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腿有什么好处| 4月19号是什么星座| 精分是什么意思| 卵巢囊肿吃什么药好得最快| 皮秒是什么| 天蝎座的幸运色是什么| 查心电图挂什么科| 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 ct能检查出什么| 脾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什么是早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什么意思| h的大写字母是什么| 霸王龙吃什么| 蜜糖冲水喝有什么功效| 现在开什么实体店赚钱| 钯金是什么金| 奖励是什么意思| 甲沟炎吃什么药| 漏尿挂什么科| 副总经理是什么级别| 吃什么上火| 牛仔裤配什么鞋好看| 与虎谋皮什么意思| 知心朋友是什么意思| 十二生肖叫老大是什么生肖| 五百年前是什么朝代| 妲己属什么生肖| 乌龙茶属于什么茶| 胃间质瘤是什么性质的瘤| 纣王叫什么名字| 梦见掰玉米是什么意思| 金枝玉叶什么生肖| 为什么13周不让建卡了| 身份证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丸吞是什么意思| 胸透是查什么的| 女人梦见自己掉牙齿是什么征兆| 地心引力是什么意思| 梦见大风大雨预示什么| 什么是湿气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什么| 什么是头寸| 脾大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婕字五行属什么| 肌酐测定是查什么| 眼屎多用什么眼药水好| 女人补肾吃什么药| 转氨酶异常有什么症状| 1955年属什么| 情结是什么意思| 精子是什么| 92年是什么年| 孕囊形态欠规则是什么意思| 吃灵芝有什么好处| 黄体破裂什么症状| 肾阳虚有什么症状男性| 缺镁吃什么食物补充最快| 肾窦分离是什么意思| 黑眼圈看什么科| 学姐是什么意思| 肺积水是什么病| 肺部结节挂什么科室| 1948年属什么| 婳是什么意思| 甲醛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久站腿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促甲状腺高会导致什么| 姑息什么意思| 先下手为强是什么意思| 方方土是什么字| 欣字取名什么寓意| 什么心什么力| 欧诗漫适合什么年龄| 人民币用什么材料做的| 什么是sp| 血压太低会有什么危险| sp是什么| zorro是什么牌子的打火机| 日常是什么意思| 27属相是什么生肖| 煞星是什么意思| 眼睛雾化的作用是什么| 牡丹是什么季节开的| 跑马是什么意思| 耳朵痒是什么原因| 男生一般什么时候停止长高| pop是什么| 尿常规白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山楂和什么一起泡水喝| 小孩手麻是什么原因| 女生喝什么茶好| 玉兰花什么时候开| 血糖高的人能吃什么水果| 行房出血是什么原因| 失眠看什么科最好| d二聚体是什么| 炖鸡汤用什么鸡|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什么意思| 肛裂用什么药| 晚上7点到9点是什么时辰| 属牛和什么属相相冲| 阿胶什么人不能吃| 食糜是什么意思| 误喝碘伏有什么伤害吗| 青年节是什么生肖| 1984年属什么生肖| 梦到自己掉牙齿是什么预兆| 田共念什么| 2 26是什么意思| 白血球高是什么原因| 蚊子咬了为什么痒| 疗愈是什么意思| 小孩的指甲脱落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双修| 柚子是什么季节| 黄水疮用什么药膏最快| 土猪肉和普通猪肉有什么分别| 什么是远视眼| 11月27号什么星座| 今天拉警报什么意思| 便溏吃什么药| 婴儿黄疸母亲忌口什么| 电解质是什么意思| 迷茫什么意思| 印度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玫瑰花茶和什么搭配好| 喜欢吃冰的是什么原因| 什么情况下血压会升高| 回光返照是什么意思| 米田共是什么意思| 头皮毛囊炎用什么药| 二月十九是什么星座| 大便水状是什么原因| 血糖高注意什么| 狗皮肤病用什么药| 脾切除后有什么影响和后遗症| 孕妇不能吃什么水果| 刘亦菲是什么国籍| 痔疮的表现症状是什么| 8848是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狗咬我什么意思啊| 产后42天挂什么科| 遍布是什么意思| 天德是什么生肖| 海啸是什么| 什么头什么脑| 屎壳郎的学名叫什么| 什么药通便最快| 清洁度三度是什么炎症| 生肖羊和什么生肖相冲| 吃榴莲有什么坏处| 女性私下有苦味主要是什么原因| 豇豆是什么| 玉女心经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和别人吵架是什么意思| 红薯什么季节成熟| 肝风内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容易水肿是什么原因| 同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学解释什么叫上火| 没有什么| 及笄是什么意思| 腊月是什么生肖| 带状疱疹不能吃什么东西| 5月13号是什么星座| 吃饭出汗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会打雷闪电| 澳大利亚位于什么板块| 禁欲系是什么意思| 得艾滋病的人有什么症状| 湿疹和荨麻疹有什么区别| 心脏右边是什么器官| 血脂高看什么科|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补得快| 小月子吃什么好| 麦昆牌子是什么档次| 什么时候立秋| robam是什么牌子| 菊花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孕妇吃蓝莓对胎儿有什么好处| 不亚于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体重一直下降| 胃有息肉的症状是什么| 尿常规是检查什么的| 香薰是什么| 同型半胱氨酸高吃什么药| 海绵是什么材料做的| 左后脑勺疼是什么原因| 龙跟什么生肖最配| 女性绝经期在什么年龄是正常的| 承德有什么大学| 为什么偏偏喜欢你| 自然生化流产是什么意思| 潜规则是什么意思| 左眼皮一直跳是什么意思| 妈妈的姐姐的儿子叫什么| 鹿柴什么意思| 什么东西补气血| 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 乙肝五项第二项阳性是什么意思| 监督的近义词是什么| 圣诞节送什么好| ppi是什么意思| 庚金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还会判刑吗| 木梳子梳头有什么好处| 丝瓜只开花不结果是什么原因| 儿童水杯什么材质好| 甲亢能吃什么水果| 胃出血恢复期吃什么好| 脑瘤早期什么症状| 吞金为什么会死| 爱放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皮肤暗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猴子属于什么类动物| 梦见菜刀是什么意思| 剖腹产后能吃什么水果| 生产周期是什么意思| 猫爪草有什么功效|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高是什么意思| 2004年是什么年| 阳性是什么病| 法则是什么意思| 乌鸡汤放什么补气补血|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金牛座前面是什么星座| 肉是什么结构的字| 手小的男人代表什么| 血糖高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肚子中间疼是什么原因| 拔掉智齿有什么影响| rag什么意思| 条线是什么意思| 醪糟发酸是什么原因| Zucchini是什么意思| 无花果有什么营养| 夏天煲鸡汤放什么材料| 红细胞计数偏高是什么意思| 麻腮风疫苗是预防什么| bliss是什么意思| 吃卡培他滨禁止吃什么| 月经突然停止是什么原因| 耀武扬威的意思是什么| 鼻甲肥大吃什么药最好| 口腔医学技术是什么| 吃什么祛痰化痰最有效| 1984年是什么命| 今年30岁属什么生肖| 趾高气昂是什么意思| 蜂王浆是什么东西| 药吃多了会有什么后果| 佝偻病是什么症状| 洗牙喷砂是什么意思| 胸膜炎是什么症状| 总胆固醇高有什么症状| 意义是什么意思| 戏子是什么意思| 不什么好什么| 百字五行属什么| 脸上起疙瘩是什么原因| 不可磨灭是什么意思| 眼睛干痒滴什么眼药水| 酸西地那非片是什么药| 百度

龙之谷手游重炮手刷图加点推荐 重炮手pve加点攻略

百度 令人惊喜的是,智能触控钥匙将可提供给全新BMWX3多数车型,同级别独树一帜。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中国西北地区省级行政区
收藏
0有用+1
0
甘肃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或“”,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 [22]截至2024年9月,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22] [61]。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458.34万人。 [160]
甘肃省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气候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干旱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 [1-2]甘肃省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定居并发轫于甘肃。 [62]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甘肃开辟出丝绸之路。 [63] [146]元代,甘肃首建行省。 [66]2004年撤地改市后,甘肃省下辖14个市(州),此后行政区划基本稳定 [68] [73]甘肃省是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要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能源基地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 [15]经济特色和支柱是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 [100]肃省文化底蕴丰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汇地。 [3] [111]
2024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1.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3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944.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825元,比上年增长6.5%。 [160]
中文名
甘肃省
外文名
Gansu Province
别    名
陇右陇原
行政区划代码
620000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
面    积
425800 km2
下辖地区
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政府驻地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央广场1号
人口数量
2458.34 万(2024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
甘A—甘P
地区生产总值
13002.9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上古
在距今2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陇东地区的华池、泾川县就有人类活动。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甘肃人类活动分布地域从陇东扩展到陇右。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遍及各地,距今约8000—7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 [73]
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密等方国部落。 [62]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甘肃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他们本以游牧、狩猎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善于养马。首领非子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间负责给周王室养马,使马有了很大的发展。周孝王后来封秦的祖先为“附庸”,“邑之秦”,在秦亭筑城建邑,始有立足之地。 [62]
春秋
甘肃省境属秦国和西戎。秦武公时,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力迅速扩展,先后征服了甘肃地区的戎族。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冀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62]
战国
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的东南部。前320年秦派兵伐义渠,攻郁郅,前314年再次伐义渠,得25城。至秦昭王时,义渠等戎终为秦所并,以其地设郡置县,加强统治。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陇西郡。
秦昭王35年(前272年),再建立北地郡。 [62]
秦统一六国,全面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己出现的郡县制。当时,甘肃省境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共设陇西、北地2郡。陇西郡郡治狄道,辖区约当甘肃东南部之地;北地郡治义渠,辖区约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之地。 [63]
西汉
前205年,汉始占有陇西、北地两郡。
汉武帝先后于元狩2年(前121年)置武威、酒泉2郡。过了10年,于元鼎6年(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河西4郡的设置,对切断匈奴与西羌的交通,开辟中国通往西域的走廊,对于开发河西,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省境郡的数目由秦代的2个郡增为10个郡,共辖115县、10道(县一级,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 [63]
东汉
汉灵帝中平5年(188年),将刺史更名为州牧,当时甘肃属凉州,治陇,辖区约甘肃大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凉州共辖10个郡、2个属国、99县。 [63]
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省境共置凉州1州(另有一部分地方分属雍州和益州)、12郡、77个县。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的部分地区属蜀国。属于蜀国的有武都郡、阴平郡的7个县。 [64]
西晋
境内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个郡、72个县。 [64]
十六国
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时期,跨境或在甘肃境内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有:后赵、前秦、后秦,各占有约当甘肃一部之地。 [64]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这一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州县林立,政权更替频繁,“百户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情况比比皆是,行政建置十分混乱。 [64]
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裁并州郡,取消郡一级建制。
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并分郡为上、中、下三等。另设司隶和刺史分部巡察,主掌监察。经裁并,甘肃省境共设16郡、76县。同北周时相比,裁撤了22个州、40个郡、28个县。
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河西,在山丹焉支山主持召开“万国博览会”,会见西域27国使者,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65] [147]
初改郡为州,唐玄宗时又改州为郡,唐肃宗时再改郡为州,终唐之世,仍为州、县两级制,郡只是地理区域的名称。甘肃省境共设22州,辖67县。除了行政区,唐代还设有监察区。
贞观元年(627年),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甘肃置陇右道,治鄯州,兼属关内道、山南西道。
景云元年(710年)置河西节度使,景云2年从陇右道中分置河西道。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陇西均置节度使,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无所不统。
乾元元年(758年)以后,改道的长官为观察使,兼理民政,行使部分行政职权,其后逐渐变成州上的一级政区。贞元以后,唐朝政府悉调西北戎军平定“安史之乱”,汉唐以来成为东西交通咽喉之地的河西走廊空虚,吐蕃乘机占领河西,控制河陇地区前后约八九十年之久。
五代
后梁占有甘肃之一部,后唐约有秦、阶、成、泾、原等州,后晋据有武州,后周有秦、阶、成州,前蜀占据甘肃的东南部。 [65]
北宋、西夏
初,分全国为10道。
至道3年(997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
庆历元年(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4路(前3路在甘肃境)。
熙宁5年(1072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路,辖21州、51县。 [66]
明道元年(1032年),党项族建国,都兴庆府(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 [66]
南宋、金
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境内置4路、16州(府)、50个县。
属南宋利州西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凤州、同庆府、天水军。 [66]
至元十八年(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张掖市)。省辖7路、5个直隶州、4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66]
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
洪武二年(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
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甘肃境内共设置5府、9州(隶属于府)、50县。 [66]
康熙三年(1664年),在甘肃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巩昌(陇西)。
康熙六年(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
康熙七年(1668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
乾二十九年(1764年),裁甘肃巡抚,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总督署至兰州。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两汉,正式于元代,完成于清朝。
光绪十年(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分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府、6直隶州、1直隶厅、61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共设7道,下辖77县,即兰山道(治皋兰县)、宁夏道(治宁夏县)、西宁道(治西宁县)、泾原道(治平凉县)、渭川道(治天水县)、安肃道(治酒泉县)、甘凉道(治武威县)。 [67]
1928年,划甘肃西宁道属7县,另建青海省;同时划甘肃宁夏道属8县和宁夏护军使所辖的阿拉善额鲁特、额济纳土尔扈特2部地,成立宁夏省。区划调整分置以后,甘肃省辖64县,1929年增置到68县,增设了永靖、和政、康县等县。 [67]
1932年3月,正宁县四村塬周围72个村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建立了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同年,成立了中共甘宁青特委。1933年3月,建立中共陕甘边特委。不久,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11月在华池县荔原堡诞生。接着华池、庆北(1936年与华池县合并)两县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长征进军甘肃,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宕昌县境,通过渭河封锁线,召开哈达铺、榜罗会议,一、二、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县胜利会师,进一步促进了陕甘的革命活动。1935年11月,根据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陕甘边区根据地划为陕甘省。1937年1月,中共关中特委派代表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将正宁、宁县“一分为二”,国民党在其白区设两个县,共产党在红区设新宁、新正县,隶属关中分区。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8月甘肃省解放以后,即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岷县、定西、临夏、酒泉、武威、张掖、兰州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1950年成立甘肃省人民政府,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精神,将撤销的宁夏省合并于甘肃省。195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更名为“甘肃省人民委员会”。 [68]
1958年,全面调整区划,大规模地并县,所有区、乡一律改建为人民公社。经过调整,到1958年底,全省共设7个专区(州、市)、42个县(市、自治县、区)、574个人民公社、62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的这种状况一直到1960年基本没有变化。 [68]1961年甘肃省适当划小了人民公社的规模,陆续恢复了1958年撤并的专区、县,全省共有12个专区(自治州、市)、81个县,32个区公所、1559个人民公社,88个街道办事处。 [68]
1966年到1976年,区划只是个别调整。从1968年1月开始,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改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1969年各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革命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后,全省设县(市、区、旗)83个。1973年撤销临夏市。到1975年,全省共设12个地、州、市,82个县。 [68]
1979年,改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行政公署”。同时,根据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将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调整后全省设12个专署、州、市,80个县。到1985年甘肃全省共设14个行署(州、市),辖86县(自治县、市、区)。 [68]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地区设立武威市(地级),将原武威市(县级)改设凉州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张掖地区设立张掖市(地级),将原张掖市(县级)改设甘州区;撤销平凉地区设立平凉市(地级),将原平凉市(县级)改设崆峒区;撤销酒泉地区设立酒泉市(地级),将原酒泉市(县级)改设肃州区;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庆阳市(地级),将原西峰市(县级)改设西峰区,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定西市(地级),将原定西县改设安定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设立陇南市(地级),将原武都县改设武都区(2004年9月正式挂牌)。至此,甘肃省完成撤地设市工作,全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 [68]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政区

截至2023年6月,甘肃省下辖14个地级市(州),其中有2个自治州 [61];共有86个县(市、区),其中县57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5个、市辖区17个;全省共有1229个乡(镇),其中镇892个、乡305个、民族乡32个;全省有街道127个。 [22]
甘肃省政区图 [92]
甘肃省行政区划
14市/州
兰州市
嘉峪关市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张掖市
平凉市
酒泉市
庆阳市
定西市
陇南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
17个市辖区
城关区
七里河区
西固区
安宁区
红古区
崆峒区
甘州区
凉州区
金川区
肃州区
白银区
平川区
武都区
安定区
西峰区
秦州区
麦积区
——
——
——
57个县
武山县
永昌县
夏河县
民勤县
古浪县
靖远县
会宁县
民乐县
临泽县
高台县
山丹县
永登县
榆中县
皋兰县
泾川县
灵台县
崇信县
庄浪县
静宁县
景泰县
玛曲县
卓尼县
金塔县
瓜州县
迭部县
临潭县
碌曲县
庆城县
环县
华池县
合水县
正宁县
宁县
镇原县
舟曲县
通渭县
陇西县
渭源县
临洮县
漳县
岷县
广河县
成县
文县
康县
西和县
礼县
徽县
两当县
宕昌县
临夏县
永靖县
和政县
康乐县
临潭县
清水县
秦安县
甘谷县
——
——
5个县级市
玉门市
敦煌市
华亭市
合作市
临夏市
7个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东乡族自治县
——
——
——
参考资料 [91]注:表格最后更新时间为2024.6.23

重要城市

甘肃省重要城市
兰州,甘肃省省会,地处中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是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以及国家级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等称号。兰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93]
嘉峪关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1965年设市,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而命名,是中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现辖雄关、钢城2个街道和新城、文殊、峪泉3个镇,共有31个城市社区、17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2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0.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8万亩,常住人口31.5万。 [94]
金昌市缘矿设企、因企设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有“河西咽喉、丝路孔道”之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1981年建市,辖一区一县(金川区和永昌县各取一字得名,寓意“聚金汇川、永远昌盛”),全市有12个乡镇、6个街道,139个村、43个社区。总面积9600平方千米,现有耕地184.04万亩,总人口43.44万,城镇化率78.9%,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是全省首家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95]
白银因矿设企、因企设市,是中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素以“铜城”闻名遐迩。1956年震惊世界的白银矿山大爆破,拉开了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序幕,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撤销,1985年恢复建市。现辖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和白银区、平川区“三县两区”,69个乡镇9个街道,157个社区702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2.01万平方千米,有回、东乡、藏、满等38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50.21万人。 [96]
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面积1167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面积265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总面积14325平方千米。辖2区5县: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历史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总面积3.23万平方千米,辖1区3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4]
张掖,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辖区土地总面积3.86万平方千米,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区五县,辖区有汉、裕固、藏、蒙、回等38个民族,其中分布于祁连山区的裕固族是独有的少数民族。 [97]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2002年撤地设市,辖崆峒、华亭和泾川、灵台、崇信、庄浪、静宁1区1市5县,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59.55万亩,有汉、回、蒙等33个民族。 [98]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马鬃山(北山)之间。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和“铁人精神”的诞生地。总面积19.2万平方千米,占甘肃省面积的42%,辖1区4县2市: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玉门市敦煌市 [5]
位于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庆阳先民、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庆阳香包、陇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民俗文化独树一帜。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辖1区7县:西峰区庆城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正宁县环县 [6]
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岷山、陇川不仅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也传承着汉唐古风,使定西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战国时就在狄道(临洮)设置陇西郡,各县区地域均在辖境,是甘肃中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7]总面积1.96万平方千米,辖1区6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8]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南历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千米,辖1区8县: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9]
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之誉,也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的途经之地。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因出土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总面积8169平方千米,辖7县1市:临夏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临夏市 [10]
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中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境内有尕海——则岔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夏河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碌曲郎木寺等121座藏传佛教寺院;有红军长征经历的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等十多处革命历史遗迹;有香浪节晒佛节采花节花儿会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辖7县1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迭部县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合作市 [11]

自然地理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69]。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西长1600多千米,南北宽530千米,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44%,居各省区面积第7位。整体西北至东南走向,呈如意状。 [70]
甘肃省人民政府

地质构造

地质上甘肃省位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作用而形成的青藏高原北部前沿,是中国中央造山带和南北地震带的交汇区,也是华北古板块、扬子古板块和塔里木古板块接合部位。跨越多个造山带和变质变形强烈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全省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均有出露,各时代地层均有分布,不同古板块的代表性地层序列基本完整,沉积建造类型多样,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群分布广泛,矿产资源丰富,部分矿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地位。 [72]
地层
甘肃省岩石地层类型齐全,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均有出露。地层分布十分广泛,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各时代地层均有分布,以古生界最为发育,分布面积最广。 [72]
全国地层划分方案将甘肃省划分为3个地层大区、7个地层区、10个地层分区。3个地层大区是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和华南地层大区。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包括中、南天山北天山地层区和塔里木地层区。其中,中、南天山北天山地层区划分为觉罗塔格黑鹰山地层分区和中天山一北山地层分区塔里木地层区则仅包括塔南地层分区。华北地层大区包括阿拉善地层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和秦祁昆地层区。其中,晋冀鲁豫地层区划分为华北西缘地层区和鄂尔多斯地层分区,秦祁昆地层区划分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和东昆仑中秦岭地层分区。华南地层大区包括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和巳颜喀拉地层区。其中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又划分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和摩天岭地层分区,而巳颜喀拉地层区则属于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97)。部分地层分区又划分为若干地层小区。 [72]
地质
甘肃省发育多条造山带,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多次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出露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6%(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和西秦岭等造山带。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5个岩浆活动期。岩浆岩的类型主要为钙碱系列,从超基性到酸性均有分布。火山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分布广泛,尤其是早古生代火山岩分布尤为广泛。各地质时代均有火山活动,形成各种火山岩与各时代沉积岩共生。 [72]
甘肃省地质上分属四个构造单位: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部分属天山-兴蒙造山带;河西走廊至景泰一线以北和最东部的庆阳地区属华北地台;以南为祁连造山带;泽库-武山断裂以南为秦岭造山带。 [71]
地震带
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境内共发育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六盘山断裂带等38条断裂带。 [71]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中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位于第一、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区域,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主要有走廊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和阿尔金山、黄土高原、甘南高原、西秦岭山地六个地貌单元。 [70]
走廊北山
在甘肃省河西东廊北侧, [148]包括合黎龙首中低山区与北山(马鬓山)剥蚀残山区。前者为准平原的岛状山,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主峰是张掖东北东大山,最高峰3616米,山地南陡北缓,矿产丰富。中国镇都金昌市就坐落龙首山东北麓。后者包括金塔北山、大马鬃山与小马鬃山,大部海拔高度在1800—2500米间,相对高差一般低于300米。 [70]
河西走廊
甘肃省南侧祁连山和北部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走廊东起黄河,西止汉玉门关,与罗布泊洼地相通,介于东经90°10'~104°30',东西长900—1100千米,南北宽5—50千米。海拔在1100—1500米间,大部为祁连山的山前缓倾斜平原,自祁连山北麓至河流下游盆地中心,依次出现山前倾斜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由于酒泉—嘉峪关黑山与山丹大黄山(又名焉支山)的横向断块隆起,河西走廊被分隔成疏勒河、党河流域盆地、黑河流域盆地和石羊河流域盆地三个内陆盆地。河西走廊自然条件较好,光热和水、土资源充足,形成若干绿洲。 [70]
祁连山地和阿尔金山
祁连山与阿尔金山呈弧形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自然分界线。广义的祁连山西起当金山口,东至乌鞘岭,北界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茶卡一共和盆地和黄河谷地。东西长900—1000千米,南北宽250—300千米,面积约2060×104公顷。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祁连山地纵谷和山间盆地广泛发育,适于生命繁衍的河谷地带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为中国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狭义的祁连山仅指最北一列,即祁连山系北部诸山脉,自东至西,可分为东、中、西三段。阿尔金山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个边缘山系,由数列雁形状山脉和谷地组成。长度750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最高峰在6200米以上。主体在青海和新疆两省区境内,仅其最东段的安南坝山归甘肃省管辖。 [70]
黄土高原
位居甘肃省中部,是晋、陕、甘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1000—2600米间,主要分布在北秦岭以北,祁连山东延部分的乌鞘岭、毛毛山、寿鹿山、哈思山一线之南,以纵峙其中的六盘山(陇山)为界分为两个地貌单元。陇东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子午岭之间,北起长城,南面以渭河北山与渭河平原相接,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河谷、平川、山峦为主要特征。陇西黄土高原位于六盘山和祁连山东麓南为西秦岭山系,北抵靖远、景泰一带的半荒漠地区南缘。甘肃黄土堆积范围很广,厚度巨大。乌鞘岭以东、六盘山以西地区黄土分布最为集中,厚度大多为100—3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黄土堆积最厚的地区。 [70]
甘南高原
达里加山至康乐县南的白石山一线之南(约在东经103°附近),与西秦岭相接。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是甘肃省地势最高的高山、高原交错区,也是昆仑、秦岭两个地槽褶皱带的连接区。整体上虽为高原,但山坡浑圆和缓,谷底盆地浅宽,致地表呈波状起伏,有“甘南山原”之称,呈现为山原区、高山峡谷区与中低山区三个地貌类型区。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东缘部分,除少数河谷外绝大部分地区高于陇中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高原面地表起伏小,切割微弱,相对高度由东至西,从300—400米降至100—200米,多为宽阔草滩牧场与典型高原,为甘肃省重要的天然牧场。 [70]
西秦岭山地
太子山南至光盖山西麓直抵省界一线(约在东经103°附近),邻接甘南高原,北与陇中黄土高原以露骨山至火炎山间的渭河、西汉水分水岭为界,东南止于甘、陕及甘、川省界。西秦岭以石质山地为主,是甘肃省平地最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西秦岭山体大小、高低及地质、地貌的差别很大。无论水平或垂直各方面,都有“十里不同天”,或“高一丈,不一样”的急遽变化。习惯上,以徽成盆地和西汉水上游的宕昌县中部为界,分为南秦岭、徽成盆地和北秦岭三个次级地貌单元。 [70]

气候特征

甘肃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别显著,包含西风带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气候区,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四大气候类型 [2],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多风沙。 [70]
气温
甘肃省年平均气温8.1℃(中国平均9.4℃)。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河西走廊和陇中北部年平均气温4℃~10℃,祁连山、河西走廊北山和甘南高原0℃~7℃,陇东南7℃~15℃。年平均气温乌鞘岭最低0.3℃,文县最高15.1℃。气温年较差最大34℃,昼夜温差最大16℃。极端最高气温在河西走廊大部、陇中、陇东、陇南一般为35℃~39℃,敦煌最高曾达43.6℃,祁连山区和甘南高原在3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南北差异大,最北端的马鬃山曾出现过-37.1℃,最南端的文县最低值为-7.4℃,相差29.7℃。 [70]
2022年全省平均气温9.5℃,较常年同期偏高1℃。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武威市局部偏低0.5℃以内,酒泉市北部、张掖市、武威市中北部、白银市、兰州市、临夏州、定西市东部和天水市西北部偏高1~1.6℃,省内其余地方偏高0.5—1℃。气温最高中心在武都和文县,均为16.3℃;最低中心在乌鞘岭,为0.9℃。 [70]
降水
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少、区域分布不均、东西部差异大,且降水季节性强、年际波动大。全省30年年平均降水量398.5毫米(中国平均632毫米),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西西部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河西中东部和陇中北部为100~300毫米,陇中南部、陇东南和甘南高原为300~750毫米。有观测记录以来,夏半年(4—9月)集中年降水量的80%—90%。年平均降水量最多为533.7毫米(1964年),最少仅为279.4毫米(1956年)。境内的秦岭山区、祁连山区、青藏高原边坡地带降水较多,是长江和黄河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 [70]
202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36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1.3%,为近10年最少。2022年全省各地年降水量,酒泉市和张掖市北部为10—100毫米,张掖市中部、武威市北部和白银市北部为100—200毫米,省内其余地方为200—600毫米,陇南市东部为600—831.1毫米(康县);与常年同期相比,酒泉市东部、武威市北部、兰州市局部和庆阳市局部偏2—9成,酒泉市西部、嘉峪关市、张掖市中部、兰州市北部、白银市大部、定西市东部、天水市西部、甘南州局部和陇南市北部偏少2—7成,其余地方接近常年同期。 [70]
日照
甘肃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中国平均2200小时)。河西走廊和甘南高原太阳能最为丰富,其中马鬃山最多为3300小时。全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700—6350兆焦每平方米,如果利用太阳能丰富区面积1%估算,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全省风能总储量居中国第3位,尤其是河西地区风能储量丰富。全省风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的技术可开发量为2.37亿千瓦,可开发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5。 [70]

水系水文

甘肃省位于中国东部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相对中国东南部地区而言,总体上水资源较贫乏,河川径流不发育,河网密度不平衡。河川年径流深与其降水量分布大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陇山西秦岭祁连山一线以南为丰水区,以北为贫水区。径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暴雨、地下水、降水与冰雪融水以及混合补给型。除河流外,冰川亦是甘肃省重要的水资源,但冰川面积小,均为山地冰川。 [74]
河流
甘肃省河流特征有平均河网密度偏小、补给形式多样、径流深值整体偏低且地域差异显著、径流季节分配不平衡、普遍具有结冰期等特点。甘肃河网密度远小于东部地区的河网密度。甘肃河流的补给除降水外,冰川融水和地下水补给非常重要,且越是干旱区,冰川融水所占比重越高,如党河冰川融水补给占39.1%。在径流深方面,除陇南南部地区达400.0—600.0毫米外,其余绝大多数在100.0—400.0毫米,由于多种补给形式的存在,使得甘肃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径流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一半左右,甚至更高。此外,除陇南外,绝大多数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或多或少的结冰期,其中甘南高原、祁连山等河流的冬季结冰是由高海拔造成的。 [74]
甘肃省地表水系的一大特征是既有内流河,又有外流河。境内河流以乌鞠岭一毛毛山一景泰县北部一线为界,以西是内流区域,以东是外流区域,分属长江(主要是嘉陵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12个水系。其中长江流域有嘉陵江和汉江两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挑河、涅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了良河、祖厉河及其他直接流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及北洛河六个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苏干湖四个水系。甘肃省年径流量大于1.0×108立方米的河流有78条。 [74]
长江流域地处甘肃省南部,境内流域面积3.9×104平方千米,本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河川径流发育,多年平均径流量130.4×108立方米,入境水量为30.2×108立方米,出境水量为115.2×108立方米,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嘉陵江干流及西汉水的年际变化较大,白龙江的年际变化不大。省境内长江水系包括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其中,属于汉江水系的有八庙河和冷鱼河。 [74]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巳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后进入甘肃境内。在甘肃境内两段共长913千米,流域面积14.5×104平方千米,划分为6个水系,即黄河干流水系、挑河水系、涅水水系、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及北洛河水系。 [74]
甘肃内陆河分布于河西走廊,均发源于祁连山区,河流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的降水补给,以及山间的地下水潜流和冰川融水,径流大小受气象及地形特征影响。本区由于远离海洋,处在干旱内陆地区,水汽来源主要靠下半年的东南季风,而冬半年在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下气候干寒,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主要内陆河水系为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疏勒河水系等。 [75]
湖泊水库与温泉
甘肃的湖泊数量少且面积小,且湖泊类型少。常年水面面积1.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7个,水面总面积1000000平方米。位于干旱区的湖泊多处于退缩或完全干泪状态。截至2018年,甘肃共有水库387座,其中大、中、小型水库分别为9座、44座、334座,水库总库容108.5×108立方米。省境因地处内陆,板块活动和水热活动强度小,地热资源和温泉的数量有限,但质量很高,其中几处温泉跻身于中国著名温泉之列。有地热资源63处,有温泉和地热钻孔28处,其中25.0℃—40.0℃的低温温泉有21处,40.0℃—60.0℃的中温温泉有4处。 [76]
冰川
甘肃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疏勒南山,土尔根达圾,大雪山及冷龙岭等山脉。祁连山是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摇篮。祁连山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达2060.0平方千米左右,约占中国冰川总面积56500.0k立方米的3.7%。现代冰川下限,北坡为4100.0—4300.0米,南坡4300.0—4500.0米,且西部较东部高200.0—300.0米。冰川总储水量约为1145.0×108立方米,大体相当于河西地区年径流量的15倍。 [76]
地下水
依据构造、地貌条件及含水层的水理性质,甘肃省地下水类型有山前(山间)平原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黄土丘陵黄土孔洞一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高山区冻结层水、中低山区局部及一些地区第四系下伏中新生代碎屑岩孔隙一裂隙水。根据1956-201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甘肃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22.4×108立方米,其中内陆河流域为41.3×108立方米、黄河流域为44.1×108立方米、长江流域为37.0×108立方米。扣除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量,甘肃省总水资源量为277×108立方米,其中内陆河流域为61.1×108立方米、黄河流域为121.6×108立方米、长江流域为94.2×108立方米。 [76]

土壤类型

甘肃省地形、气候和植被多样,因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甘肃土壤分类有12个土纲、37个土类,据气候和植被状况,地带性土壤可分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三个系列,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暖温带森林土壤和森林草原土壤、温带草原土壤和温带荒漠土壤、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的高寒土壤。土壤主要类型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等,由于土壤垂直分带明显,甘肃省不同区域土壤有所不同,祁连山东段自下而上依次为灰钙土、栗钙土、灰褐土或黑钙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陇南山地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灰褐土、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 [77]

自然灾害

气候灾害
甘肃省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88]
干旱: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自1949年到2000年50多年间,全省累计受旱面积占各种气象灾害总面积56%,是影响甘肃经济建设的主要气象灾害。 [90]
冰雹:冰雹是甘肃省仅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甘肃省主要雹源区均与高大山脉、地势高、地形复杂地区相对应,冰雹路径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冰雹日数总的分布特征是高原和山区多,河谷、盆地和沙漠少。 [90]
洪涝:暴雨和洪涝也是甘肃省的气象灾害之一。甘肃省虽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是地面植被差,地形陡峭,小范围暴雨洪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时间集中、防御困难、灾害严重。 [90]
沙尘暴:甘肃省的大风、沙尘暴也是重要气象灾害之一。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是中国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一般为4~27天。大风、沙尘暴天气一般春季最多,夏季多于冬季,秋季最少。 [90]
地质灾害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易发生地震、水土流失、滑坡等地质灾害。 [89]
地震: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境内共发育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六盘山断裂带等38条断裂带。有历史记载以来,省境内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40次,7级以上地震15次,8级以上地震3次。14个市、州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或遭受过邻区地震的波及破坏,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 [71]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地表水
甘肃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74] [76]
水利
甘肃省水利主要工程有引大入秦工程、引洮工程与景电工程,三大工程包括了甘肃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引大入秦工程
是将发源于青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兰州市以北60千米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以灌溉为主,兼有城乡生产生活供水、水能发电、生态补水和调蓄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骨干水利工程。工程地跨甘青两省的海东、武威、兰州、白银四市,主要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1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和调蓄设施,支渠以上渠线长达1265千米,调蓄水库3座、总库容1029万立方米,有各类建筑物4500多座。工程概算总投资28.33亿元,设计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36立方米/秒,设计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规划农业灌溉面积66万亩、生态灌溉面积7.34万亩,供水范围覆盖兰州市、白银市、兰州新区和天祝县等地区,受益区人口达200多万。 [149]
引洮工程
甘肃省自民国初就有引洮水入陇的议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限于技术原因,引洮工程被搁置下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洮工程再次被提上议程。1992年,甘肃省把引洮工程列为陇中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向水利部和国家计委上报了工程总体规划。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试运行。2025-08-14,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在平凉市静宁县八里镇正式通水,标志着引洮供水工程主体全线建成。受益区扩大至甘肃中部干旱缺水地区的13个县区,受益人口超过600万,占甘肃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150]
景电工程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处,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区段、河西走廊的东出口,距省城兰州180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景电工程是跨省区、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电力提灌工程,建有泵站43座,建成干、支、斗渠1391条2422千米,设计灌溉面积97.67万亩,2022年实际灌溉面积约140万亩。 [151]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甘肃省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5209475.41公顷(7814.21万亩)。
其中,水田4151.11公顷(6.23万亩),占0.08%;水浇地1455348.35公顷(2183.02万亩),占27.94%;旱地3749975.95公顷(5624.96万亩),占71.98%。定西市、庆阳市、白银市、陇南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省耕地的48.20%。
位于一年一熟制地区的耕地4932187.97公顷(7398.28万亩),占全省耕地的94.68%;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277287.44公顷(415.93万亩),占5.32%。
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地区的耕地79550.73公顷(119.32万亩),占全省耕地的1.53%;位于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含600毫米)地区的耕地1228831.96公顷(1843.25万亩),占23.59%;位于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含400毫米)地区的耕地2043031.96公顷(3064.55万亩),占39.22%;位于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含200毫米)地区的耕地1023935.76公顷(1535.90万亩),占19.65%;位于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的耕地834125.00公顷(1251.19万亩),占16.01%。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467661.00公顷(2201.49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8.17%;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570686.02公顷(856.03万亩),占10.95%;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256690.07公顷(1885.04万亩),占24.13%;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492076.11公顷(2238.11万亩),占28.6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422362.21公顷(633.54万亩),占8.11%。
(二)种植园用地428582.17公顷(642.87万亩)。
其中,果园272405.50公顷(408.61万亩),占63.56%;茶园3620.89公顷(5.43万亩),占0.84%;其他园地152555.78公顷(228.83万亩),占35.60%。天水市、陇南市、平凉市园地面积较大,占全省园地的64.94%。
(三)林地7962794.65公顷(11944.19万亩)。
其中,乔木林地4259563.11公顷(6389.34万亩),占53.49%;竹林地71.73公顷(0.11万亩),占0.001%;灌木林地2818364.79公顷(4227.55万亩),占35.40%;其他林地884795.02公顷(1327.19万亩),占11.11%。73.87%的林地分布在年降水量400毫米(含400毫米)以上地区。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庆阳市、武威市林地面积较大,占全省林地的60.55%。
(四)草地14307100.53公顷(21460.65万亩)。
其中,天然牧草地6566159.21公顷(9849.24万亩),占45.90%;人工牧草地24899.25公顷(37.35万亩),占0.17%;其他草地7716042.07公顷(11574.06万亩),占53.93%。草地主要分布在酒泉市、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占全省草地的63.90%。
(五)湿地1185581.96公顷(1778.37万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其中,森林沼泽1530.25公顷(2.29万亩),占0.13%;灌丛沼泽80164.07公顷(120.25万亩),占6.76%;沼泽草地738161.85公顷(1107.24万亩),占62.26%;内陆滩涂300127.39公顷(450.19万亩),占25.31%;沼泽地65598.40公顷(98.40万亩),占5.54%。湿地主要分布在酒泉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张掖市,占全省湿地的89.6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52601.88公顷(1278.90万亩)。
其中,城市用地74292.76公顷(111.44万亩),占8.71%;建制镇用地91046.62公顷(136.57万亩),占10.68%;村庄用地607290.60公顷(910.94万亩),占71.23%;采矿用地61449.11公顷(92.17万亩),占7.2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8522.79公顷(27.78万亩),占2.17%。
(七)交通运输用地331203.06公顷(496.80万亩)。
其中,铁路用地17209.62公顷(25.81万亩),占5.20%;轨道交通用地117.17公顷(0.17万亩),占0.04%;公路用地98580.30公顷(147.87万亩),占29.76%;农村道路212339.26公顷(318.51万亩),占64.11%;机场用地2578.34公顷(3.87万亩),占0.78%;港口码头用地11.53公顷(0.02万亩),占0.003%;管道运输用地366.84公顷(0.55万亩),占0.1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9401.97公顷(614.10万亩)。
其中,河流水面157588.62公顷(236.38万亩),占38.49%;湖泊水面16713.11公顷(25.07万亩),占4.08%;水库水面37095.01公顷(55.64万亩),占9.06%;坑塘水面11572.06公顷(17.36万亩),占2.83%;沟渠76632.92公顷(114.95万亩),占18.72%;水工建筑用地9207.31公顷(13.81万亩),占2.25%;冰川及永久积雪100592.94公顷(150.89万亩),占24.57%。酒泉市、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水域面积较大,占全省水域的69.28%。 [161]

植物资源

甘肃银杏树 [155]
甘肃省共分布有维管植物213科1296属4400余种,其中被子植物4000余种,裸子植物50余种,蕨类植物300余种。境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独叶草等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野生植物有90余种。 [12]

动物资源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13]
甘肃省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中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13]

森林资源

根据1996年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甘肃省总土地面积为4547.74×10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62.56×104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6.77%,全省森林覆盖率为9.04%。各类林木面积甘肃省总土地面积为4547.74×10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62.56×104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6.77%;全省林分面积229.46×104公顷,蓄积19432.88×104立方米,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53.66×104公顷,占33.43%;疏林地面积31.09×104公顷,占4%;灌木林地面积170.42×104公顷,占22.35%;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6.88×104公顷,占4.8%;苗圃地面积0.43×104公顷,占0.05%;无林地面积268.78×104公顷,占35.25%。在有林地面积中:天然林165.80×104公顷,占65.03%;用材林面积94.7×104公顷,占37.14%;防护林面积101.7×104公顷,占39.89%;薪炭林面积1.54×104公顷,占0.6%;特用林面积31.52×104公顷,占12.36%;经济林面积25.5×104公顷,占10%。 [87]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省林地面积1046.3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9.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33%;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8386.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5188.89万立方米。乔木林以阔叶林为主,面积183.25万公顷,蓄积13778.53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混交林最多;针叶林面积66.22万公顷,蓄积10220.70万立方米,其中云杉面积最大;针阔混交林面积14.42万公顷,蓄积1189.66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12]

草原资源

甘肃省草原面积2.6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41亿亩,居全国第六位,草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甘肃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草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主要草原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甸、低平地草甸、暖性草丛等14个类88个草地型。根据草原植被盖度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草原植被盖度为52.9%。 [12]

矿产资源

甘肃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截至2022年,保有储量位居中国地区排名第一位的矿产有11种,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储量地区排名居中国前列。 [78]其中,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81.05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3,集中分布在陇东地区;煤炭探明资源储量291.7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278.34亿吨,集中分布于陇东地区;石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83亿吨,全国排名第4,集中分布在庆阳地区。此外,省内部分城市矿产资源较为富集,如金昌市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金川矿山,铂、钯、锇、铱、钌、铑等稀贵金属储量居中国之首,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 [79-81]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80种(含亚矿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14种(含亚矿种),金属矿产占比65%,非金属矿产占比20%,能源矿产占比15%。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9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61种。共探明矿产地1402处,其中:大型126处,中型197处,小型1079处。 [79]

能源资源

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中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14]
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先确定太阳能发电和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的省份,敦煌已建成中国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85-86]甘肃省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达95亿千瓦,中国排名第5。 [79]

政治

播报
编辑

人口

播报
编辑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465.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8.0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49%,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9.10万人,出生率为7.71‰;死亡人口22.40万人,死亡率为9.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 [163]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458.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7.0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83%,比上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9.69万人,出生率为8.00‰;死亡人口21.92万人,死亡率为8.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0‰。 [160]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3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3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080.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141.8亿元,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867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3882.9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2.7%。 [163]
2024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2.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1.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4436.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944.8亿元,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2.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825元,比上年增长6.5%。 [160]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8%。民间投资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1.9%。社会领域投资下降16.2%。
2024年,甘肃省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6.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15.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5.1%。 [160]
财税收支
2024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1.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682.6亿元,下降2.3%;非税收入368.8亿元,增长20.9%。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306.1亿元,下降5.1%;企业所得税84.4亿元,增长2.5%;个人所得税24.9亿元,增长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81.7亿元,增长5.7%。其中,民生支出3832.6亿元,增长7.2%。 [160]
人民生活
2024年,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0%。
2024年,甘肃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2元,比上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42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5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97,比上年缩小0.07。
2024年,甘肃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29元,比上年增长4.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13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07元,增长4.2%。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7%,其中城镇为28.7%,农村为31.5%。 [160]
资源
2024年,甘肃省总用水量117.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其中,生活用水量10.6亿立方米,下降1.1%;工业用水量6.4亿立方米,增长0.3%;农业用水量90.0亿立方米,下降1.6%;生态用水量10.3亿立方米,增长41.6%。人均用水量477立方米,增长1.5%。
2024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926.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5487.4万吨标准煤,增长5.3%。 [160]

第一产业

农业
2024年,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27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3.6万公顷,减少0.4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10.8万公顷,增加0.9万公顷;马铃薯种植面积57.8万公顷,增加0.9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17.1千公顷,增加31.4千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338.7千公顷,增加21.8千公顷。果园面积334.6千公顷,增加3.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86.8千公顷,增加9.2千公顷。
2024年,甘肃省粮食产量1296.1万吨,比上年增产1.8%。其中,夏粮产量347.1万吨,增产1.0%;秋粮产量949.0万吨,增产2.1%。
2024年,甘肃省蔬菜产量1961.9万吨,比上年增产7.6%。中药材产量160.6万吨,增产7.8%。园林水果产量664.7万吨,增产7.8%。 [160]
畜牧业
2024年,甘肃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69.6万吨,比上年增长8.6%。牛奶产量116.3万吨,增长14.3%。年末牛存栏540.5万头,下降3.3%;牛出栏287.0万头,增长9.8%。羊存栏2760.9万只,下降1.6%;羊出栏2872.9万只,增长12.3%。生猪存栏704.1万头,增长1.2%;生猪出栏965.3万头,增长0.7%。 [160]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甘肃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503.7亿元,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9%;集体企业下降27.4%,股份制企业增长1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6%;私营企业增长6.4%。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4.6%,省属企业增长20.2%,省以下地方企业增长26.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1%,重工业增长11.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8%,制造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发电装机容量9993.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5.5%。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616.1万千瓦,增长3.6%;水电装机容量971.4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风电装机容量3214.8万千瓦,增长23.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190.8万千瓦,增长25.6%。
2024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51.8亿元,增长3.8%。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2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制造业224.4亿元,下降1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2.6亿元,增长9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7元,比上年增加1.0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4%,下降0.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8%,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160]
建筑业
2024年,甘肃省建筑业增加值9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60个,比上年末增加397个。 [160]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4年,甘肃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21.7亿元,比上年增长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5.5亿元,增长9.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4.5亿元,增长8.6%;金融业增加值964.9亿元,增长1.3%;房地产业增加值762.5亿元,增长1.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08.5亿元,增长1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80.7亿元,增长8.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4%,利润总额下降9.0%。 [160]
国内贸易
2024年,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48.9亿元,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4.3亿元,增长3.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573.8亿元,增长3.4%;餐饮收入559.4亿元,增长8.7%。
2024年,甘肃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5%,烟酒类下降9.2%,化妆品类增长7.5%,金银珠宝类下降11.3%,日用品类增长19.9%,中西药品类增长5.7%,汽车类下降2.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38.9%。 [160]
对外经济
2024年,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1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127.2亿元,增长2.8%;进口488.2亿元,增长32.7%。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7.0%。 [160]
招商引资
2024年,甘肃省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8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6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100万美元,下降10.8%。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45200万美元,增长31%。 [160]
房地产业
2024年,甘肃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9.3%。房屋施工面积11196.1万平方米,下降7.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261.8万平方米,下降7.0%。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449.5万平方米,下降8.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121.1万平方米,下降7.4%。房屋竣工面积791.2万平方米,下降36.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86.0万平方米,下降40.0%。商品房销售面积1410.2万平方米,下降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44.8万平方米,下降5.8%。 [160]
邮电通信
2024年,甘肃省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25.6万件;包裹业务50.5万件;快递业务量4.4亿件,增长41.7%;快递业务收入67.0亿元,增长24.8%。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8.1亿元,增长10.1%。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24.5万个,其中4G基站12.6万个,5G基站7.7万个。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242.5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94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4G移动电话用户1115.3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642.0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52.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6.0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230.4万户,增加67.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2404.7万个,增长22.5%。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56.1亿GB,比上年增长7.3%。 [160]
旅游业
2024年,甘肃省共接待国内游客4.5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3452亿元,增长25.8%。接待入境游客24.8万人次,增长90.7%。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3.0万人次,增长316%;接待港澳台同胞11.8万人次,增长3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808万美元,增长48.5%。旅游人均花费765元,比上年增加58元。 [160]
2025-08-14,甘肃省“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披露,1-4月份,甘肃省入境游48426人次,同比增长52.6%,预计全年可完成接待入境游客30万人次,争取35万人次目标任务。 [165]
金融业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72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665.0亿元,增长8.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995.7亿元,增长5.5%,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917.6亿元,增长5.5%。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境内上市公司35家,比上年末减少1家。其中,仅发A股上市公司34家,仅发H股上市公司1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926.9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全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融资39.8亿元。 [160]
保险业
2024年,甘肃省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5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1.3亿元,增长12.4%。 [160]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交通

甘肃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以兰州为核心,酒嘉、天水为重点,各市州政府驻地等为依托的“一主两辅、多极多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当前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兰州和酒泉被确定为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兰州中川机场、兰州西站、天水南站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运营,初步实现公、铁、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和旅客“零距离”换乘;以兰州为中心的陆港、空港加快建设,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获批临时口岸对外开放,敦煌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一大批物流园区项目建成投运,枢纽集疏运网络也日益完善。 [156]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综合交通网络也逐步完善。宝兰高铁、兰渝铁路、银西高铁、敦格铁路等建成通车,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467千米,其中高速铁路1425千米,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80%。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总里程达到15.6万千米,其中高速及一级公路突破6000千米,与相邻的6省(区)省会之间实现高速连通,14个市州政府驻地全部实现高速贯通,实现了全部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民航机场布局日趋完善,陇南成县机场建成投运,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中心的机场群基本形成,航空服务和对外联通范围不断提升;内河水运不断发展,船舶航行条件持续改善。兰州城市地铁实现“零”的突破,兰西城市群快速交通圈加快建设,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普通公路、内河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156]
公路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境内公路里程15.9万千米,增长0.7%,其中等级公路15.7万千米,增长1.1%。 [160]
高速公路
2022年,甘肃高速公路(含一级)通车里程达到7400千米,隧道307处/612座,隧道总里程达到953.584千米,开通运营268个收费站(含独立运营路段的65个收费站)。 [101]
铁路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境内铁路营业里程5106.6千米,增长5.1%。 [160]
航空
2022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完成运输起降7.4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40.3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8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1.14%、49.72%、22.94%。集团全年新增客运航线34条,加密客运航线29条,新增货运航线2条,新增通航城市3座;累计通航城市101座,执行客运航线218条,货运航线5条;累计执飞航空公司36家(含2家货运航空公司)。 [101]
甘肃省主要机场列表
地区
机场
状态
ICAO
IATA
兰州市
使用中
ZLLL
LHW
酒泉市
使用中
ZLDH
DNH
嘉峪关市
使用中
ZLJQ
JGN
张掖市
使用中
ZLZY
YZY
金昌市
使用中
ZLJC
JIC
陇南市
使用中
ZLLN
LNL
庆阳市
使用中
ZLQY
IQN
天水市
使用中
ZLTS
THQ
甘南州
使用中
ZLXH
JXH

运输

2024年,甘肃省货物运输总量8.4亿吨,比上年增长5.3%;货物运输周转量4653.0亿吨千米,增长9.6%。旅客运输总量1.7亿人次,增长9.4%;旅客运输周转量530.6亿人千米,增长6.4%。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207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货邮吞吐量9.1万吨,增长15.3%。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民用汽车保有量490.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26.1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保有量215.6万辆,增长2.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94.8万辆,增长3.3%。 [160]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科技事业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21家。全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3215项,其中,基础理论1197项,应用技术类成果1933项,软科学85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专利授权量21596件,比上年增长3.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936件,增长10.3%。有效发明专利1786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25件。共签订技术合同24522项,增长73.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4.7亿元,增长20.6%。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2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1个。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共有地震台站(点)2012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20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1992个。 [160]

教育事业

2024年,甘肃省研究生教育招生2.29万人,在学研究生6.85万人,毕业生1.8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10.21万人,在校生36.35万人,毕业生9.4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57万人,在校生14.23万人,毕业生5.4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2.63万人,在校生58.30万人,毕业生16.96万人。初中招生33.64万人,在校生98.56万人,毕业生30.4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1.98万人,在校生201.51万人,毕业生33.9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6万人,在校生0.4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6.14万人。 [160]
甘肃省高校名单(截至2023年6月)
地区
层次
高校名称
兰州市
本科
专科
天水市
本科
专科
庆阳市
本科
专科
张掖市
本科
专科
平凉市
本科
专科
甘南州
本科
专科
-
武威市
本科
-
专科
白银市
本科
-
专科
陇南市
本科
-
专科
定西市
本科
-
专科
酒泉市
本科
-
专科
嘉峪关市
本科
-
专科
金昌市
本科
-
专科
临夏州
本科
-
专科
参考资料: [59-60]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1%,比上年末提高0.03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8%,提高0.04个百分点。 [160]

体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体育场地100175个,体育场地面积5998.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3平方米。全年体育获得各类奖牌179枚,其中金牌46枚。 [160]

卫生事业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761个。其中医院763个,医院中有综合医院364个,中医医院181个,专科医院2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663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21个,卫生院1345个,村卫生室162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5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20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4.0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83万人,注册护士10.8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77万张。其中,医院15.77万张,卫生院3.32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3176.97万人次,出院人数630.51万人。 [160]

社会保障

2024年,甘肃省城镇新增就业31.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2.3万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19.2万人,其中,省外输转227万人,省内输转292.2万人。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4.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70.66万人,减少8.32万人。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64.6万人,减少46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56.5万人。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4.88万人,增加4.83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3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2.36万人,增加4.9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0.19万人,增加0.6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71.3万人,增加5.9万人。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27.6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5.9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03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9503个。其中,未登记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115个,全托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81个,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048个,互助型社区养老设施5830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29个。 [160]

环境保护

2024年,甘肃省内74个国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8.6%。2024年,甘肃省14个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2.7%(剔除沙尘影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14个市州城市区域声环境评价(昼间)总体较好,嘉峪关市、武威市、临夏州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甘南州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陇南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 [160]

安全生产

2024年,甘肃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14.4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73.74%;农作物成灾面积47.46万公顷,下降79.13%。全年实际发生地质灾害16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27.65万元。
2024年,甘肃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6起,比上年下降13.25%;死亡474人,下降12.06%;受伤344人,下降25.54%;直接经济损失10605.46万元,下降23.9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6人,下降28%;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32人,下降2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45人,下降65.23%;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2.09人,增长18.88%。 [160]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综述

甘肃省地处中国黄河上游,地域辽阔,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汇地,其独具特色的陇菜菜系 [112]、浓厚的民情风俗、源远流长的传统戏曲文化 [113]、具有区域性优势的地方性特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等构成了甘肃文化的整体。 [3] [111]
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甘肃疆域狭长,东西跨度大,文化类型在组成系列上丰富多样。按照时代划分,史前时代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先秦时期有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西戎文化、周秦早期文化等。秦汉以来有三国文化、五凉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等;按照性质来分,则有彩陶文化、青铜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简牍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特有民族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旱作农业文化及以红色文化和以《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等;按照民族成分来讲,则有氐羌文化、大月氏文化、匈奴文化、鲜卑文化、吐蕃文化、党项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类型极大地充实了华夏文明的内涵和组成体系。 [24]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是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博大精深。敦煌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中西文化的集成及交融的结果,吸收世界各种文化而形成的世界文化。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中国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25]
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文化包括长城、石窟、汉简、彩陶、青铜器、铜奔马、古遗址、遗书经卷等主要内容。 [24]而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境内1600多千米,敦煌、武威、张掖、天水4座城市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名;从东向西,大地湾遗址和伏羲、周祖教民渔猎稼穑的故事,以及马家窑彩陶和纵贯河西走廊的长城遗迹、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落、甘肃出土的6.1万余枚简牍、武威雷台的汉代铜奔马等,都彰显了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的甘肃文化的底蕴和绚丽。 [25]
黄河文化
甘肃省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多年来受到了黄河流域的充分滋养,孕育出了丰富的文化,比如新石器时代文化、先秦文化、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及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又多彩的黄河流域文化体系,同时甘肃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6]
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的本源。伏羲氏主要成就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物质文明成就:结网罟,兴渔猎;豢育牲畜,发展牧业;作历度,兴农业;钻木取火,养蚕化布,建造屋庐,进化生活。而精神文明成就有创立龙文化,奠创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之源;制瑟作乐,开中国音乐艺术之先河;造书契,开中国文字之先河;始制嫁娶,促进了人类自身进化的进程。 [27]
红色文化
甘肃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和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遍布全省的72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记录了甘肃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陇东到河西,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陇东边区、哈达铺会议、榜罗会议、会宁会师、腊子口战役等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文化。从而产生的“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南梁精神”“红西路军革命精神”,以及“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是陇原儿女的历史铭鉴和精神动力。 [25] [28]

地名由来

甘肃,是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3]

文物古迹

综述
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52处,其中古遗址50处、古墓葬11处、古建筑53处、石窟寺和石刻2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庆阳市(23处)、酒泉市(21处)、张掖市(19处)、天水市(18处)、武威市(13处)和平凉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列市州前五位。武威市凉州区(10处)、张掖市甘州区(9处)、华池县(7处)、民乐县(6处)和瓜州县(6处)分列县区前五位。 [57]
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有:长城(甘肃省)、甘肃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5处) [30] [32]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坐西朝东,面向三危山。洞窟密布在南北长约2千米的崖面上,高约40米至50米,岩质为酒泉系砾石岩层,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沙层疏松,不适于雕刻,故石窟中以泥塑彩绘为主。 [128]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窟群全长1600余米,分南北两区,现存有壁画、塑像者共492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南区。莫高窟的北区除少数洞窟存有壁画,其余则是多达二百五十余个空窟。现编号的492个洞窟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唐宋木构窟檐五座。最大彩塑高35.5米(武周证圣元年建第96窟的“北大像”),最大壁画约47平方米(五代第61窟“五台山图”)。石窟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地面漫铺花砖,窟外有窟檐(或殿堂)、栈道,窟窟相通相连,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彩塑有佛陀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像、力士像、罗汉像及高僧像等。壁画题材有表现佛陀、菩萨等等的单身画像(即尊像画);有叙述释迦牟尼从入胎、出生到成长、悟道、降魔、成佛等神化了的传记性的佛传故事画;有表现佛陀在成佛前的若干世忍辱牺牲、救人救世的本生故事画;有描绘佛陀度化众生的因缘故事画;有以汉族传统神话为主包括道家的某些神话的故事画;有描绘佛教传播中佛陀、菩萨、高僧事迹为题材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灵异事迹和圣迹的佛教史迹画(包括瑞像图);有以佛教经典为内容的佛教经变画。这些是莫高窟壁画中的主要部分。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艺术的高度水平和有关时代的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 [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1月,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83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四批)合计404项。 [29]
甘肃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参考资料来源 [31]

民间艺术

戏曲
甘肃省境内现有戏曲剧种13个,分别为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眉户、京剧、豫剧。其中: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眉户演出团体、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剧目创作较为丰富,为省内较为活跃且发展稳定的剧种。? [126]
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甘肃传统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是甘肃戏剧形成、发展、完善的第一个高峰期。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西秦腔的记载,这种被称为甘肃调的秦腔成为中国秦腔艺术的早期分支。清代,甘肃秦腔广泛流布全省。清中后期,形成甘肃三路秦腔的流传格局。抗战时期,甘肃因作为大后方汇集了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剧种、曲种。京剧、蒲剧、豫剧都是在本时期传入,并异常兴盛。? [126]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发展阶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神奇辽阔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传承有序的戏剧文化,为甘肃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跻身于戏剧大省的先进行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目常演不衰,多部戏剧精品在国家文艺评奖和展演中屡获殊荣,扩大了甘肃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126]
优秀剧目
甘肃省陇剧院的陇剧《西狭长歌》入选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话剧剧本《天下第一桥》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提名;舞剧《彩虹之路》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8部终评作品。秦腔《民乐情》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提名奖”“配角奖”。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被国家民委选调晋京展演,秦腔《许铁堂》荣获全国十大剧种演出优秀剧目奖。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杂技剧《九色鹿》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以精湛的杂技技巧和高科技手段再现敦煌壁画故事。省陇剧院创排完成《米仓魂》,填补了高山戏大型舞台剧的空白。? [126]
陇剧《西狭长歌》剧照 [127]

民俗民风

太昊伏羲祭典
天水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秦人就在渭水河畔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此后历朝祭祀,相沿成习。明代,天水祭祀伏羲形成定制,每年分春秋两祭,程序严谨,祭文由礼部制定,并制礼作乐,天水成为祭祀伏羲的中心。清代以后,伏羲祭祀仪式逐渐演化积淀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深厚民俗文化。 [118]
现代公祭大典正式举办之初,大典的祭祀乐舞主要内容还是天水旋鼓、秦州夹板、甘谷唢呐、秦安腊花等,后期加入一些特定编排的舞蹈,但没有成为体系篇章。2010年开始在伏羲庙院内增加古筝表演,增加伏羲路迎宾队伍数量;2012年甘肃省文化厅、西北民族大学组织重新排练了祭祀乐舞,演职人员达202人,2013年更是增加到320人。2016年,由甘肃省文化厅、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正式仿照《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伏羲庙”条记载中的乐舞礼制,创新编排了大典乐舞告祭内容,总共分四部分,即:序章,威仪棣棣;第一乐章,画开天地;第二乐章,万代敬仰;第三乐章,龙脉永昌。2017年,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接手乐舞告祭排练,邀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百先生作为艺术顾问,通过冯双百团队的再次创编,最终形成了每年公祭大典时所展示的祭祖乐舞篇章。 [119]
公祭伏羲大典 [118]
西王母信俗
西王母是中国古文化的优秀遗产,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已流传3000多年,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有较大影响。千百年来,泾川回山已成为西王母后裔朝觐的圣地,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泾川回山西王母庙会,现存宋开国元老陶谷碑记载,开宝年间重修王母宫,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相沿成习,已传承1051届。? [120]
“西王母信俗”是千百年来,在泾河流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西王母祭祀仪式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是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祭祀活动分道场、朝觐、祭坛和采圣水四个程序进行,法师携带法器,身着法衣,登赴祭坛,高唱道号,读涌经文,呈现出吉祥、长寿、团圆、祈福、穰安的和谐氛围。庙会期间,来自方圆周边市、县朝拜的群众每年多达10万人(次),回山和县城常出现人流蜂拥、水泄不通的空前盛况。?西王母民俗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人数愈来愈多,已成为泾川一大民俗盛会,颇受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宗教人士的关注。 [120]
朝拜西王母 [120]
永昌县卍字灯俗
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卍”是梵文,意为“吉祥之所集”。明代洪武三年(1370),永昌县毛卜喇村李姓先生在北京做小商贩,闲暇时入园把图谱暗暗绘在一块土织白布上带回家乡,迄今已有500年历史。永昌“卍”字灯俗表演时,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埋栽木杆,横竖各十九排,杆高2米,共361根。主场正中竖高8.10米主杆,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杆与杆之间按图谱用幕布遮蔽,在进出口正面扎一道龙门,饰以彩灯,用作屏障。灯场对面设12盏生肖灯,象征观灯者吉祥如意。生肖灯后设置“鳌山”(“灯山”),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闹灯时每人手拿一盏1.5米高的花灯,顺通道盘舞,热闹异常。 [121]
西和乞巧节
西和乞巧节民俗是秦文化的遗留,以西汉水源头的漾水河、盐官河流域为中心,源于秦人的女性崇拜和祭祖活动。是一种集崇拜信仰、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词谣赋、音乐歌舞、才艺展示和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民俗活动。西和乞巧民俗中,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因活动主题是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由于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女节”。乞巧活动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按次序依次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期间,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歌舞表演和祈祷方式向巧娘娘诉说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互拜巧过程,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才艺,为相邻村、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交谊的平台,为未婚青年寻找配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122]
乞巧节祈祷 [122]
秦安女娲祭典
秦安女娲祭典是天水市政府及陇城民间祭祀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的祭祀活动。从2006年恢复公祭以来,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女娲庙举行公祭和民祭合一的女娲祭典。?秦安县即古城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女娲庙坐落于“陇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的清水河中游的秦安县陇城镇,距著名的大地湾遗址仅5千米。传说伏羲和女娲就出生在这里。陇城仍然保留着与女娲传说有关的风沟、风台、风茔的地名,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风沟中还有传说中女娲居住过的女娲洞。? [123]
女娲祭典
裕固族服饰
裕固族服饰大致可分为妇女服饰、未婚女子服饰和男子服饰三类。妇女服饰上有“衣领高、帽红缨”的特征,妇女的帽子特点鲜明,东部各部落的妇女帽子形似礼帽,但顶部呈小圆顶形;西部各部落妇女帽顶则是尖顶,帽沿后部卷起。红缨帽一般以芨芨草编织或羊毛擀制帽胚,用红布做帽里,白布做帽面,帽沿为镶有花纹的黑边,帽顶配有红缨,故称“红缨帽”。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是一件非常精制而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用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穿缀而成,共分三条,胸前左右两条,背后一条。头面也是裕固族已婚妇女和少女的区别标志,妇女出嫁成婚后方可戴头面。裕固族男子服饰也有其独特之处,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身穿大领偏襟长袍,衣料大多以布、绸、缎或褐子、兽皮为主,扎彩色腰带,佩有腰刀、火镰、鼻烟壶、烟荷包等饰品。裕固族有专门的婚礼服饰,色彩和配饰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 [124]
裕固族服饰 [124]
岷县青苗会
青苗会民间祭祀是流行于甘肃岷县锁龙乡部分村社的一项独特而神秘的神灵祭祀活动。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苗会流行区域位于甘肃省岷县锁龙乡,五大会的总庙在锁龙乡赵家庄,人称月楼滩庙,庙里供奉着两位善神:九天圣母京华娘娘、九天圣母京皇娘娘。相传两位娘娘在明成化年(1465年)出生,明万历年(1573年)加职,两位娘娘都到出嫁的年龄,因不满家里指定的婚姻,离家出走,最后在锁龙的梳发台显神,成为锁龙五大会的两位善神。? [125]
青苗会民间祭祀庙会活动由“坐床”、“取水”、“坐庙”等几部分组成。作为流传久远的庙会活动,锁龙月楼滩青苗会民间祭祀携带了许多农耕文明的信息,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独特的人神沟通方式,虔敬的水崇拜等都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当地民间民俗活动的活化石。 [125]

地方特产

截至2022年11月,甘肃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共67个。 [23]其中大部分是食品和药材,也有环县皮影、庆阳刺绣这样的民俗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名称
属地
公告号
名称
属地
公告号
陇南市
2004年第192号
陇南市
2008年第140号
陇南市
2008年第80号
陇南市
2005年第176号
陇南市
2012年第51号
陇南市
2013年第137号
陇南市
2013年第128号
陇南市
2007年第221号
陇南市
2010年第159号
陇南市
2008年第147号
陇南市
2011年第178号
陇南市
2006年第197号
陇南市
2013年第184号
陇南市
2014年第109号
陇南市
2003年第108号
定西贞芪扶正药品
定西市
2004年第152号
定西市
2017年第117号
定西市
2003年第100号
定西市
2004年第192号
定西市
2004年第3号
渭源马铃薯种薯
定西市
2003年第108号
定西市
2003年第108号
定西市
2002年第133号
定西市
2003年第100号
定西市
2017年第98号
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
定西市
2004年第152号
庆阳市
2010年第110号
庆阳市
2006年第189号
庆阳市
2014年第39号
庆阳市
2014年第13号
庆阳市
2014年第39号
庆阳市
2016年第128号
白银市
2012年第222号
白银市
2015年第96号
白银市
2016年第9号
白银市
2010年第53号
白银市
2017年第117号
白银市
2017年第117号
武威市
2010年第110号
武威市
2014年第109号
武威市
2010年第110号
武威市
2012年第111号
武威市
2016年第112号
武威市
2016年第112号
酒泉市
2011年第103号
酒泉市
2011年第70号
酒泉市
2010年第14号
酒泉市
2012年第222号
酒泉市
2016年第128号
酒泉市
2016年第128号
天水市
2011年第103号
天水市
2008年第77号
天水市
2018年第33号
天水市
2009年第41号
天水市
2007年第168号
张掖市
2009年第66号
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5年第24号
甘南牦牛奶粉
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7年第98号
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7年第98号
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7年第98号
张掖市
2008年第64号
平凉市
2006年第208号
平凉市
2006年第125号
兰州市
2004年第137号
临夏回族自治州
2012年第222号
-
-
-
参考资料来源 [23]

特色饮食

兰州牛肉面(兰州拉面)
牛肉拉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起源于唐代,经过近百年的创新发展,成为同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等中国特色名餐饮并驾齐驱的中式快餐推广品种。汤鲜肉美、经济实惠是其最大的特色。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拥有完整、成熟、独特的技术体系与风味体系,而且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的风味个性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时,还拥有相当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力较强的烹饪人才队伍等优势,因此,兰州市被命名为“中国牛肉面之乡”。 [162]
百花全鸡
用发菜作配料的名菜。用一只肥母鸡,取下鸡脯,鸡里脊,加脂肉剁成细泥,加水、蛋清、精盐,搅成鸡茸。剩下部分加葱、姜、精盐上笼蒸烂取出,留头、爪、翅膀,将其余的肉切成五分大的片铺在鱼盘中。另将菠菜、发菜、蒸熟的蛋黄分别制成细末。这时,将鸡茸抹在盘内铺的鸡片上做成菱形块(也可做成其它图案)将菠菜、发菜、蛋黄这四种碎末整齐地撒在鸡茸上。将鸡头用刀劈开摆在鱼盘前端,鸡爪去尖按鸡形摆在鱼盘的另一端,翅膀摆在两边。上笼蒸十分钟,勾流水芡即成。这道菜操作精细,图案新颖,香嫩可口,清淡不腻。 [114]
浆水面
浆水面是兰州、定西、天水、临夏一带民众日常面食。浆水面的面条以手工所擀为佳,柔韧耐嚼,现在多用压面机所产,但均有长短之分:长面以韭叶子为多,短面也叫“寸寸子面”,长约两寸呈楔形。浆水也有两种:一种是清浆水,清澈透明;另一种称“毛浆水”,汁较稠带有浆水菜。浆水经热油将葱花、花椒“刺啦”一炝,炝醒浆水之魂,清酸润舌。浆水面随口味调上油泼辣子、盐,撒上芫荽末,配以膘似水晶、肉如桃花的陇西腊肉片、卤猪蹄、凉拌花缨萝卜、黄瓜,蒜拌火烤长茄子、虎皮辣子,就着蒜瓣,荤素相衬,营养俱全,大快朵颐,败火祛暑。 [115]
酿皮子
临夏酿皮来源于河州民间,它是一种既营养又健康的好面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亦被临夏今天的大小宾馆作为迎接上宾的地方特色风味小吃。它以其独特的河州味道,传统的技艺,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当地旅游文化食品之一。把酿皮子切得宽窄均匀,盛在盘子里,上面盖上几块面筋,拌上紫红的油泼辣子、白的芥末汁、黄的蒜泥,再加上盐、醋,呈在眼前,使人顿生谗涎,刺鼻的芥末和蒜味,形成一股清冽冽的香气,瞬间溢满整个屋子。那香气,像初夏的阳光,有着暖人的喜气。 [116]
糊锅
酒泉的特色小吃。酒泉“糊锅”发源于晚清至民国初期,相传因交通不便,几位来此经商的外地人,因春节到了而无法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大家就在旅店中拿出各自带的熟食,油饼、鸡蛋等烩了一锅热腾腾、稠乎乎的年夜饭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结果被店家学到,很快流传开来,逐渐被当地人接受、流传,演绎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小吃,取名“糊锅”,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酒泉人做“糊锅”,便是在店门口架上一口大锅,锅下的炉中一直燃着文火,店里安几张小条桌,路边放若干小板凳,主要食材是:麻花、面筋、粉皮子;主要调料有:盐巴、生姜、胡椒粉。 [117]

方言

甘肃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内部又主要分属于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有几个点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甘肃方言可以分为陇东方言、陇中方言、陇南方言、洮岷方言、河州方言、兰州方言、河西方言七个小片。陇东片包括六盘山以东的十三个县区和白银市的靖远县、景泰县的部分方言。陇中片包括六盘山以西、以南的定西市(除了临洮、岷县)、天水市的方言。陇南片包括陇南市、甘南州的舟曲县的方言。洮岷片包括临洮、岷县、甘南州的临潭、陇南市的宕昌的部分方言。河州片包括临夏州及周边的部分方言。兰州片包括兰州市三县五区及周边的一些方言。河西片包括整个河西走廊的方言。 [99]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综述

截至2025-08-14,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共469个。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7家,AAAA级旅游景区140家,AAA级旅游景区255家,AA级旅游景区66家,A级旅游景区1家。 [33]重要风景名胜区具体如下表。
甘肃省重要风景名胜
等级类别
名单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黄河首曲、漳县珍稀水生动物、太子山、连城、兴隆山、民勤连古城、张掖黑河湿地、太统-崆峒山、甘肃祁连山、安西极旱荒漠、盐池湾、安南坝野骆驼、敦煌西湖、敦煌阳关、白水江、小陇山、甘肃莲花山、洮河、尕海-则岔、甘肃多儿 [35-36]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甘肃刘家峡恐龙、甘肃景泰黄河石林、甘肃平凉崆峒山 [38]
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区
甘肃庆阳南小河沟水利风景区、酒泉市金塔县鸳鸯池水库水利风景区、武威市凉州天梯山水利风景区、平凉市崆峒水库水利风景区、酒泉市赤金峡水利风景区、高台县大湖湾水利风景区、庄浪县竹林寺水库水利风景区、泾川县田家沟水利风景区、嘉峪关禹苑水利风景区、瓜州县瓜州苑水利风景区、临泽县双泉湖水利风景区、张掖市二坝湖水利风景区、张掖市大野口水库水利风景区、张掖市临泽县平川水库水利风景区、陇南市西和县晚霞湖水利风景区、山丹县李桥水库水利风景区、阿克塞县金山湖水利风景区、迭部县白龙江腊子口水利风景区、临潭县冶力关水利风景区、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水利风景区、敦煌市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玛曲县黄河首曲水利风景区、康县阳坝水利风景区卓尼县洮河水利风景区两当云屏河水利风景区崇信龙泽湖水利风景区肃南隆畅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庆阳市庆阳湖水利风景区景电水利风景区(截止2025-08-14) [5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第一批 [40]);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第三批) [41]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第九批) [42-44]
国家森林公园
国际重要湿地
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甘肃张掖黑河国际重要湿地、甘肃盐池湾国际重要湿地、甘肃黄河首曲国际重要湿地、甘肃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 [47] [56]
国家湿地公园(正式)
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酒泉市(肃州区)、临夏市灵台县庆城县(庆阳县)、夏河县陇西县会宁县兰州市 [49]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永登县连城镇、古浪县大靖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榆中县金崖镇 [50]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麦积区麦积镇胡家大庄村 [51]
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至2025-08-14)
等级
所在市州
景区名称
AAAA级旅游景区
兰州市
兰州兴隆山景区、兰州青城古镇景区、兰州水车博览园景区、兰州市安宁区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兰州市皋兰县什川世界第一古梨园景区、兰州市永登县兰州吐鲁沟公园景区、兰州市七里河区石佛沟景区
兰州新区
兰州西部恐龙水乐园景区
嘉峪关市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方特欢乐世界景区、紫轩葡萄酒庄园景区、鸿翔孔雀苑景区
金昌市
紫金花城景区、金水湖景区、骊靬古城景区
白银市
景泰黄河石林大景区、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景区、白银区水川黄河湿地景区、白银区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景区范围拓展(会宁长征景园)、白银市靖远县水岸三合旅游景区
天水市
武山水帘洞景区、甘谷大像山景区、张家川县回乡风情园、秦州区伏羲庙景区、秦州区南郭寺景区、秦州区玉泉观景区、秦安县凤山景区、青鹃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
武威市
武威市雷台景区、武威文庙景区、武威市凉州区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景区、天梯山石窟景区、武威市沙漠公园景区、凉州白塔寺景区、古浪战役纪念馆景区、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武威市民勤县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
张掖市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月牙湖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高台大湖湾文化旅游景区、张掖大佛寺景区、山丹大佛寺旅游景区、焉支山国家森林公园、肃南裕固族民俗度假区、马蹄寺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祁丰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冰沟丹霞景区、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平山湖大峡谷、临泽县流沙河景区、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张掖市甘州区甘泉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张掖市屋兰古镇旅游景区、张掖市临泽县丹霞口文旅小镇景区、张掖市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景区、张掖市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
平凉市
崇信县龙泉寺景区、泾川县大云寺?王母宫景区、庄浪县云崖寺景区、灵台县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田家沟景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景区
酒泉市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雅丹景区、敦煌阳关旅游景区、西汉酒泉胜迹、玉门赤金峡旅游景区、瓜州锁阳城景区、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玉泽湖生态旅游景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区、酒泉天宝景区、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肃北雪域紫亭文化生态景区、酒泉六分湿地景区、酒泉生态文化博览园景区、酒泉市阿克塞县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景区
庆阳市
庆阳市庆城县周祖陵景区、庆阳市华池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庆阳庆城药王洞养生小镇、庆阳市西峰区龙栖谷旅游景区、庆阳市环县环州故城景区
定西市
定西市通渭县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景区、通渭县悦心国际书画村、定西市渭源县渭河源景区、定西市渭源县首阳山景区、贵清山/遮阳山国家旅游景区、陇西县李家龙宫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景区、定西市岷县狼渡滩草原景区、定西市岷县岷州会议旧址红色旅游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南屏山生态旅游景区
陇南市
武都区万象洞旅游景区、成县西峡颂旅游景区、康县阳坝旅游景区、宕昌官鹅沟旅游景区、西和县晚霞湖旅游景区、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两当县云屏三峡旅游景区、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康县花桥村旅游景区、文县天池旅游景区、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宕昌县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徽县金徽矿业旅游景区、康县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康县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礼县秦文化博物馆旅游景区、陇南市徽县花映三泉生态旅游景区、陇南成县陈院生态园景区
临夏州
临夏八坊十三巷景区、和政松鸣岩景区、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积石山大墩峡景区、和政县法台山景区、和政县桦林万兽谷景区、康乐县胭脂湖景区、临夏州康乐县草长沟景区、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景区
甘南州
夏河县拉卜楞寺景区、临潭县冶力关景区、卓尼县大峪沟景区、合作市当周草原景区、碌曲县则岔石林景区、舟曲县拉尕山景区、碌曲县郎木寺景区、碌曲县尕秀藏寨文化生态旅游景区、迭部县扎尕那景区、迭部县腊子口景区、迭部县俄界会议遗址景区、玛曲县阿万仓湿地景区
AAA级旅游景区
兰州市
兰州石源景区、玉泉山庄景区、龙泉山庄、兰州金城公园、皋兰石洞寺景区、安宁银滩港景区、兰州植物园景区、甘肃天庆博物馆旅游景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山三台阁旅游风景区、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工业遗存旅游景区、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公园、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徐家山森林公园景区、永登猪驮山景区、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越国开心农场旅游景区、榆中县老家?浪街景区、榆中县云上清谷景区
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景区
嘉峪关市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讨赖河生态文化景区
金昌市
金川公园、北武当山景区
白银市
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公园景区、甘肃农垦条山农场旅游区、靖远法泉寺景区、靖远县水岸三合旅游景区、白银区水川花村?顾家善景区、平川区陶都花苑景区、平川区陶瓷小镇景区、景泰县柏林山庄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园、景泰县大水?“石头部落”景区、会宁县状元红新农庄旅游景区
天水市
佳?水岸小镇旅游度假区、齐寿山文化旅游风景区、秦州区炳灵寺、大地湾遗址景区、武山县木梯寺景区、武山县卧牛山森林公园、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麦积区崇福寺景区、甘谷县姜维墓景区、甘谷县古坡草原景区、清水县温泉休闲养生旅游景区、清水县三皇谷景区、清水县花石崖景区、张家川宣化冈拱北景区
武威市
天乙生态园景区、塔儿湾景区、鸠摩罗什寺景区、武威温泉度假村景区、头道槽大漠景区、普康田园综合体景区、武威市民勤县沙生药材科技文化博览园、武威市民勤县朗福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民勤石羊河大景区、金水源丝路驿站、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
张掖市
二坝湖景区、中共甘州中心县委旧址旅游景区、香古寺景区、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祁连葡萄庄园、圣天寺旅游景区、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公航旅?张掖国际露营基地、临泽县红桥庄园景区、临泽县德源农庄景区、高台县博物馆、民乐县金阳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方舟温泉水世界、高台县科技馆、赐儿山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景区、青龙山旅游景区、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景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巴尔斯生态旅游景区、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张掖海升智慧农业旅游景区
平凉市
华亭莲花台景区、米家沟生态园、柳湖公园、南山生态公园、莲花湖人文生态景区、静宁成纪文化城景区、华亭双凤山公园、庄浪紫荆山公园、泾川县锦绣凤凰旅游景区、泾川县白家民俗文化景区、泾川县汭丰镇郑家沟景区、泾川县完颜民俗文化景区、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泾川县王村知青记忆园、崇信县华夏古槐王景区、灵台县干槐树旅游示范村、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庄浪县朝那湫景区
酒泉市
敦煌古城、金塔县鸳鸯湖景区、酒泉常青苑景区、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敦煌三危山景区、阿克塞金山湖景区、瓜州县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景区、敦煌(沙洲)夜市景区、敦煌市党河生态公园、敦煌市雷音寺景区、肃北县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景区、敦煌农场同舟岛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区、敦煌市光电博览园、敦煌市月牙泉小镇、酒泉大法幢寺、酒泉民俗博物馆、玉门市黄闸湾镇泽湖村果巷花苑景区、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故里景区、阿克塞博罗转井影视基地、阿克塞县多坝沟胡杨峡景区、玉门市天境昌马旅游景区、玉门“红田园”旅游景区
庆阳市
合水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环县东老爷山景区、宁县古豳文化旅游区、正宁县调令关森林公园、宁县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园、庆阳黑老锅景区、潜夫山景区、镇原县北石窟驿景区
定西市
定西市通渭县温泉度假区、定西市陇西县仁寿山森林公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甘肃洮河石文化博览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平长人家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南屏山生态旅游景区、临洮县爱上山﹒后地湾景区、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景区、定西市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景区
陇南市
宕昌县牛头寺旅游景区、礼县祁山武侯祠旅游景区、文县碧口古镇旅游景区、武都区朝阳洞旅游景区、成县陈院生态园旅游景区、康县凤凰谷旅游景区、徽县花映三泉生态旅游景区、徽县稻坪古村生态旅游景区、成县杜公祠旅游景区、成县锦绣云轩生态休闲康养旅游景区、礼县西汉水风情线景区、两当县乔河旅游景区、徽县泰湖风情园旅游景区、宕昌县山湾梦谷古羌民俗旅游景区、康县珍爱茶山旅游景区
临夏州
临夏市枹罕山庄、临夏市东郊公园、临夏市东公馆、甘肃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临夏县关滩沟景区、临夏州博物馆、临夏市八坊牛乐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滑翔伞、临夏县龙首山景区、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康乐县白桦林景区、康乐县竹子沟景区、盛世旅游度假村、唐汪杏花村景区
甘南州
合作安多米拉日巴佛阁景区、夏河县熊猫沟景区、夏河县土门关景区、夏河县达尔宗湖景区、迭部县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景区、迭部县白云景区、合作市华羚牦牛乳产业园工业旅游观光景区、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纪念园景区、舟曲县巴寨沟景区、舟曲县各皂坝景区、舟曲县土桥子景区、玛曲县外香寺景区
AA级旅游景区
兰州市
榆中万和丽景景区、兰州水车园景区、兰州市安宁区安宁滑雪场、兰州市皋兰县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青龙山公园景区、兰州星河种植园景区
金昌市
花田小镇景区、宁远堡镇野狐湾景区、金川区双湾镇文昌园景区
天水市
秦州区李广墓景区服务中心、秦州区诸葛军垒、秦安县文庙景区、秦安县上关明清街、秦安县可泉寺景区、麦积区卦台山景区、麦积区龙园景区、麦积区凤凰山景区、麦积区马跑泉公园景区、麦积区导流山景区、甘谷县新兴镇蔡家寺景区、甘谷县尖山寺景区、甘谷县海潭寺景区、甘谷县天门山景区、清水县赵充国陵园、清水县小华山景区、张家川县卧龙山老庵寺景区、张家川县街亭遗址森林公园、张家川县云凤山景区
武威市
磨嘴子神泉山庄景区、武威市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景区
张掖市
双泉湖景区、山丹县博物馆
平凉市
庄浪县陈家洞景区、庄浪县赵墩梯田生态景区
酒泉市
庆阳市
华池双塔森林公园、西峰东湖公园、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定西市
定西市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景区、渭源县灞陵桥公园景区、定西市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定西市临洮县佛归寺生态旅游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西湖公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三易花卉园景区、定西市渭源县南谷新村景区、定西市漳县泰山公园景区、定西市漳县石崖寺景区、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定西市安定西岩山公园景区、定西市安定区玉湖公园景区
陇南市
武都区水濂洞旅游景区、武都区五凤山旅游景区、两当县陈沟旅游景区、康县庄科村旅游景区、两当火神庙旅游景区
临夏州
积石民俗村风景区、临夏人民红园、和政县罗家集乡三岔沟自然风景区
甘南州
夏河县桑科草原景区、夏河县京东拉卜楞甘南馆景区、夏河县拉卜楞摩尼宝旅游文化产业园、临潭县古战术布景区、临潭县新城景区、卓尼县阿子塘宝塔景区、舟曲县翠峰山景区、舟曲县亚哈景区、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景区、玛曲县欧拉克琼湖景区、玛曲县河曲马场景区
A级旅游景区
酒泉市
敦煌白马塔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 [33]

重要景点

  • 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
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是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三个景区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世界上冷兵器时代最重要、最经典的国家防线,也是当前中国保存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长城形态的百科全书。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中外巨防”“河西锁钥”“丝路咽喉”。嘉峪关关城是整个防线的指挥中枢,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称之为“东方最完美的古城堡”;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认为,嘉峪关城池之上的三座楼宇,是长城沿线最美建筑;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的修建过程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如“山羊驼砖”“冰道运石”“定城砖”等,这些传说故事不仅折射出关城结构的严密,建筑的精巧,更加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嘉峪关关城明墙最南端、讨赖河北岸高达56米悬崖峭壁上的长城第一墩景区,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第一座烽燧墩台,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景区地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东坡,因城墙自山底蜿蜒而上,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俗称“悬壁长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通衢要口,也是明长城西陲防御体系的军事要塞。 [129]
  • 崆峒山风景区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千米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千米,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先后荣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荣。 [130]
崆峒山崆峒山崆峒山崆峒山崆峒山崆峒山
崆峒山
  • 七彩丹霞景区
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东距张掖市区40千米,北距临泽县城20千米,以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称奇。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131]
  • 麦积山景区
有着“陇上林泉之冠”之称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215平方千米,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温泉五大景区180多处景点构成。麦积山又名麦积崖,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孤峰崛起,形如麦垛。山峰西南面为悬崖峭壁,著名的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不断开凿与修缮,现保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生动展现了当时的雕塑、绘画、建筑水平和艺术文化造诣,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麦积烟雨”。 [132]
  •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敦煌城南五千米处,由鸣沙山和月牙泉两部分组成。鸣沙山汉时称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主峰海拔1715米,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其山体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经堆积成,俯瞰似古埃及一座座金字塔,仰看若一道道呈波纹状得沙脊。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似弯月而得名,其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产有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其中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子被当地百姓称为“三件宝。 [133]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总面积150平方千米,由炳灵湖、炳灵石林、炳灵寺石窟三大片区组成,于2025-08-14被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炳灵寺石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炳灵寺石窟开凿始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和清,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现存窟龛216个,佛像雕塑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201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炳灵寺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炳灵石林中的丹霞面积达23平方千米,千峰耸立、形态各异,是一处典型近水丹霞地貌景观,被唐代名将李靖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刘家峡水库是因刘家峡水电站蓄水发电而形成的西北高原湖泊,又因在水库的末端有闻名遐迩的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水库又被称为“炳灵湖”。55千米长的湖岸线上,水面最宽处6千米,湖容量5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66平方千米,20万亩的辽阔水面,风光旖旎,宜人的气候,圈定成“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134]
永靖县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永靖县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永靖县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永靖县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永靖县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官鹅沟大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属于半湿润气候。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西南城郊,212国道、兰海高速和兰渝铁路贯通宕昌南北,交通便利。 [135]
官鹅沟大景区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游览片区组成,总面积达66平方千米。官鹅沟的森林覆盖率达75.1%,每立方厘米空间负氧离子平均达到18000个左右,是不可多得的康养胜地。经专家依据有关指标评定,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一级。景区内气候湿润、幽谷纵横,峡曲林密、峰奇石怪,草甸与花海相映、雪山与碧湖交辉,涧水接飞瀑、高岩藏古木。仰观苍鹰逡巡于峰峦缠云巅,俯察锦鳞游戏于浅溪碎石间。春天野花竞发,争奇斗艳;夏天绿荫蔽日,毫无暑意;秋来枫叶红遍,层林尽染;冬则白雪覆地,玉树琼花。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苍茫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30多种珍希的国家保护动物;盎然的官鹅景区内,生长着上千种珍贵的树种和药材。 [135]
官鹅沟景区官鹅沟景区官鹅沟景区官鹅沟景区
官鹅沟景区

自然保护区

在中国划定的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中,甘肃省包含有7个,总面积达14.0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0.94%。截至2022年,甘肃全省共有23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1460.3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45%,其中国家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56个(国家级21个、省级35个)、自然公园151个、风景名胜区24个。 [82-83]
截至2024年末,甘肃省共有自然保护区5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省级地质公园24个。 [160]
甘肃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部分)
保护区名称
行政区域
面积(单位: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类型
始建时间
主管部门
连城
永登县
47930
森林生态系统及祁连柏、青杄等物种
森林生态
2001.04.01
林业
兴隆山
榆中县
33301
森林生态系统及马麝等野生动物
森林生态
1986.01.11
林业
民勤连古城
民勤县
389883
荒漠生态系统及黄羊等野生动物
荒漠生态
1982.01.01
林业
张掖黑河湿地
高台县、张掖市甘州区
41165
湿地及珍稀鸟类
内陆湿地
1992.12.10
环保
太统-崆峒山
平凉市崆峒区
16283
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野生动植物
森林生态
1982.01.01
林业
甘肃祁连山
武威市、张掖市、酒泉
230000
水源涵养林及珍稀动物
森林生态
1987.01.01
林业
安西极旱荒漠
安西县
800000
荒漠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
荒漠生态
1987.06.02
环保
盐池湾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360000
白唇鹿、野牦牛、野驴等珍稀动物及其生
野生动物
1982.04.01
林业
安南坝野骆驼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396000
野骆驼、野驴等野生动物及荒漠草原
野生动物
1982.12.11
林业
敦煌西湖
敦煌市
660000
野生动物及荒漠湿地
野生动物
1992.12.14
林业
敦煌阳关
敦煌市
88178
湿地生态系统及候鸟
内陆湿地
1994.10.08
环保
白水江
文县
183799
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
1963.01.01
林业
小陇山
徽县、两当县
31938
扭角羚、红腹锦鸡等野生珍稀动植物
野生动物
1982.11.03
林业
尕[gǎ]海-则岔
碌曲县
247431
黑颈鹤等野生动物、高寒沼泽湿地森林生
森林生态
1982.09.02
林业
参考资料 [84]注:表格最后更新时间为:2024.06.22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岐伯
上古时代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者。约活动于甘肃庆阳一带。岐伯幼时聪慧,长而博识,洞察天地阴阳、四时运气之理,精通医术医药,岐伯与黄帝说医论道,共同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医药诊治之道。岐伯在3年中回答出黄帝提的1080个医学问题,黄帝遂尊岐伯为“天师”。岐伯、黄帝总结出的医学理论众口相传,留于后世。战国时期,医学家根据传说和记载,结合当时医学成就著成《黄帝内经》,成为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后世称《黄帝内经》为医书之祖,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伯明察地理,才智过人,通过分析病理,阐述治国为政的道理,辅助黄帝打败蚩尤,融合炎帝氏族,制止原始部落之间的连年混战,逐渐定居中原,成为华夏民族的主干。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垂法以福万民”。岐伯和黄帝论医中,阐述有天文学、历算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元素的知识。岐伯遵照黄帝旨意,制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等,有很多发明创造。 [136]
不窋
古代周族部落首领。后稷之子。后稷娶结氏生不窋。后稷死后,不窋承袭父职,在夏政权中继续担任主管农业的官职。后夏后氏太康沉溺于狩猎,不理国事,夏政日衰,稷禾荒芜。不窋被去职失官,率部族迁居北豳戎狄之间(今甘肃庆城一带)。为复兴后稷之业,不窋教育周族尊重当地民俗,注意民族团结,加强同戎族的联系,同时带领周族好耕农,种黍耕,不怠业,教民稼穑。不窋施行教化,变易风俗,争取人心,忠实继承和发扬后稷的美德,遵守宗旨,修订训典,守以敦笃,奉以忠信,深受北豳先民们的拥戴和敬重。领导族人修建不窋城,逐步形成统治阶层和管辖区域,不窋故城遗址在今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不窋卒后,葬于县城东帽盒山巅。明嘉靖十九年(1540),庆阳知府何岩立碑,书“周祖不窋氏陵”,今墓址犹存。明代庆阳著名诗人李梦阳诗:“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 [137]
秦襄公
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前778年―前766年在位。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其子秦文公继位。 [138]
李广
(?-前119),甘肃静宁西南人。先祖李信为秦代名将。李广身材魁梧,长臂善射,虽寡言却喜论阵法,以射箭为乐,受家传射法。西汉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入侵萧关,李广从军击匈奴,以功为郎,常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甚多,深受赞赏。景帝继位,为骑郎将。吴楚反叛,任骁骑都尉,从周亚夫平叛。后任上谷、上郡太守,多次与匈奴交战。匈奴侵入上郡,李广率百骑追击匈奴3名射雕手,射死2人,俘获1人,忽与匈奴数千骑兵相遇。匈奴兵以为李广等是诱敌之兵,遂于有利地形布阵。李广部众惧,欲纵马驰还,李广以为如确驰还,匈奴骑兵会予追杀。于是前进,距匈奴阵2里多,令军士下马解鞍休息,以示不去。匈奴有骑白马之将出,李广率10余骑射杀之。战回,复解鞍,纵马而卧。至傍晚,匈奴疑有伏兵,终不敢击,半夜而去。李广后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与程不识俱为当时名将。武帝初,李广为未央宫卫尉。西汉元光六年(前129),以骁骑将军统领万骑出雁门攻匈奴关市下,兵败被俘。途中夺匈奴马、弓脱归,因损兵折将下狱,罪当斩,以钱赎罪为民。元朔初复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行猎,误以草中石为卧虎,猛力急射,箭镞尽入石中。匈奴称李广为“汉飞将军”数年不敢犯右北平。西汉元朔六年(前123)入京,任郎中令。同年,以将军随卫青出定襄攻匈奴。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夏,率4000骑出右北平攻匈奴,行数百里,被匈奴左贤王4万骑包围,汉兵伤亡过半,李广射杀匈奴裨将数人,挫匈奴士气。次目再战,会援军至,匈奴解围去。李广七任太守,历文、景、武三帝40余年,先后与匈奴大小70余战,屡建奇功,终未封侯。今甘肃天水市南郊石马坪有李广衣冠冢。 [139]
张芝
字伯英。甘肃瓜州县人。名将张奂长子。少好学,有节操,潜心书法,屡次征召做官、应考,一概拒绝,故时人称之为“张有道”。练习书法刻苦专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善隶书、行书,尤擅长草书。学习著名书法家崔子玉、杜伯度笔法,加以创新,其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连,滴行不断,谓之“一笔飞”。其草书《急就章》,皆一笔而成,气脉通达,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张芝书法与当时著名书法家罗叔景、赵元嗣并称,时人称之为“草圣”。著有《笔心论》,今已佚。墨迹在《宣和书谱》载有草书《冠军帖》、章草《消息帖》,在《淳化阁帖》收有5帖。清康熙初年在武威凉庄道署内井中挖出其手书石碑一块,其书法对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影响很大,王氏对汉、魏书迹,唯推钟(繇)、张(芝)草书。 [140]
姜维
(202-264),字伯约。甘肃甘谷县人。父姜冏为曹魏郡功曹,战死。姜维以父功赐官中郎,参天水郡军事。诸葛亮出祁山,姜维归蜀,深得信任,以其“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即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任仓曹掾、加奉义将军,赐爵当阳亭侯。后任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跟随诸葛亮数次北上伐魏,既勇且谋,屡立战功。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卒于北征途中。姜维返成都,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蜀汉延熙元年(238),随大将军蒋琬进驻汉中,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后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费祎卒后,任大将军。延熙十年(247),汶山、平康夷族兵起,姜维率军平定。后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一带,降服羌人。姜维继承诸葛亮的“和夷”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民族和睦团结。姜维于延熙十二年(249)、十六年(253)、十七年(254)、十八年(255)多次出兵攻魏,因力量不敌,屡为魏军所败。姜维累年攻战,功绩不立,宦官黄皓掌权在内,屡欲废姜维。为解除后主刘禅猜疑,自求贬削为后将军,离开成都,驻军沓中(今甘肃舟曲、迭部一带),不久又“退师还保剑阁”。蜀汉景耀六年(263),魏以邓艾、钟会等三路伐蜀,姜维阻钟会于剑阁。邓艾偷渡阴平,魏军压境,后主刘禅出降,令姜维降于钟会,蜀亡。钟会推崇姜维,与之言:“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姜维暗中和钟会联接,钟会欲据蜀叛魏,姜维欲借机恢复蜀汉,事泄被杀。姜维“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同诸葛亮为蜀汉的兴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有姜维祠与墓。 [141]
李世民
(599-649),甘肃秦安北人。李渊次子。隋末随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消灭薛润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唐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后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又修《氏族志》,发展科举制度。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被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贞观四年(630)击败东突厥,又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发展西域的交通,各民族融洽相处,被铁勒、回纥等族尊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641)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后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役苛重。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驾崩于含风殿,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有诗作与墨迹传世。 [142]
安维峻
(1854-1925),字小陆,号晓峰,又号渭襟。甘肃秦安县人。清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1883),改任编修。光绪十九年(1893)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其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安维峻直言上谏,支持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与主和派坚决斗争。一年之内连续上疏60余道。甲午战争结束后,又上呈《请诛李鸿章书》,揭露李鸿章卖国行径,主张立斩李鸿章以谢国人,同时指责慈禧垂帘听政。慈禧甚怒,幸得光绪帝开脱,遂革职发配张家口。发配之日,饯行者堵塞行道。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亲为治“陇上铁汉”印相赠,京师大侠大刀王五自行护送。光绪二十五年(1899)回归故里,先受聘于陇西安南书院,后在家乡办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起任内阁侍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归里定居,闭门著书,间或从事农田耕作,鬻卖书画。民国14年(1925)病卒。著有《望云山房诗集》《望云山房文集》《谏垣存稿》《四书讲义》,主编《甘肃新通志》100卷81册。 [143]
葛霁云
又名葛昊,曾化名葛济平,1896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市。葛霁云小学未毕业就考入省立第三中学(即天水中学)。16岁辍学到天水县邮政局当译电员。1920年秋,被保送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铁路管理。五四运动期间,葛霁云认识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在李大钊领导下钻研马克思主义,接受革命思想,自觉投身于五四运动。1924年,葛霁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离校后与共产党员南汉宸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积极传播“十月革命”的火种,为在各地建立党的组织而积极工作。 [144]
1925年初,葛霁云倡议发起成立了天水籍在京学生组织——天水学会,并创办了季刊《新时代》,葛霁云任主编,公开地宣传马列主义。1925年春,葛霁云被派往国民军2军7师邓宝珊部工作。1927年1月,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在西安成立,葛霁云任民政厅副厅长。他利用这个公开的合法身份,为党组织提供经费,掩护党内同志并发动各县积极组织农民协会,与反动势力作斗争。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葛霁云在西安被捕,经邓宝珊营救出狱。1928年春,葛霁云、岳跻山等在河南唐县组织游击队,计划开辟革命根据地。 [144]
1932年底,葛霁云到了兰州。此时,正值中共甘宁青特委刚刚组建,靖远起义失败不久,党在甘肃的工作正处在困难时期,许多党员都分散隐蔽了。葛霁云对甘肃行署副官长兼特务营营长及教导队队长杜汉三做统战工作,将一些共产党员安排在他的特务营和教导队,并分别担任了连、排长等职。杜汉三对教导队和特务营中的共产党员的活动竭力进行掩护。 [144]
1933年秋,葛霁云被通缉,秘密去宁夏孙殿英部与南汉宸一起从事地下工作。1934年,孙殿英攻打宁夏失败,南汉宸去了天津,葛霁云去了新疆,在马仲英部搞兵运。1934年7月陪同马仲英前往莫斯科学习。1936年被派往西班牙工作。1939年回国后在新疆工作。1941年,葛霁云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45岁。 [144]
杨静仁
(1918-2001),甘肃兰州市人。1937年杨静仁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甘肃省委直属回民特别支部委员、书记,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会常委、伊斯兰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回民青年救亡会常务干事。1941年在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并任第一班党支部书记,后任陕甘宁边区回民骑兵团政委,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陇东外情组副组长。1947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民族科科长,西北局机关游击队队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第四处处长,国家民委委员、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60年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宁夏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1977年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主席。1978年3月任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80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82年4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2025-08-14在北京病逝。 [145]

对外交流

播报
编辑
甘肃省省级国际友好城市名单
序号
地区
国家
省级友城
结好日期
1
亚洲
日本
Japan
秋田县
AkitaPrefecture
1982.08.05
2
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KostanaiRegion
2004.09.15
3
伊朗*
Iran
QomProvince
2011.11.12
4
吉尔吉斯斯坦*
Kyrgyz
OshiRegion
2013.06.19
5
蒙古*
Mogolia
戈壁阿尔泰省
Gobi-AltaiProvince
2016.09.20
6
阿富汗*
Afghanistan
巴米扬省
BamyanProvince
2017.09.19
7
蒙古*
Mogolia
巴彦洪格尔省
BayanhongorProvince
2023.10.18
7
非洲
埃及*
Egypt
吉萨省
GizaGovernorate
2004.07.21
8
津巴布韦
Zimbabwe
西马绍纳兰省
MashonalandWestProvince
2004.10.22
9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阿齐那那那区
AtsinananaDistrict
2005.12.09
10
纳米比亚
Namibia
奥希科托省
OshikotoRegion
2009.05.22
11
欧洲
匈牙利*
Hungary
绍莫吉州
SomogyCounty
1997.04.21
12
罗马尼亚*
Romania
阿尔巴县
AlbaCounty
2004.09.01
13
法国
France
科雷兹省
CorrezeDepartment
2005.01.20
14
西班牙
Spain
纳瓦拉自治区
CharteredCo毫米unityofNavarre
2005.08.16
15
爱尔兰
Ireland
斯来果郡
CountySligo
2006.04.13
16
英国
U.K.
法夫大区
FifeCouncil
2006.10.11
17
白俄罗斯*
Belarus
格罗德诺州
GrodnoRegion
2007.07.08
18
俄罗斯*
Russia
奔萨州
PenzaRegion
2001.06.21
19
瑞士
Switzerland
索罗图恩州
CantonofSolothurn
2010.04.02
20
大洋洲
新西兰
NewZealand
克赖斯特彻奇市
ChristchurchCity
1984.04.22
21
美洲
美国
U.S.A
俄克拉何马州
OklahomaState
1985.06.12
22
智利
Chile
奥希金斯将军解放者大区
RegionofLibertadorGeneralBernardoO’Higgins
2005.04.04
23
巴西
Brazil
戈亚斯州
GoiasState
2005.04.08
24
墨西哥
Mexico
科阿韦拉州
CoahuilaState
2005.04.15
25
乌拉圭
Uruguay
佛罗里达省
FloridaDepartment
2006.04.20
26
古巴
Cuba
奥尔金省
HolguinProvince
2006.04.26
参考资料 [154]
6月29日是什么星座 过意不去是什么意思 明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无什么什么力 光合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叫什么 鼻炎什么症状 lt是什么意思 针清是什么
什么忙什么乱 焕字五行属什么 小心的什么 7月去英国穿什么 口苦是什么原因
96年属什么生肖 g18k金是什么意思 尿酸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牙齿上白色斑块是什么 运动裤配什么上衣好看
眼睛肿了用什么药hcv7jop5ns6r.cn 免疫力和抵抗力有什么区别hcv8jop7ns3r.cn 回头是什么意思hcv8jop6ns6r.cn 粘纤是什么材料hcv8jop1ns8r.cn 宫腔内钙化灶是什么意思zhiyanzhang.com
肢体麻木是什么原因hcv9jop8ns3r.cn 出伏是什么意思hcv8jop8ns2r.cn 淀粉可以用什么代替hcv7jop5ns6r.cn 地铁站务员是干什么的hcv8jop8ns3r.cn 戒断反应是什么hcv8jop9ns7r.cn
腰底部疼痛跟什么病有关hcv9jop6ns6r.cn 尿蛋白是什么病hcv9jop1ns6r.cn 培育是什么意思aiwuzhiyu.com 中统和军统有什么区别hcv9jop0ns2r.cn 膝盖疼痛吃什么药好hcv7jop9ns0r.cn
狗狗肠胃炎吃什么药hcv9jop5ns0r.cn 戒指戴在食指什么意思hcv8jop1ns2r.cn rf是什么hcv9jop3ns1r.cn 父亲节做什么手工hcv8jop6ns8r.cn 运动减肥为什么体重不减反增hcv7jop9ns2r.cn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