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外文名
- Yunnan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简 称
- 云交院,云交职
- 所在地
- 昆明市
- 创办时间
- 1952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 学校类别
- 理工类
- 学校特色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
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2017年)
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
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项目(2015年) - 主管部门
- 云南省
- 现任领导
- 蒋业华(党委书记)、晏杉(院长)
- 高职专业
- 44个(截至2025年1月)
- 本科专业
- 1个 [34](云南省高本“3+2”贯通培养项目)
- 院系设置
- 12个二级学院(截至2025年1月)
- 校 训
- 弘德精技、润泽交通 [33]
- 校庆日
- 4月18日
- 地 址
- 呈贡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大学城
普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路89号
高新校区:云南省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金铺街道办高登街2502号 [35]
龙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石碑村399号
吴井桥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路太乙桥29号 - 院校代码
- 12357
- 主要奖项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2年5月)
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2022年5月)
云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22年5月) - 在校生人数
- 18000余人(截至2025年1月)
- 教师人数
- 1088人(截至2025年1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学校前身
- 云南交通学校
2025-08-07,昆明交通技术学校创建,校址在昆明市西郊小团山。
1953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云南省昆明交通学校。
1956年6月,更名为云南省公路工程学校,设公路桥梁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
1959年7月,云南省公路工程学校更名为云南交通学校,设公路与桥梁、汽车技术使用与修理两个专业,学制分为四年和两年。
1961年9月,云南省交通学校、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合并组建云南省第二工业学校,校址在昆明西郊小团山。
文化大革命后,学校被迫停办,教职工下放到思茅劳动,校舍被云南汽车厂占用。
198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7月,学校由小团山迁往昆明西郊观音寺新建校舍。
- 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大学
1975年7月,云南省公路工程局721工人大学建立。
- 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
1965年,云南省交通厅干部培训班在昆明市太乙桥成立,是全省交通系统培训干部的一所成人高校。
1966年,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迁往交通厅安宁农场,后撤销停止办学。
1971年,学校由安宁迁往市区吴井桥,干部班恢复办学。
1974年,经省交通局批准,在干部班的基础上成立省交通局干部学校。
1979年,云南汽车修理技工学校建立,地点在昆明市小团山。
1984年,经省教育委员会和省电视大学批准,学校在开展各种短期培训班的同时,开始举办学历教育班,招收电大专科和职工中专学员。
1987年,云南省政府将云南汽车修理技工学校撤销。
- 云南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内成立云南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同年底,经交通部中等专业学校同意,成立交通部中等专业学校云南分校。 [15]
- 云南省化工学校
1959年,云南省工校与昆明市工校化工类专业合并,正式成立云南省化工学校。
1962年,省机械学校、轻工学校、电力学校、化工学校合并成立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
1965年,从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分出轻工、化工专业成立云南省第三工业学校,原校址昆明市席子营。
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学校被迫停课,教职工下“五,七”干校。
1979年,恢复建校,暂在昆明市晋宁县“云南省小合成氨技术培训学校”招生办学,隶属于云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
1981年,从晋宁县迁到昆明市呈贡县办学,更名为“云南省化工学校”。 [23]
合并组建
2004年12月,学院优秀通过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7年8月,学院成为云南省首所国家重点支持的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
2012年4月,学院举办了建校60周年庆典。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借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4-5]
2013年5月,学院特色通过了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5年,学院成为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项目立项学校之一,获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共建单位)。12月,学院加入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轨道交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联盟。
2017年,学院成为云南省优质高职建设院校,同年再次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8年,学院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成为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 [3]9月30日起,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原所属事业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隶属关系调整为省教育厅所属事业单位。
2019年3月,学院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加入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 [54]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1月,学院蝉联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6-7]
2020年7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复,云南省化工学校与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一体化办学,成立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龙城校区。 [8]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39]11月,学院入选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9],获批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1]
2022年4月,学院加入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 [19],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成为云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 [1]10月,云南省化工学校正式并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2]被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确定为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 [24]
2023年7月,牵头成立云南省数字创意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5],入选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 [41]
2024年1月,学校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职业教育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院校。 [40]
2025年7月,云南省教育厅按照高校设置有关规定及要求,对整合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资源设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公办,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事项向社会公示。 [68]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办44个高职专业。 [1] [34]
专科专业 | 本科专业 | 衔接高校 |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土木工程 | 云南农业大学 [34] |
学院 | 专业 | 校区 |
---|---|---|
公路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呈贡校区 |
工程测量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
工程造价(公路工程方向) | ||
建筑材料工程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
市政工程技术 |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
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中俄3+0合作) | ||
道路养护与管理 |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 ||
测绘工程技术 | ||
建工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实力现代学徒制) | 呈贡校区 |
建筑工程技术 | ||
工程造价(实力现代学徒制房建方向) | ||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BIM技术) | ||
汽车学院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呈贡校区 |
汽车营销与服务(同济中德项目) | ||
新能源汽车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
汽车智能技术 |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 | 高新校区 |
审计 | ||
经济信息管理 | ||
连锁经营管理 | ||
市场营销 | ||
网络营销 | ||
人力资源管理 | ||
工程机械学院 | 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 | 呈贡校区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
飞行器维修技术 |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
轨道交通学院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呈贡校区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 ||
空中乘务 | ||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
物流学院 | 物流管理(同济中德项目) | 呈贡校区 |
物流工程技术 | ||
道路运输与路政管理 | ||
报关与国际货运 | ||
交通运营管理 | ||
信息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同济中德项目) | 高新校区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呈贡校区 | |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高新校区 | |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方向联想班) | 呈贡校区 |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联想班) | ||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中俄3+0合作) | ||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方向科大讯飞班) | ||
通信技术(中兴5G技术方向) |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兴5G技术方向)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同济中德项目) | ||
文理学院 | 文秘 | 高新校区 |
行政管理 | ||
商务英语 | ||
供用电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呈贡校区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济中德项目) | ||
应用泰语 | 高新校区 | |
休闲服务与管理 | ||
艺术设计学院 | 人物形象设计 | 高新校区 |
首饰设计与工艺 | ||
动漫设计 |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
环境艺术设计(同济中德项目) |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
影视多媒体技术 | 呈贡校区 | |
食品加工技术 | 高新校区 |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
摄影摄像技术 | 呈贡校区 | |
化工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 | 呈贡校区 |
分析检验技术 | 呈贡校区 [34] |
师资队伍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088人。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1人、教学名师7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1人。 [1]
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杨金华 |
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 | 秦溱 [57] |
全国优秀教师 | 尹雪倩 [38]、张杰 [59] |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 李昆华、宋炯 |
云南省教学名师 | 晏杉、许小宁 |
云岭教学名师 | 杨金华、晏杉、张爱山 |
云南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青年技术骨干 | 秦溱、单喆煜、和鑫、梁腾、谭浩、张力丹 [62] |
云南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专业团队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团队 |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专业团队 | |
参考资料: [13-14] [20] 备注:名单不全 |
序号 | 名称 | 负责人 |
---|---|---|
1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杨宏进 |
2 | 工程机械运用教学团队 | 张爱山 |
3 | 物流管理教学团队 | 许小宁 |
4 | 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团队 | 晏杉 [42-43] |
5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8个、省级骨干专业9个,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确定的交通运输示范专业4个;获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在线精品课程8项;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生产实训基地3个;主持申报国家教学资源库3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 [1]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国家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8个,云南省级重点(示范、特色、骨干)专业9个;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3个、交通部支持建设的专业1个、省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云南省级精品课程23门,云南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2个;国家级双师基地2个,国家级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云南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云南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云南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6个,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主持的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3] [24] [44]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重点专业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 |
汽车运用技术 | |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
会计 |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
物流管理 |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工程机械再制造实训中心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中心 |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 | |
国家级双师基地 | 电子信息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道路运输“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 |
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云南省级重点(示范、特色、骨干)专业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技术 |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 |
会计 | |
物流管理 | |
云南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
工程机械绿色维修与再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 |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 |
云南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道桥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建筑工程技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
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 汽车学院校外实训基地 |
汽车学院校内实训基地 | |
工程机械实训中心 | |
妙高寺实训基地 |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 |
云南高水平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 |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及专业群 | |
智能交通专业及专业群 | |
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 | |
云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 | |
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 |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 |
物流管理 | |
云南省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 摄影摄像技术(民族文化影像传播) |
参考资料: [10] [24]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桥梁下部施工技术、公路勘测设计 [58]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24] |
全国道桥精品课程 | 桥梁下部施工技术、公路勘测设计 |
教指委精品课程 | 智能监系统与技术、柴油机电系统检修、汽油机电系统系统检修、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应急修理、公共关系、管理学原理和方法 |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 |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检修、公路勘测设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公关礼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8]、工程机械操作与维护、轿车电气系统检修、工程力学与应用、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机械液压系统故障、道路工程制图、汽车音响改装与检测、现代企业管理、车载网络原理和检修、工程机械电控柴油机修检、汽车维护、岩土工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 |
云南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 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技术基础、Java程序设计、工程机械管理、应用力学、建筑工程计量计价与软件应用、集装箱运输实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 [20] |
云南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 | 创新创业分级能力提升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
- 教学成果
在2021年云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决赛,学校共获 3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021年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2个金奖,6个银奖,6个铜奖。承办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5个作品推荐参加国赛。 [3]
截至2022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出版云南省优秀或精品教材10本,国家和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2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共40项。 [1] [3]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获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9本,获2022年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 [1]
名称 | 类别 |
---|---|
“走出去 引进来”服务“一带一路”高职交通类院校国际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22年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 [36] |
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信息化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信息化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 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
“走出去 引进来”服务“一带一路”高职教育国际化新路径探索与实践 | 2022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2022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工程机械类专业校企协同“一 标准三核心九共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22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提师能 铸师魂:聚焦课堂革命的教学能力大赛体系建构与实践 | 2022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37] |
城市轨道交通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程机械管理〉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工作过程的桥梁施工虚拟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 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汽车专业“前厂后校,任务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 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导向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4] |
-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学生获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银奖;获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12项,铜奖10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铜奖三项。 [1]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与科大讯飞、联想、中兴、南方测绘、实力集团等企业成立了5个产业学院。 [1]
- 对外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在泰国设立了两所分校,入选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百千万计划”,成为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教强强合作旗舰项目”。在万(荣)—万(象)高速公路建立了境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1]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5个省级科研经济实体;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生产实训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科技创新团队(培育)1个。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公路工程智能检测运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交通安全心理运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云南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公路工程智能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交通安全心理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云南数智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46] |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机械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研究中心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道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培育) | 云南省教育厅高原山区公路智慧养护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培育) | 云南省教育厅公路工程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智能诊断科技创新团队 |
院级协同创新中心 | 工程机械系列产品技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
云南省交通安全心理协同创新中心 | |
其他科研机构 | 云南省交通勘察设计院 |
云南省交通土木工程检测研究中心 | |
参考资料: [6] [21]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19篇(核心刊物25篇,其中第一署名SCI4篇,通讯作者SCI1篇,第二署名SCI3篇),专著8部,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 [26]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08项,其中,国家级厅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立项60项,院级课题146项;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1117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云南交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 [3]
2018年,学校年度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4名,为7977万元;2018年度科研社会服务总经费排名全国高职院校第9名,为8040万元。 [11]
2020年,学校取得学术专著3部、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43项。其中2017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于2020年度获得授权。 [3]
科研项目 | 奖项 |
---|---|
高速公路土石混填及固体废弃材料路用关键技术研究 | 2018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客运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测评系统 | 2017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7] |
云南省客运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心理素质条件研究 | 2016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50] |
高原山区高湾坡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桥梁(桥面的连续) | 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公路数字化地面模型(DTM)应用研究 | 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山区隧道灾害预警集成技术与集成设备研究与应用 | 201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4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
道路交通事故心理援助 | 2014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4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思茅-澜沧公路桥梁抗震技术研究 | 2014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高分子复合改性沥青 | 2013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云南省交通运输(公路)工程人及费定价机制研究 | 2012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珠街-广南-法利-西林二级公路 | 2012年云南交通优秀设计奖 2012年云南交通优秀勘察奖 |
施甸至孟定二级公路链子桥至琳清线 | |
超长灌注桩承载性能实验研究 | 2011年云南交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4053.2平方米,拥有藏书约114万册(包含电子图书)、阅览席位1300余个、电子阅览室200多个席位;开通使用包括超星、维普、博看等多个数据库。 [27] [45]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释义:
(一)学校源于路桥,兴于路桥,强于路桥,路和桥是学校的根本,也是学校精神的寄托。
(二)“路”和“桥”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最初手段,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对话、最后和谐相处的媒介,是人类交通建设的开端。
(三)校徽由一条公路延伸而成的桥梁通向远方,高高的桥梁代表着交通教育者顶天立地的正气、交通建设者开天辟地的勇气和全体交通人改天换地的志气。支撑桥梁的是中国典型桥梁“拱桥”的桥墩,寓意着一代又一代师生默默奉献,用坚实的臂膀为云南乃至全国的交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的“铺路石”精神。
(四)校徽内“道桥”和“蓝天”由拼音字母“YJ”变形而来,代表着是“云交”二字。整条道路弯曲成一个英文字母C的形状,是交通英文翻译“Communications”的首字母。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蓝两色,中央印有学校徽志及中文校名。
社团文化
- 校训
弘德精技、润泽交通
“弘德”出自《华阳国志》:“恢弘德教,养廉免耻。”弘德,意思是弘扬德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弘德意味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校。
“精技”,“精”即精于、精湛;“技”即技术、技能。精技既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体现学校重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精究技艺、精通技术、精炼技能。同时,“精技”还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润泽”,“润”即聚集、聚合;“泽”即恩德或恩泽。润泽一词寓意着滋润、滋养,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栽树》:“时时灌溉,常令润泽。”
“交通”出自《易经·泰卦》。其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万物大“通”之时。同时,立足交通也是学校办学的定位,是学校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大通道建设,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实践要求。 [33]
- 校园活动
2025-08-07,中国男子足球队在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训练,备战2018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40强赛。
校区情况
播报编辑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有呈贡、普吉、吴井桥、龙城校区,共占地745亩,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高新校区占地277亩,另租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95亩。 [28]呈贡校区为主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万青路2056号,普吉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普吉路89号,高新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金铺街道办高登街2502号。 [35]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蒋业华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晏杉 |
党委副书记 | 李云贵、贺斌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刘丽丽、李景云、周舟、安四明、赵一瑾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周诚 |
参考资料: [12] |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呈贡校区位于昆明新城雨花片区,东临市委党校,西靠云南民族大学,南有云南大学,北临昆明理工大学。学院处于山地丘陵上,中间高,四周低,规划建设用地593亩,其中绿化占地面积为209940.2平方米,绿地率约为50.1%。
在不到3公里的校园道路上有高速公路管理模式、有停车场管理、交通引导系统等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直接作为学生实训教学场地,也可用于日常学校校园道路管理。在学校里铺设高级路、次高级路、中级路、混凝土路、弹石路、沙石路,还有包括人行道在内的城市道路中的石板路、花岗岩路、地砖路、彩色路等,一校之中可观云南各种路面形式。
- 体育馆
新、老校区有运动场馆总面积61314.1平方米,其中体育馆与训练馆8810平方米。标准田径场2片。呈贡校区有天然草足球场1片;新校区有通过中国田径协会验收的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人造草皮足球场1片,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教学场地23片。 [29]
-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基地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总占地约800平方米。该项目模仿船舰造型建设,民用航空飞机已就位,整体造型优美而不失霸气,成为学院新地标的同时,也是校园内众多同学争相拍照的“网红打卡地”。 [30]
知名校友
播报编辑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荣誉 |
---|---|
2017年3月 | 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63] |
2017年5月 | 云南省2016年度十大法治校园 [51] |
2017年6月 | 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52] |
2018年9月 | 2018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53] |
2019年6月 | 201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55] |
2019年6月 | 201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55] |
2020年11月 | 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60] |
2020年12月 | 2020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贡献奖 [64] |
2023年9月 | 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7年) [61] |
2024年1月 | 云南省节水型高校 [56] |
2025年1月 | 2024年度昆明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49] |
2025年3月 | 2024年度公路领域专业能力评价优秀实施机构 [48] |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八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住宿费600元/年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4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