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元佑中(公元1090年左右),因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公元1094年)章惇为相。惇曾师雍,欲引用伯温。伯温百计避免。徽宗即位,因日食求言,他上书言事,语极恳至。因此更为小人所忌,出监华州西岳庙。后主管耀州三白渠公事,闻童贯为宣抚,出他州避之。宣和末(1125年)出知果州(今南充),由此全家入蜀,任上“请罢岁输泸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蜀人德之。靖康初(1126)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官署驻嘉州),举家迁来嘉州凌云山暂住。其后,迁居嘉州犍为县子云山,后定居于犍为城东大定山(今翠屏山)。除利州路转运使,提太平观,绍兴四年(1134年),卒于利路转运副任上。 [1]
主要影响
播报编辑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出版图书
播报编辑
亲属成员
播报编辑
邵雍(1011—1077)北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 [3]。少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晚居洛阳,反对熙宁新政,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过从甚密。嘉祐及熙宁中,先后被召,不赴。卒谥康节。据《易传》,参以道教思想,建立神秘的先天象数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太极”永恒不变;而万事万物,则依其虚构的《先天图》,循环不已。他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四个时期,逐步退化。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相关遗迹
播报编辑
安乐窝,本洛阳故宅之名,邵伯温入蜀定居,将其犍为城东之寓所命名为安乐窝,旧有邵子祠,今祠已不存,安乐窝之名犹存。 [1]
史料记载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