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邹世昌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上海市
- 出生日期
- 2025-08-14
- 毕业院校
- 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
-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
- 《芯片世界》
- 主要成就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1年被评为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 原 籍
- 江苏省太仓市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1952年,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 [4]。
1953年,进入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学习。
1954年,赴苏留学,前往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学习。
1958年,从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主任、大组长、研究员。
1983年—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9]。
1986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邹世昌于20世纪60年代负责国防重点任务甲种分离膜加工成形部分工作,对技术路线进行优选决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以及离子束材料改性、合成、加工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独创用二氧化碳激光背面辐照获得了离子注入损伤的增强退火效应。用全离子注入技术研制成中国第一块120门砷化镓门阵列电路,用反应离子束加工成中国第一批闪光全息光栅。研究SOI材料并制成CMOS/SOI电路。发展了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并合成了氮化硅、氮化钛薄膜 [2]。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网站显示,邹世昌先后发表文章200多篇 [5]。
- 学术交流
-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备注 |
---|---|---|
2009年1月—2012年12月 | 0.13微米SOI/CMOS工艺平台 | 参与,国家级 |
2014年10月—2018年12月 | 130nm KFZ SOI CMOS工艺平台 | 主持,国家级 [11] |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网站显示,邹世昌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科技进步等14项奖励 [5]。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
1982年 |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
1984年 | 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 |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12] |
1987年 |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
1989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
1990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
1990年 |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
1990年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
1997年 | 离子束增强沉积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七) [10] |
人才培养
- 指导学生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网站显示,邹世昌先后培养博士生30多名 [5]。
- 教育成果奖励
2008年邹世昌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 [11]。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89年 | 上海市劳动模范 |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
2003年 | 上海浦东开发建设杰出人才 | |
2008年 | 中国半导体产业开拓奖 |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协会(SEMI) [5] |
2009年 | 聚焦张江十周年科技领军精英奖 | |
2010年 |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特等奖 [11] | |
2015年11月 | 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个人)一等奖 | |
2021年6月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 [14-15] | |
2021年7月 | 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 |
2021年9月 |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16] |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79年—1980年 | 西德慕尼黑弗朗霍夫学会固体技术研究所客座教授 |
1986年 |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
1992年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1997年7月—2003年7月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2001年7月—2006年7月 |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
2001年7月—2009年7月 | |
2003年7月—2007年7月 | |
2004年7月—2009年7月 | 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2007年7月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科学顾问 |
2009年7月 |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
离子注入技术(IIT)学术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 | |
离子束材料改性(IBMM)学术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 [11] |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邹世昌用行动演绎出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刻苦攻关、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精神,用他的人生轨迹诠释了新时期科学家敢为天下先、勇攀科学高峰的风范,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6]。(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帆评)
邹世昌立志于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和留苏学子。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科学家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出了诸多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杰出成就。他是中国国内离子束研究的先驱,他对提升中国在离子束领域的学术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3]。(上海科技党建评)
人物影响
播报编辑
- 邹世昌院士九十寿辰
2025-08-14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微时光党群工作室举行了邹世昌院士九十寿辰庆祝仪式。党委书记俞跃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帆,党政办公室主任罗琦,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主任董业民,离退休党总支书记贾建才以及邹世昌院士女儿邹家瑾,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