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外文名
-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简 称
- 重庆工程职院
- 创办时间
- 1951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高校
- 学校类别
- 理工类
- 学校特色
- 省属普通专科高校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3] - 主管部门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1]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易俊、院长:张志刚
- 高职专业
- 55个(截至2025年1月)
- 院系设置
- 12个二级教学院部(截至2025年1月)
- 校 训
- 砺苦谨信 惟精弘毅
- 地 址
- 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南北大道南段1111号 [1]
- 院校代码
- 12759
- 知名校友
- 谭仕禄,杨镜璞,刘德忠,张凤舞,刘万波
- 占地面积
- 约 1400 亩(截至2025年1月)
- 教职工人数
- 1000余人(截至2025年1月)
- 学生人数
- 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4000余人,国际教育学生80余人(截至2025年1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学校创办于1951年10月,原校址在重庆北碚沙坝,校名为西南工业部采煤专业学校,隶属西南煤管局领导。
1952年,正式招生,初期规模600人,设高采班、中采班、会计统计班。
1954年1月,学校由天府沙坝迁至重庆沙坪坝区上桥,更名为燃料工业部重庆煤矿学校。
1957年7月,更名为重庆煤矿学校,改由四川煤管局领导。
1966年至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72年恢复办学,在煤矿职工和下乡、回乡知识青中年推荐招收学生。
1977年,按国家计划统一招收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
1982年5月,实行部与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1984年5月起用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1997年3月,更名为重庆工程技术学校,同年8月其主管部门由四川煤管局划转重庆煤管局管理。
1998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试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
1998年8月,煤炭部撤消,学校由重庆煤管局主管。
2001年3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直属重庆市煤炭工业局,开始招收高中后三年制高职。
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认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4]
2025-08-07,学校由重庆市煤炭工业局划转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管理。
200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荣获优秀等级。
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4年,学校整体由沙坪坝区上桥校区、巴南区走马校区搬迁至江津区滨江新城新校区。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5]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
2025-08-07,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揭牌。 [26]
2025年,3月17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拟申请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显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新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8]
图册参考资料 [30]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教学院部,开设9个专业大类55个专科(高职)专业。 [1]
- 专业设置
二级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 | 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
土木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
财经管理与旅游学院 | 互联网金融、会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市场营销 |
资源与安全学院 | 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环境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技术与管理、应用化工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水文与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工程测量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
艺术设计工程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 |
参考资料 [7] |
师资力量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按照“产业发展为导向、专业需求为依托、专兼并举为抓手、共引共用为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持续打造“领军人才+大师能手+科教团队+双师队伍+行业导师+外籍教师”为一体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英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优秀人才61人次。近五年,教师(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国家级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奖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或荣誉37项。(截至2025年6月)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李天和) [8] |
团队名称 | 主要负责人 |
---|---|
采矿专业教学团队 | 吴再生 [9] |
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 | 李建华 [10] |
建筑专业教学团队 | 游晋元 [11] |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 | 李红立 [11] |
地质专业教学团队 | 李北平 [12] |
测量教学团队 | 李天和 [8] |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 | 李明 [13] |
教学建设
- 产教融合
学校主动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坚持“五元协同、需求驱动、分类施策、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发展思路,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牵头成立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重庆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联合组建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通过整合政、行、企、校、园等多方资源,建有重庆市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部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双基地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建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现场工程师班等校企合作班,协同推进“二元三阶四融”“类上班制”“四双三融两贯通”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国家级现场工程师项目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项目1个,省部级现代学徒制项目2个。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群专业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矿山机电 |
国家财政重点建设的专业群专业 | 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
重庆市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 [8] |
重庆市重点建设专业 | 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国家级重点专业 | 通信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微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声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测量技术 |
重庆市级重点专业 | 采矿专业、计算机专业、建筑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地质专业、测量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
序号 | 课名程称 | 负责人 | 时间 |
1 | 李开学 | 2009年 | |
2 | 韩治华 | 2008年 | |
3 | 李天和 | 2007年12月 | |
教指委精品课程 | |||
序号 | 课名程称 | 负责人 | 时间 |
1 | 冯大福 | 2010年 | |
2 | 李北平 | 2010年 | |
3 | 游普元 | 2008年 | |
重庆市级精品课程 | |||
序号 | 课名程称 | 负责人 | 时间 |
1 | 陈雄 | 2011年 | |
2 | 程琳 | 2010年 | |
3 | 《矿山机械电气控制与维护》 | 李明 | 2010年 |
4 | 范奇恒 | 2009年 | |
5 | 刘铭 | 2009年 | |
6 | 游普元 | 2008年 | |
7 | 刘其志 | 2008年 | |
8 | 李开学 | 2008年 | |
9 | 韩治华 | 2007年 | |
10 | 贺英魁 | 2006年 | |
11 | 陈光海 | 2004年 |
- 教学成果
2014年,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
2018年,获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第三届体育工作成果奖(体育文化类)二等奖。 [14]
2018年,获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该校联合重庆市勘测院共同申报的项目《依托西南山区典型测绘项目,探索信息化测绘特色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荣获一等奖。 [15]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22]教师获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 [1]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近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重庆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1]
合作交流
- 对口支援
- 政企校合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组建了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现场工程师班等校企合作班。 [1]
-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持“战略引领、系统布局、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国际化办学思路,在东盟、中亚、非洲布局海外办学机构,创新构建“三主体、四要素、三功能”高职国际合作CEC(College-Enterprise-College)育人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成重庆高职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俄智能制造国际学院、重庆首个国家级鲁班工坊一坦桑尼亚鲁班工坊、中泰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中乌职业教育联盟等国际合作平台10个。获批教育部及重庆市国际化项目24项,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134个,其中4个专业标准纳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累计培养各类留学生1500余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200余名。获得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卓越奖银奖、重庆市外事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24]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技创新
学校聚焦重庆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坚持“产业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为平台、应用技术创新为主体、有组织科研范式改革为抓手”科研创新发展思路,打造“创新平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服务机制”科技创新体系。建有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工程技术中心等12个省部级科创平台。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69项,其中部级项目5项、重庆市重大重点项目28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授权专利1900余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24件、国家发明专利530件,孵化科技型企业16家,开展横向技术攻关项目1349项。(截至2025年6月) [1]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截止到2012年,学院获重庆市安全科技成果奖二、三等奖,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其中,机械学院卢建波老师主持的《煤矿安全高效钻凿瓦斯抽放孔的ZDY-750型液压钻机研制与应用》荣获二等奖,该研究项目开发了全液压钻机开孔定位系统及轻推开孔技术,马达负载与推进力自适应技术,自动防卡转等技术,并在重庆能投集团,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下属煤矿以及民营煤矿中推广使用。矿环学院杨春老师主持的《瓦斯抽采封孔新工艺》荣获三等奖。 [6]
截至2025年1月,2020—2024年,学校累计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69项,其中承担教育部科研项目7项、重庆市级重大重点项目28项。在宗申集团、忽米科技、长安汽车、中船重工重庆齿轮等企业建成博士、教授企业工作站30余个,累计开展企业技术攻关1191项,年均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超过1700万元。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牵头1项)。授权专利1903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24件,国家发明专利530件。产出高水平论文490篇,其中SSCI/SCI/EI检索论文34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4篇。 [24]
2025-08-07,学校完成的《混合驱动智能假肢技术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3]
- 专利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0余万册、电子图书70余万册,电子期刊40余万册,并建有资源丰富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平台。 [1]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标志在外观上保留了原校徽的基本外形,中心的“杜鹃花”是校花,代表了不断向前,顽强拼搏,积极进取。花心中间的“1951”为学校创建时间,代表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沿革。整个图形用天蓝色,突出工程专业的科技感。整体设计简洁、美观、制作方便,适合用于学校的各个领域。 [17]
- 卡通形象
2025-08-07,为弥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鸿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生的话语表达特点,由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操刀,以学校特色专业标志性形象“矿灯”和“圆规”为主体结构,推出了官微虚拟代言人“工小程”卡通形象。 [18]
“工小程”系列商标包括工小程文字和工小程图形等两类4个商标,主要用于教育培训、广告、广播和电视节目制作、书籍出版和教育展览等。 [19]
- 校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很广泛。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中国以杜鹃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著称,中国是杜鹃花资源的宝库。
杜鹃花多产于高海拔地区,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易栽培。这些特性与我校“艰苦、高危、野外”等特点不谋而合。同时,杜鹃花在我国四川盆地、云贵地区分布最多,是煤矿附近常见的花卉种类,这也同我校特色专业有着不解的渊源。 [17]
精神文化
- 校训
砺苦谨信 惟精弘毅
砺苦,诗曰:“贝尝砺苦方成珠”。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面向工作第一线培养的人才,吃苦耐劳、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品格,是首要的素质,也是他们成才的优势。 谨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谨是讷言敏行,是严谨,信是诚信。在各种复杂的工作场所,技术人才按照操作规程严谨行事,多力行、少巧言,在行事中又以诚信为本,忠信笃敬、止于至善,才能真正成为有职业操守的人。
惟精,惟精惟一,用功精深。追求技术的精良、高效、乃至卓 越,应该是技能型人才贯穿一生的目标。取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弘毅,宽宏,坚毅;刚强,勇毅,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取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朱熹集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16]
- 学校精神
学校本身是煤炭行业学校,传承了历史。1.开拓。煤炭工业是中国工业的起步行业,也是学校的历史基点。立足起点,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领域是我校发展的方向。2.务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是工程人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3.奋斗。吃苦耐劳、坚韧奋斗,是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工程专业人才共有的优秀品质和人格追求。4.奉献。燃烧自我、奉献自我,是煤的精神,也是教师的崇高品格。传承这一品格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16]
- 校风
和谐敬业 求真务实
和谐敬业,是指学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每个人都能健康愉快的工作和发展,富有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人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并热爱自己的岗位和职业。
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16]
- 教风
德正学高 兼容并包
德正学高,是指品行正直高尚,知识渊博,博学多才。
兼容并包,是指教师既要对各种学术、思想有包容性的学习态度,又要对学生包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真理进行包容性地探求,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试错。 [16]
- 学风
立身笃行 见贤思齐
立身笃行,是指作为一个人要立志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并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去实践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见贤思齐,意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学校荣誉
播报编辑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1年7月 | 该校“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21]”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2023年7月 | 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5] |
-- | 全国教育系统、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煤炭系统突出贡献奖 | |
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 | |
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 | |
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 |
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50强 | |
获得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 |
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 |
重庆市文明单位 |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 | |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示范基地 | |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 |
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1] |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事件
播报编辑
2025-08-07,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学生科科长、团总支书记江希和几名带队老师带着同学们组成的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两岔村的村民们一起完成清淤工作。 [31]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上床下桌
4人间、6人间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800/学年
门禁
校园环境
否
3个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