.15:45.99。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641元。
2024年,连云港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6%,工业投资增长12.0%,民间投资增长2.2%。
2024年,连云港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209.26亿元,增长6.9%,税占比72.9%,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民生支出483.19亿元,增长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1亿元,增长7.6%;住房保障支出46.61亿元,增长6.2%;教育支出102.54亿元,下降1.6%;卫生健康支出51.65亿元,下降9.7%;农林水支出50.55亿元,下降4.3%;公共安全支出33.19亿元,下降1.2%;交通运输支出19.02亿元,下降30.4%;科学技术支出7.93亿元,下降29.4%。 [152]
(参考资料: [9] [79-83] [99])
第一产业
2024年,连云港市粮食产量368.92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149.35万吨,增产1.3%;秋粮产量219.58万吨,减产0.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0.99万亩,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74.78万亩,增长0.2%;秋粮播种面积396.21万亩,增长0.2%。
2024年,连云港市生猪累计出栏279.09万头,比上年下降1.4%;牛累计出栏3.65万头,增长9.8%;羊累计出栏16.12万只,增长23.9%;家禽累计出栏8971.68万只,增长12.8%。猪牛羊禽肉产量37.9万吨,增长3.8%;生牛奶产量14.82万吨,增长19.7%。
2024年,连云港市水产品产量89.65万吨,比上年增长7.9%。其中,海水养殖产量43.76万吨,增长20.1%;淡水养殖产量30.00万吨,增长0.7%;海洋捕捞产量11.05万吨,下降4.3%;淡水捕捞产量1.28万吨,增长2.0%;远洋渔业产量3.57万吨,下降12.4%。 [152]
第二产业
2024年,连云港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增长6.9%,重工业产值增长5.7%。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下降19.2%,制造业增长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增长13.2%,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资企业增长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4.0%。
2024年,连云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6%,医药制造业增长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5%。
2024年,连云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5.63亿元,比上年下降12.3%。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下降80.9%,制造业下降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6.2%,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资企业下降41.9%。
2024年,连云港市年签订建筑合同额9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建筑业总产值652.35亿元,增长5.9%;竣工产值445.27亿元,增长6.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42.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80.82万平方米,增长5.3%。全市拥有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41家,二级资质企业206家。 [152]
第三产业
2024年,连云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503.95亿元,比上年增长5.9%。从限上商品分类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金银珠宝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4.9%、24.9%、22.0%,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3%、15.4%、11.3%,中西药品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下降1.9%、3.1%、11.4%。
2024年,连云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9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进口1188.59亿元,增长18.7%;出口402.35亿元,增长12.1%。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290.12亿元,增长21.5%;加工贸易进出口55.16亿元,下降2.1%。在外贸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746家,较上年增加180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276.75亿元,增长24.1%,占比较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至80.3%;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226亿、87.94亿元,下降2.5%、10.8%。
2024年,连云港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家,比上年下降15.2%。实际使用外资1.89亿美元,下降56.7%。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0572万美元,增长151%。全市“一带一路”协议投资项目4个,增长30%;中方协议投资额6246万美元,同比增长416.2%。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937.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比年初增加87.7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244.01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790.9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853.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比年初增加779.8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5060.08亿元,短期贷款2339.38亿元。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境内上市公司12家。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116.18亿股,比上年增长1.6%;总市值3841.19亿元,比上年减少4.7%。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分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20家;期货分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2家。年内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10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全年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759.12亿元,比上年减少5.4%。
2024年,连云港市保费收入136.7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分类型看,财产险收入44.87亿元,增长4.6%;人身险收入91.87亿元,增长8.3%。全年累计赔付支出74.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分类型看,财产险赔付支出32.28亿元,增长12.7%;人身险赔付支出42.06亿元,增长49.6%。 [152]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普通高等教育(不包含研究生)招生数2.01万人,在校生数6.55万人,毕业生数1.79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数791人,在校生数2267人,毕业生数620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3.76万人(不含技工学校)。普通高中招生数4.64万人,在校生数12.94万人,毕业生数3.78万人。普通初中招生数7.37万人,在校生数22.29万人,毕业生数7.7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数4.95万人,在校生数36.94万人,毕业生数7.5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161人,在校生数1528人。全市共有幼儿园551所,在园幼儿10.74万人。 [152]
小学 | |||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139]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145]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141] | |
初级中学 | |||
连云港市朝阳中学 [10] |
海州区 | |
---|---|
连云区 | |
赣榆区 | |
东海县 | |
灌云县 | |
灌南县 | 灌南县第二中学 [113] |
学校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备注 | 图册 |
---|---|---|---|---|
江苏省 | 本科 | - | ||
江苏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
江苏省 | 本科 | 市属 | ||
江苏省 | 专科 | 市属 | ||
江苏省 | 专科 | - | ||
截至2025-08-14,参考资料: [156-157] [175-182] |
科学技术
2024年,连云港市专利授权量7142件,比上年增长8.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567件,增长42.1%。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9765件,比上年增长29.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23件,增长29.6%。全年共登记认定技术合同2597项,增长42.5%;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6.04亿元,增长20.7%。
2024年,连云港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苏北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7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77家,培育省瞪羚企业17家,新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79个,成果转移转化中心5个,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11项。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全面调试,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1500吨级试验船来连科研,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投用,花果山科创走廊科研飞地、“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实体运行。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94个,创成省5G工厂、智能车间等20个,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悟空智算”算力规模超4800P。 [152]
文化事业
2024年,连云港市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备案)12个,公共美术馆2个。全市共有电视播出机构5个,发射台9座。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8.48万户,其中高清电视用户24.73万户。 [152]
国家一级图书馆 | |||
- | |||
国家一级博物馆 | |||
参考资料: [12] [114] |
体育事业
2024年,连云港市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4.09平方米。全年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6个,新增健身步道17.7千米,新增更新健身路径259套、乒乓球桌320张、各类球场210片,其中新改建足球场地7片,共有健身站点4122个。全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省运会筹备稳步推进,市体校迁建、海州体育馆主体工程等完工,承办省级以上赛事18项,参加省级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55项,获得109金、127银、137铜。 [152]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16个。其中,医院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93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03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数2.06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6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3万人,注册护士1.61万人。 [152]
名称 | 别称 | 性质 |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灌院区 | 连云港市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市脑科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海院区 | 市一院新海新区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 |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97] |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区分院(新浦) | 连云港市盐场医院、肿瘤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西区分院(海州) | 连云港市海州医院、肿瘤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妇产医院 | 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 |
连云港市脑病医院 | 三级甲等中医院 | |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14] | 连云港市涉外医院、市红十字医院 | 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连云分院 | 连云港市海港医院、港务局职工医院 | 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新浦东院区 | 连云港市传染病、结核病医院 | 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 |
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海州西院区 | 连云港市传染病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149临床部)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四九医院、原海军第四一五医院 |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眼科医院 | 二级眼科专科医院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中心 | 二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19] | |
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 | 江苏省海滨疗养院 | 二级康复专科医院 [18] |
赣榆县人民医院 | 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15] | |
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医院 | 海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98] |
徐圩新区医疗应急救援中心 | 二级综合医院 [95-96] |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 | 三级综合医院 [13] | |
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 |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16] |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灌南院区 | 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17] |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0.8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9.63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51.42万人、72.02万人、57.0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为228元/月,增长9.6%。
截至2024年末,连云港市共有各类在业的养老机构103个,儿童福利机构1个。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床位10261张,儿童福利床位200张。 [152]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连云港市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西依大陆桥,处于连接新亚欧大陆桥产业带、亚太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十”字结点位置,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中国重点海港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西部最便捷出海口岸。
连云港市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兰新铁路)东端桥头堡,是陇海铁路、沿海铁路两大国家干线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中国南北、东西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和连霍高速的惟一交点。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是国家规划的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2]
连云港市形成海、河、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具备较强的物流承载和运输能力。
2024年,连云港市道路货运周转量269.66亿吨千米,公路旅客周转量9.9亿人千米。水路货运周转量247.04亿吨千米,水路旅客周转量0.65亿人千米。全市机场飞机起降14712架次,旅客吞吐量156.16万人次。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3.46亿吨,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1.68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1.7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69万标箱。 [152]
公路
连云港市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密度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204国道穿境而过,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6千米,密度达451千米/百平方千米。
铁路
连云港市是陇海铁路、沿海铁路两大国家干线铁路的交汇点,更是“八横八纵”高铁网中陆桥通道、沿海通道的交汇点。 [20]设有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东海县站、赣榆站、灌云站、灌南站等6个客运站。境内铁路全长405千米,可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开通至郑州、西安、成都、兰州、阿拉山口和绵阳等地的集装箱运输“五定”班列,以及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的中亚班列和至伊斯坦布尔的中欧班列,承担新亚欧大陆桥90%以上的过境集装箱运输。
2025-08-14,青盐铁路开通运营。连云港初步形成以陇海铁路、青盐铁路为骨架的T形铁路运行网络,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21]
2025-08-14,连镇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苏北、苏中、苏南连为一体,实现了连云港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
2025-08-14,徐连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最长横向通道——连云港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全线贯通。
铁路等级 | 功能定位 | 设计最高时速 | 铁路名称 | 推进情况 | 连云港境内设站 |
国铁Ⅰ级 | 干线铁路 (客货共线) | 160千米 | 通车 | ||
快速铁路 (客货共线) | 200千米 | (沿海铁路) | 通车 | ||
200千米 | 规划预留 | 连云港站、海州站 | |||
高速铁路 | 客运专线 | 350千米 | 通车 | 连云港站、东海县站 | |
350千米 | 规划预留 | 连云港北站、墩尚镇站、连云港站、董集站、灌云东站 | |||
250千米 | 通车 | ||||
350千米 | 预可行性研究 | 沙河站、墩尚镇站、连云港站 | |||
国铁Ⅱ级 | 普速铁路 (货运线) | 120千米 | 前期工作 | 界埃站、董马庄站、赵庄站、包庄站、连云港站 | |
参考资料: [21] |
航空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连云港民用迁建机场),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乡,距离市区21千米。近期建设飞行区等级为4D级,国际口岸开放机场,建设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一条,局部平行滑行道,主次降方向均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系统,旅客航站楼30000平方米,16个机位的站坪,总占地面积约3400亩,远期预留4E等级区域枢纽机场。2019年2月机场开工建设,2025-08-14正式启用。是江苏“两枢纽一大六中”规划的“一大”——省内大型机场(干线机场),为江苏省第三大国际机场,仅次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机场定位为江苏沿海中心机场,坚持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以建设服务苏北鲁南地区,面向亚太的国际航空港为目标,着力打造区东方物流中心。
水运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强集装箱运输港口之一,开通了50条远近洋航线,可到达世界主要港口。港口北倚长6㎞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是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连云港港其前身海州朐港秦汉时就开始同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往来。唐宋年间,海州朐港可沟通外海内河,北通登、荣、胶、烟、南连通、泰、江、淅。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朝政府下令开放海禁,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为通商口岸,设江苏省海关,征收海船货税(后来迁移至上海松江) [119]。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板浦口以下渐近淤塞,海潮不通,黑风口至孔望山一线,脱离海境,成为滩涂,盐业运输受到影响。因此,向北新开卞家浦,以利盐斤运输。嘉庆三年(1798年)。淮北盐商以卞家浦海戽淤垫,捐挑戽河(即新浦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上奏,新浦地区的大浦作为海州的商埠开放。1921年2月,大浦以“胶海关海州分关”的名义正式对外开放。2025-08-14,陇海铁路徐海段通车至新浦、大浦。1933年,大浦淤塞严重,又不值得全力疏浚,不得不在孙家山、老窑另筑新港。1934年,由荷兰治港公司总承包、中国政府铁道部和陇海、平汉、津浦3个铁路局共同集资300万元为工程承包款建设的连云港港口的一号码头投入使用。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底,港口恢复到抗战前的营运水平。1973年,周总理的“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给连云港的港口发展带来的生机。至1977年底,先后完成了老港区的一码头、二码头、煤码头的改建和扩建工程,使港口由1957年7个泊位扩展到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从无增加到5个。1982年始,连云港港口开辟了庙岭新港区。1988年,跨入国家千万吨吞吐量的大港行列。
1995年3月,连云港——大连海上客货滚装班轮航线开通。至1995年7月,每航次旅客即达350人次,大车仓基本满载达40余台车辆,航线运营4个月即达到盈亏平衡,社会效益和企业自身经济效益较好,初步显示出连云港至大连航线为连接华东和东北地区的一条海上热线。1996年4月因多方面因素,该航线停航。
2025-08-14,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韩国兴亚海运株式会社投资成立连云港中韩轮渡有限公司。2025-08-14,“连云港—仁川”客货班轮航线首航,每周二班,运营船舶“和谐云港”轮。2025-08-14,“连云港—平泽”客货班轮航线首航,每周二班,运营船舶“紫玉兰”轮。
2012年6月,《连云港港低碳港口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港。连云港港已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200万TEU。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冲刺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TEU大关。
2025-08-14,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连云港徐圩港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设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2025-08-14,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025-08-14,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这是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升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服务中西部地区能力的重要举措。
2025-08-14,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精致钻石邮轮管理公司、南京市中国旅行社共同签署连云港国际邮轮母港合作协议。2025-08-14,以连云港为始发港的日本国际邮轮航线首航,这是首次从江苏省始发的邮轮航线。运营船舶为“辉煌号”豪华邮轮。
2021年,连云港港被定位为国际枢纽海港。 [144]
- 海运航线
连云港港国际客运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港港主港区墟沟西泊位区69号泊位西侧与海滨大道之间港湾内,占地及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7万平方米,设计年发送旅客48万人次(国际30万,国内18万)。主要航线方面包括已经开通运营的连云港至韩国仁川和连云港至韩国平泽两条国际航线,“辉煌号”连云港—日本邮轮航线,以及计划开通连云港至大连国内航线,并预留了部分其他航线能力。
- 内河水运
连云港境内定级航道83条,总里程1138千米。已基本形成以盐河为主通道,北接沭北运河,西接蔷薇河、淮沭新河、柴米河,东接善后河、东门河、灌河,南接京杭大运河等通江入海航道,构成了干支相通的水运网。
2010年建成通航的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构成连云港除铁路、公路外的第三大疏港通道,并通过连申线(通榆河)向南沟通连云港港与大丰港、洋口港、如皋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经南通直达长江。
2012年宿连航道开工建设,宿迁到连云港港水运距离缩短100千米,连云港港至京杭大运河再增一条水上大通道,为连云港港打通了一条便捷的内外贸水上出海通道,连云港港的腹地范围将扩大到9个中心城市,面积达7.9万平方千米,使连云港港真正成为海河联运的重要节点。
公共交通
- 城市快速公交(BRT)
2025-08-14,连云港快速公交BRT一号线全线通车。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是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继常州、盐城之后的江苏省第三条真正意义的快速公交线,是中国第16个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是江苏省建设周期最短的一条快速公交线。由西向东贯穿连云港整个城区。
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由快速公交主线(B1、B2、B3)、环线(环1、环2)、快捷线(B1K、B12K)、通勤直达线(B1Z)、区间线(B12区)及配套支线(B11、B12、B13、B15、B20)组成。 [72]整个系统长136.9千米,其中,BRT1号线为34千米,环1线为18千米,配套支线为84.9千米,它贯通了连云港城区的东西南北,并将之贯穿起来,连成一体。
连云港市在轨道交通建成前规划快速公交线路共11条,包括3条客流培育线和两条服务延伸线。
线路 | 首站 | 末站 | 线路走向 |
---|---|---|---|
B1 | 海州客运站 | 在海一方公园 |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海连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园 |
B1K | 连云港火车站 | 在海一方公园 | 连云港火车站经盐河路、海连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园 [71] |
B1Z | 龙河广场 | 在海一方公园 | 龙河广场经海连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园 [72] |
B2(暂未开通) | 海州客运站 | 连云新城 |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海宁大道、郁洲路、朝阳东路、花果山大道、黄海大道、新光路至连云新城 |
B3 | 海州湾会议中心 | 连云古镇 | 海州湾会议中心经海滨大道、海棠路、中山东路至连云古镇 [22] |
环1 | 连云港火车站 | 连云港火车站 | 连云港火车站经人民东路、通灌北路、海连路、郁洲路、海宁大道、新孔路、海连路、盐河路至连云港火车站 [73] |
环2 | 海州客运站 | 海州客运站 |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海宁大道、学院路、振华路、科苑路、凌洲路、人民路、海连西路、幸福路至海州客运站 [70] |
B11 | 连云港火车站 | 花果山景区 | 连云港火车站经人民路、解放东路、310国道、港城大道、霞辉路、花果山大道、圣湖路至花果山景区 |
B12 | 海州客运站 | 华东城 |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秦东门大街、盐河南路、海宁大道、瀛洲路、朝阳路、学院路、青峰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前进路、朝阳大道、港城大道、黄河路、昆仑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汇泉路、新光路、大港路至华东城 [74] |
B12区 | 海州客运站 | 连云港东站 |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海宁大道、瀛洲路、朝阳路、学院路、苍梧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黄河路、昆仑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汇泉路至连云港东站 |
B12K | 海州客运站 | 连云区政府 |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秦东门大街、盐河南路、海宁大道、瀛洲路、朝阳路、学院路、青峰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黄河路、昆仑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云和路、平山路、金海大道、西墅路、海滨大道至连云区政府 |
B13 | 连云古镇 | 连云港东站 | 连云古镇经中山路、海滨大道、中山西路、港城大道、新光路、云和路、五羊路、汇泉路至连云港东站 |
B15(暂未开通) | 连云区区政府 | 华盖山居 | 连云区政府经西墅路、鸿海路、北固山大道、大港路、平山路、云和路、五羊路、昆仑山路至华盖山居 |
B20 | 体育中心 | 连云区政府 | 体育中心经港城大道、花果山大道、银台路、松竹路、黄海大道、242省道、汇海路、海滨大道至连云区政府 |
- 轨道交通
根据《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与《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连云港轨道交通系统共设7条线路,其中4条主城轨道(轨道交通1、2、3号线及3号线延长线),2条都市域快轨线(市域S1、S2线),1条市郊铁路线。规划以轻轨为主,结合市域快轨,局部建设地铁。先期利用既有铁路陇海线建设市郊铁路。
2025-08-14,连云港城市动车项目正式开通,线路全长35.1千米,共设连云港站、盐坨站、连云港东站、墟沟站、连云站5个车站,项目总投资6.6亿元。平均站间距离8.8千米。其中,连云港至连云港东线路速度100千米/小时、连云港东至墟沟段线路速度80千米/小时。连云港至连云段站站停列车旅行时间约36分钟。运营管理维持既有上海铁路局代管,采用独立检售票系统,与市民卡通用。预留虎山站、北固山站,新浦支线改造为市郊铁路线设凌洲广场站。
- 公共自行车
连云港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由连云港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建,自行车系统站点共有122个,每个站点桩有6~25个,每个站点拥有自行车2~23个,分布在19条城市主干道,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文物
连云港市有将军崖岩画、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海清寺塔、藤花落遗址、孔望山摩崖造像、郁林观石刻群、尹湾汉墓、大伊山石棺墓、曲阳城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锦屏磷矿旧址、当路王氏宗祠(明)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7]。
非遗
截至2020年底,连云港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人。 [6]
海洋文化
唐代,海州开凿80千米长的官河,沟通运河与海运,使海州港成为繁华的商港、南北货集散的码头和海上补给粮饷的军港,宿城出现新罗人居住的村落。宋代,海州年运销原盐47万石,盐、茶、紫菜、粮、油等大宗商品经海州港口转销,许多新罗人长期侨居海州经商。宋神宗时,朝廷将海州作为与高丽等海外国家来往的四大重要口岸之一,在海州建高丽亭馆接待海外商旅。元、明两代,改漕粮河运为海运,海州港是中转之处,时称海州为“淮口巨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海州云台山设江苏省海关 [119],成为清初四大海关之一。 [3]
风俗民情
- 节庆活动
- 赛龙舟
据传清朝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专门到烧香河和盐河一带观看了龙舟赛。在此之前是叫“凤舟”,乾隆来了以后,改成了“龙舟”。在港城,龙舟是色彩斑斓的,有着健康、权威、长寿、平安的寓意。大家在比赛的时候,除了速度之外,比的还是龙舟之外的功底。 [100]
方言
连云港市有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徐淮片两个方言片区。 [131]江淮官话分布于市区、灌云县、灌南县、东海县南部,使用人口约占连云港人口的70%,是连云港的主体方言。中原官话分布于东海县的北部。 [23]
戏剧
重大事件
-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
连云港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考古界称其为尾矿坝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周长约十华里的古代城址。其城三面环山,东面朝大海,与绍兴古城址环境相同。面海一面筑有半月形城墙,长约1000余米,古城墙现残高尚有十余米。城中已被锦屏山左的磷矿废矿砂所填平,形成方圆十余里、深约20余米的积沙。今露出城中部的当时一高台地尚存,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左右。考古学家在此台地表采集到了大量越国风格的陶片残器,经检测均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印纹硬陶。由此证实这些遗物当属越国无疑。根据史料记载,锦屏山在秦朝建立之前称朐山,又叫琅琊山。秦始皇时期,立为朐县,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立石为秦东门。始皇28年,秦始皇又在山东筑起琅琊台与琅琊邑相呼应。 [134]
- 宋江在海州遭伏击
- 淮海战役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连云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依山傍海,山海相拥,港城一体。拥有2个 [91]国家5A级景区、14个国家4A级景区和近210个风景点,包括孕育古典名著《西游记》的花果山、浪漫神奇的连岛海滨浴场(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全国健康型海水游泳场)因孔子登山而得名的孔望山、喷珠滴翠的渔湾和中国抗日第一山——赣榆抗日山。
连云港市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连云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东海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名书(《西游记》《镜花缘》等)、名“气”(连云港空气质量全国最好)、名井(亚洲第一井)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
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9处,二涧遗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截至2022年12月,连云港市有1项正在申请世界遗产,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3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家 [91],4A级旅游景区13家 [67],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海洋公园、3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湿地公园、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4] [35] [39]
特产美食
播报编辑
截至2022年,连云港市已有12个地理标志商标和12个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有连云港云雾茶、连云港紫菜、灌云大豆、赣榆梭子蟹、赣榆白虾、赣榆大黄鱼、赣榆对虾、赣榆鲳鱼、赣榆虾皮、东海大米、灌云豆丹、朐阳栀子花。地理标志产品有东海水晶、东海大米、东海(老)淮猪肉、灌南金针菇、花果山风鹅、东海西红柿、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双店百合花、赣榆梭子蟹、汤沟白酒、板浦滴醋。 [126]
特产名称 | 特产介绍 |
---|---|
东海水晶 | 东海水晶甲天下。东海天然水晶储量约为30万吨,其质量、储量位居全国之首。2003年,东海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冠名为“中国水晶之都”。东海水晶城为“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是世界重要的水晶集散地。 |
花果山葛藤粉 | 云台山葛藤粉洁白细腻、金星闪烁,温水调匀,开水冲熟,粘稠,呈半透明状,令人望而生津。有解热和降低血糖、化痰生津功能,冲服可治烦热、口渴、喉痹等症。 |
汪恕有滴醋 | 汪恕有滴醋为清朝醋师汪恕有所创,始产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汪恕有滴醋含有多种有机酸和高级醇,有健脾开胃,增强食欲,帮助消化,消毒灭菌及舒筋活络的独特功效。 |
灌南汤沟酒 | 汤沟酒系以传奇灵异的“香泉”水酿制,采撷水谷清华,工艺神妙独特。 |
赣榆夹谷春茶 | “夹谷春”系列茶叶产品,是经中国著名茶学家、评茶大师、博士生导师张堂恒先生的精心指导,采用先进的制茶工艺,用无公害、无污染茶树的嫩芽叶炒制而成。该茶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
赣榆煎饼 | 赣榆煎饼与山东、苏北等地的煎饼,属于同一类食品,但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差别,主要集中在用料、火候、食用技巧等方面。 |
花果山凤鹅 | 花果山凤鹅是孙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区的特产,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相传为中华美食鼻祖-商朝宰相尹隐居花果山下所秘制。 |
花果山云雾茶 | 花果山云雾茶是绿茶类名茶。该茶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儿茶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均较高。 |
灌云豆丹 | 豆丹,学名豆天蛾,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在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温胃之功效。灌云豆丹是天然有机食品,是连云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 |
沙光鱼 | 沙光鱼肉细微,味鲜美,既可红烧,又可做汤,已列入《中国名菜谱》。据《食物本草》载:沙光鱼“暖中益气,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利血脉……”,很有滋补营养价值。 |
对虾 | 对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
山板栗 | 连云港云台山特产板栗,为“红林3号”,通称山栗子。外形整齐美观,褐色外壳,圆鼓光亮。因其世代生于云台仙境,肉实饱满,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钙、磷、铁、钾等成份,营养丰富。与苏州名栗“九家种”并列江苏省第一。 |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年代 | 名字 | 人物介绍 |
---|---|---|
古代名人 | ||
汉朐县伊芦乡(今灌云县伊芦乡)人。楚汉相争时,钟离昧为楚王项羽大将,素与韩信交情不错。 [102] | ||
字子仲。东海朐县(今连云港市西南)人。214年,刘备入主益州,被拜为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其待遇为蜀汉众臣中最高。 [43] | ||
徐福 | 字君房,齐地琅琊(今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人,秦著名方士。 [42] | |
海州人,公元1442年(正统七年)被册立为孝庄睿皇后。 [59] | ||
海州怀仁(今连云港市赣榆区)人,宋代宰相。 [127] | ||
近代名人 | ||
朱璐 | 东海县平明镇平明村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及第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历任邮传部主政,后任太子少傅,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启蒙老师。 | |
沈云沛 | 清末江苏海州人,字雨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工商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邮传部侍郎、署尚书。民国后曾以参政院参政任浦信铁路督办。 | |
许鼎霖 | 光绪八年中举。在清末立宪中,与张謇两人同属立宪派重要活动分子,积极合作,倡导立宪。 | |
卞赓 | ||
字似庵,东海县城北富安村人。民国末任江苏省主席。 | ||
籍贯灌云县板浦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到美国深造,归国后在国民党邮电部门供职,为创建我国的长途电话网做出很大贡献。曾任联合国电讯联盟高级官员。 [40] | ||
汪德昭 | ||
籍贯江苏灌云。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56] | ||
邱心坦 | 1840—1903年,历官副将、检阅使。甲午战争前,随军驻朝鲜。后被袁世凯以才荐为直隶省静海县令。有诗集《归来轩集》。 [103] | |
灌云县新安镇人,抗美援朝烈士。 [129] | ||
王尽美 | ||
江问渔 | ||
汤曙红 | 烈士,1915年出生在沭阳县汤沟镇(今属灌南县),1939年4月组建了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 [124] | |
当代名人 | 彦涵 | |
陈吉余 | ||
一级演员。因主演《冲出亚马逊》《大染坊》而成名,后出演多部优秀影视作品,曾获得过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等奖项。 | ||
徐则臣 | ||
姜志刚 | 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区党委党校校长。 | |
林祥国 | 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60] | |
徐红星 |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现任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45] | |
程津培 | 中国科学院院士,籍贯灌云县。 | |
董家鸿 | 1960年3月出生于灌云县,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7] | |
孙咸泽 | 曾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65] | |
龚翔宇 | 奥运金牌获得者。 [63] | |
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
烈士,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全国“时代楷模”。 |
对外交流
播报编辑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全国文明城市 [25] | 国家卫生城市 [51]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2015)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 [26] |
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 | |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27] | |
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 | 中国十大环境最美旅游城市 |
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县) | |
2012年第九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28] [150] | |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 国家森林城市 [94] |
中国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 | 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成员 [122] |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29]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30] |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31] |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32] |
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87位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102 [33] | 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20年第十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150] |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34] |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地级及以上市) | 2020年-2021年度,获得中国十大心仪之城 [36] |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46] |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第84名 [47] |
拟定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生活类) |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66名 [53] |
2021年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49] | 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 |
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 [66] | 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68]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86-87] |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92-93] |
2025年全国双拥模范城 [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