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 外文名
-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Vocational College
- 简 称
- 农经学院(AEVC)
- 所在地
- 牡丹江市
- 创办时间
- 1958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高校
- 学校类别
- 农业类
- 学校特色
- 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
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展开 - 主管部门
- 黑龙江省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时林、院长:姜桂娟
- 高职专业
- 45个(截至2025年5月)
- 院系设置
- 7个系部(截至2025年5月)
- 校 训
- 诚信、勤恳、敬业、创新
- 校 歌
- 《我们可爱的校园》
- 校庆日
- 6月22日
- 地 址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
- 院校代码
- 12910
- 主要奖项
- 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19年)
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2021年) - 占地面积
- 1265000 m2(截至2025年5月)
- 教职工人数
- 535人(截至2025年5月)
- 学生人数
- 10895人(截至2025年5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1949年10月,佳木斯市荣军干部学校创办,隶属于黑龙江省民政厅,实行军事编制。 [37]
1951年12月,更名为佳木斯荣军速成中学,执行教育正规化、管理民主化、专业职业化的教育方针。 [37]
1956年6月,由省国营农场厅接管,合并齐齐哈尔农业经济干部训练班,更名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经济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中专农业会计、统计学生。 [37]
1958年10月,佳木斯农业经济学校迁址牡丹江市郊温春镇南(温春大桥东南侧);同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经济学校基础上,由黑龙江省佳木斯农校园艺专业、北安农校农学专业、齐齐哈尔畜牧兽医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调整到学校,建立东北农学院牡丹江分院,时为高、中等两部制,挂东北农学院牡丹江分院和附设农业学校两个牌子,设农作物、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四个专业,各一个班,会计专业两个班,有学生348人,教职工53人。 [35-36] [38]
1959年7月,宁安县农业大学并入学校。 [38]
1962年8月,撤销分院,改为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黑龙江省温春农业学校,隶属省农业厅,将原农学、畜牧、兽医专业的83名学生转入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尚志县农校的90名学生及省干部学校的124名学生并入学校。 [35-36]
1966年后,学校遭到严重破坏。 [35]
1968年6月,下放牡丹江地区,学校与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牡丹江农业机械研究所、牡丹江地区园艺学校合并,组成牡丹江地区农业“五·七”公社;同年7月,655名在校生全部毕业,学校停止招生。 [35-36]
1970年6月,牡丹江地区农业“五·七”公社解体,恢复黑龙江省温春农业学校。 [35]
1971年,恢复招生。 [35]
1978年7月,学校隶属于省农业厅,更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 [35-36]
198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中专之一。 [35]
1984年,增设大专班,时中专设农业经济、农学、经济作物、养蜂4个专业,学制2年,大专设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2个专业,学制2或3年。 [36]
1995年,更名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学校,由省农牧渔业厅主管。 [39]
2002年2月,撤销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学校建制,成立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37]
2008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41]
2011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41]
2017年8月,被评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40]同年12月,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 [42]
2019年6月,被评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43]同年7月,被评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45]8月,转隶省教育厅; [1]12月,被评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44]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5月,学院设有7个系部,开设高职专业45个。 [1]
教学系部 | 高职专业 |
---|---|
经济管理系 |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工程造价、大数据与会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信息工程系 | 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智慧农业系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风景园林设计、水利工程、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
动物科技系 | 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医疗技术 |
食品药品工程系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健康管理 |
机电工程系 |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
人文艺术系 | 新闻采编与制作、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广告艺术设计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 |
参考资料: [2-9]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院有教职工535人,专任教师399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团队3个、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级团队17个,入选农业农村部“名师名课”项目1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级名师(优秀教师、思政名师等)2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许纪发 |
全国农职教育名师 | 许纪发、张春凤、李凤玉、姜鑫、邰连春、杜兴臣、张艳红、杨念福、姜桂娟、聂洪臣 |
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 | 李凤玉、王晶 |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 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 职场口才课程思政团队、模拟导游课程思政团队、焙烤制品加工课程思政团队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电子商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 姜桂娟 |
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 尚明娟、刘玉兵 |
省级教学名师 | 薛永三、冯永谦、于桂萍、聂洪臣、邢立伟、闫瑞涛、吴英、许纪发、柴方艳 |
省级青年教学名师 | 童淑媛、尚明娟 |
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能手 | 王晶、杨玉荣 |
省级教学新秀 | 刘玉兵、张学栋、范学伟 |
省级师德名师 | 冯永谦、高雅杰、史洁、耿沙沙、王海龙、朱显明、马洪武、孟婷婷、姜明明、刘立涛、杨丽敏 |
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范学伟动物疾病检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泉中国画艺术工作室、滕井胜宠物疾病诊疗大师工作室、邢立伟农经科技工作室、周忠宝农业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室 |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省级教学团队 [10-19] [24-25]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院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获批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0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课程11门、省级课程50门;入选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有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3个。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高水平骨干专业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药制药技术、关务与外贸服务 |
国家级重点专业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畜牧兽医、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等 |
国家级学徒制试点专业 | 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 |
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 |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
国家级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
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 中药制药技术 |
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 | 春小麦栽培技术、农产品营销、大豆栽培技术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职场口才、模拟导游、焙烤制品加工 |
国家级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智慧运营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 对俄农业技术示范基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植物组织培养繁育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 现代农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 |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 |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 食品分析与检验、中药制药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软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关务与外贸服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
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药制药技术、关务与外贸服务 |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 |
省级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 |
省级中高职衔接贯通试点专业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大数据与会计、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
省级高本贯通试点专业 | 农业经济管理、作物生产技术、畜牧兽医 |
省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 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乳制品生产技术.、中药鉴定技术、冰雪奇缘-东北冰雪旅游资源与文化、商品实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及农资营销、大豆栽培技术、农产品物流管理、甜品达人攻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贸易实务、农产品经纪、有话好好说——职场新人口才攻略、中药炮制技术、管理会计、农村会计实务、萌宠养成记、商务礼仪、实用中药、神奇的蜂产品、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化学分析操作技术、农产品及农资营销 |
省级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药品生产GMP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农村财务核算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米旗烘焙工坊 [19-23] |
- 学生成绩
2020至2021年度,学校学生在中国国际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银奖1项、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省级银奖11项、省级铜奖9项,在“挑战杯”决赛中获国家级2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其他赛项中获省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3项。 [20]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生获省级以上比赛奖励400余项。 [1]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 [1]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周边农业市(县)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30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与牡丹江市及四县两区、甘南、宾县等九个地方组织部门共招、共育、共管。 [1]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借鉴台湾大仁科技大学课程建设理念并将其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入学院的课程建设中,共建宠物养护与诊疗实训中心;对接悉尼协议国际标准,基于OBE理念,建设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开发课程国际化教学资源和双语课程,加入鲁班工坊联盟,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国际交流联盟,上线国际化课程;与韩国南首尔大学是友好大学,开展专本硕衔接学历教育项目,实现“2+1+2+2”模式的联合培养;通过“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助推计划”平台合作培养学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孟加拉留学生专本衔接项目,互为教学实践基地;成立俄速通跨境电商学院,建成跨境数字贸易综合实训中心。 [1]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试点项目,入选教育部“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助推计划”,主持完成澳大利亚培训包“农村商业”编译工作;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农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国际交流200余人次;加入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学堂在线课程联盟;主体承建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与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南首尔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实施“学生海外经历”计划,支撑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项目,建立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韩国青云大学、台湾美和科技大学3个师资培训基地。 [20]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涉农类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4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食用菌协同创新中心、绿色食品分析检测中心、农业技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22] |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 食用菌综合试验站、苹果综合试验站、水稻综合试验站、蜜蜂综合试验站 [20] |
国家级科普基地 | 蕈菌文化与科普展馆 [26]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农产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动物健康养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 [22]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寒地果树省级重点实验室 [20] |
省级科普基地 | 蕈菌文化与科普展馆、中药慧馆 [20]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携手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等,承担粮食丰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7个,推进技术成果转化等示范项目10项,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1个,获省农业科技进步奖19项。 [1]
2021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选育大豆新品种2个、水稻新品种2个、玉米新品种7个;开展院级自然科学类立项25个,主持1项、参与6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引导项目,获得省科技厅专项经费24万元。 [27]
截至2021年6月,“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获专项科研经费206万元,课题结题率、项目完成率均为100%;校企合作培育作物新品种8个、食用菌新品种4个,联合开展横向课题6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972篇,获得国家专利21项。 [28]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文献76万余册,生均90册,现有报纸87种,期刊489种;过刊资料保留完整,最早的文献为1953年文汇报合订本;已经购进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八个专辑、十个专题的数据以及食品、农学、经贸和机电四个方面博硕论文数据库。 [29]
文化传统
播报编辑
形象标识
- 学校校徽
- 学校校旗
精神文化
- 学校校训
诚信、勤恳、敬业、创新 [32]
- 学校校风
质朴严谨、明德正行、乐学善思、求新务实 [32]
- 学校精神
团结进取、自强不息、甘于奉献、追求卓越 [31]
- 学校校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书法社、街舞社、英语社、领土乐队、散打社、轮滑社、乒乓球社、吉他社、棋牌社、动漫社、畅响演绎社、滑板社、篮球社、排球社、足球社、跆拳道社、大学生合唱团、汉服社、甜品达人社等学生社团42个,开展了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阅品书香”活动、“匠心苔情”活动等学生活动。 [20]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时林 |
院长 | 姜桂娟 |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丛培鑫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周淑香、聂洪臣、栾吉斌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杨喜林 |
参考资料: [34]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3年7月 | 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47] |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