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隶属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太原北部城区、汾河之滨, [49]东与晋中市寿阳县、榆次区相邻,南连小店区,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北接杏花岭区,总面积117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末,辖7个街道1个镇, [50]区人民政府驻柳巷街道云路街15号。 [44]截至2024年末,迎泽区常住人口为60.7万人。 [48]
- 中文名
- 迎泽区
- 外文名
- Yingze District
- 行政区划代码
- 140106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山西省太原市
- 地理位置
- 太原北部城区、汾河之滨
- 面 积
- 117 km2
- 下辖地区
- 7个街道、1个镇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太原以城池为界,划为内八区、外八区,区境为内一、二、三、八区及外一区、外二区管辖地。
2025-08-14,将原16个区(内、外八区)合并为8个区,南城区境属第一、二、五、六区。
2025-08-14,太原市各城区以地区方位命名,遂将第一区命名为太原市南城区,辖13个行政街,区政府驻活牛市12号(今解放路中段东侧23号楼址处)。
1956年,区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8年,将郊区的狄村街道辖地划归南城区管辖。同年11月12日区机关迁至柳巷南路19号。
2025-08-14,撤销南城区人民委员会,改置柳巷、双塔两个城市人民公社。
2025-08-14,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建置。
2025-08-14,成立南城区革命委员会,同时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
2025-08-14,经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南城区人民政府,终止南城区革命委员会职权。
1994年12月,区政府迁至棉花巷15号。
2025-08-14,设立迎泽区,辖原南城区的迎泽、桥东、文庙、柳巷、老军营、庙前6个街道,原南郊区的孟家井、郝庄(不含狄村)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棉花巷。 [30]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2001年,孟家井乡并入郝庄乡。
2002年4月,郝庄乡撤乡设镇。
2007年,撤销柳北、双塔寺街四、桃园路南路第三、滨河东路第二、双塔西街四、水西关南街、新城南街7个社区,设立劲松社区。
2008年,撤销郝庄、东太堡、马庄、店坡、王家峰5个行政村,成立郝庄、东太堡、马庄、店坡、王家峰5个社区。
区划详情
街道镇 | 下辖社区、行政村 |
---|---|
文庙社区┃五一东街社区┃上马街一社区┃上马街二社区┃山佑巷社区┃建设北路社区┃新城北街社区┃幸福社区┃五龙口一社区┃五龙口二社区┃五龙口三社区┃双塔寺一社区┃双塔寺二社区 | |
新建路一社区┃新建路二社区┃南海街一社区┃南海街二社区┃庙前社区┃海边街社区┃桃园一社区┃桃园二社区┃桃园三社区┃桃园四社区┃水西关一社区┃水西关二社区┃水西关三社区┃水西关四社区 | |
并州路一社区┃并州路二社区┃并州路三社区┃青年路一社区┃青年路二社区┃青年路三社区┃双塔西街一社区┃双塔西街二社区┃双塔西街三社区┃解放南路一社区┃解放南路二社区┃南内环街一社区┃南内环街二社区┃南内环街三社区┃南内环街四社区 | |
并州东街一社区┃并州东街二社区┃并州东街三社区┃并州东街四社区┃桥东北社区┃桥东南社区┃双塔寺街一社区┃双塔寺街二社区┃双塔寺街三社区┃南官坊社区┃双塔北路社区┃南巷社区┃南内环街社区┃桥东新街社区┃营盘社区┃建铁社区┃太堡社区┃东岗社区┃迎宾社区 | |
老军营小区第一社区┃老军营小区第二社区┃老军营小区第三社区┃桃园南路一社区┃桃园南路二社区┃滨河东路一社区┃新建南路一社区┃新建南路二社区┃新建南路三社区┃劲松社区 | |
备注:表格信息整理自太原市民政局网站 [31]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迎泽区地处山西太原北部城区、汾河之滨 [49],东与晋中市寿阳县、榆次区相邻,南连小店区,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北接杏花岭区。 [24]地理位置坐标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2°41′,北纬37°51。总面积117平方公里。 [25]
迎泽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气候
迎泽区深处大陆内部,属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中的季风暖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5℃~10.3℃,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底,为36.10℃~39.4℃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气压最高为(十二月份)929.7百帕~935百帕;最低为(七月份)864.6百帕~907.5百帕。风向冬季为西北,夏季恒为东南。境内阳光照射较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556.3~2872.6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全年中1月的日照百分率最高,一般可达63%~78%。境内平均湿度在7.3~9.3百帕之间,有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平均相对湿度为53%~60%,其分布自西向东南逐渐递增,一年中相对湿度变化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夏季最小,且最小相对湿度曾出现过0%的极值记录。 [26]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迎泽区位于太原东山(罕山)分水岭西侧,处于地下水补给区,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渗入,属于太原盆地北端。根据2005年《太原市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迎泽区(1956~2000年)地表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511万方,地下水资源量为930万方,降水入渗补给量为722万方。 [27]
矿产资源
迎泽区已发现矿种8种。主要有:煤、石灰岩、石膏、砖瓦粘土等。煤主要分布于东山一带,区域上属于沁水煤田东山勘探区北部。石灰岩(熔剂、电石、水泥、建筑用灰岩)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西祁家山一带,其次在东南部的郝庄、小山岩、麻地沟等地亦有小规模出露,矿层主要赋存于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膏主要分布于区内东部中奥陶统峰峰组一段中部,多为透镜状、似层状、窝子状产出。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区内中东部石炭系本溪组铁铝岩段及太原组二段上部第四层灰岩之下。砖瓦粘土矿主要分布于松庄、水峪、店坡一带的第四系离石组底部黄色粘土和第三系中部静乐组红色粘土层。山西式铁矿主要分布于东西祁家山等地。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第六段侵蚀面之上,本溪组铁铝岩底部。 [28]
政治
播报编辑
人口
播报编辑
迎泽区有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等19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8700余人,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8900余人。 [47]
据202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97951人,比上年末增加2582人。其中:城镇人口586853人,增加2636人;乡村人口11098人,减少54人。城镇化率98.14%,比上年提高万分之一。男性人口297965人,女性人口299986人,性别比为99.33:100。全年出生人口3560人,人口出生率5.97‰;死亡人口4203人,死亡率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 [32]
截至2024年末,迎泽区总人口为607515人。其中城镇人口596322人,乡村人口11193人。 [48]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1年,迎泽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完成1052.5亿元,增长7.5%,总量稳居全省县(区)第一方阵;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15.4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1亿元,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2亿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9.7亿元,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亿元,增长7%;约束性指标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4]
2023年,迎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51.8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3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140.39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1010.94亿元,增长5.6%。 [32]三次产业比重为:0.05%、12.19%、87.76%,三产拉动经济增长5.0个百分点。 [32]
2024年,迎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49.29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1025.04亿元,增长2.0%。
2024年,迎泽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04%、12.71%、87.25%,三产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4546万元,为预算的99.81%,比上年同期增长0.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717万元,为预算的95.59%,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
2024年,迎泽区年固定资产投资74.5亿元,增长-14.5%。其中:城镇项目投资29.55亿元,增长58.4%;房地产项目投资44.94亿元,增长-3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12亿元,下降14.3%;第二产业投资3.95亿元,增长2223.5%;第三产业投资70.43亿元,下降16.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31亿元,增长81.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48.22亿元,增长8.1%;非国有投资26.28亿元,下降33.7%。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1个。其中:5-1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完成投资10.62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3%;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完成投资45.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3%。 [54]
第一产业
2023年,迎泽区农作物种植面积113.7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03.4公顷,全部为秋粮种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10.3公顷。造林:全年零星植树121万株,育种育苗面积33公顷。化肥施用: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15吨。 [32]
2024年,迎泽区农作物种植面积112.39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03.67公顷,全部为秋粮种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8.72公顷。全年零星植树121万株,育种育苗面积33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7吨。 [54]
第二产业
2023年,迎泽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占比为7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3%,占比为2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增长14.4%。利税总额37.4亿元,增长8.1%。利润总额3.1亿元,下降18.4%。
2023年,迎泽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642.34亿元,增长2%,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面积10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14万平方米。 [32]
2024年,迎泽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占比为7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3%,占比为22.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2.6亿元,增长2.6%。利税总额38.6亿元,增长2.1%。利润总额1.8亿元,下降43.8%。
2024年,迎泽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546.61亿元,增长-14.9%,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面积74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7万平方米。 [54]
第三产业
2023年,迎泽区金融业增加值272.10亿元,占比为26.92%,同比增长5.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66.52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26%,同比增长8.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67.09亿元,占比为16.53%,同比增长5.4%;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03.93亿元,占比为10.28%,同比下降1.1%;房地产业增加值36.93亿元,占比为3.65%,同比下降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17亿元,占比为4.66%,同比增长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16亿元,占比为1.70%,同比增长20.3%。 [32]
2024年,迎泽区金融业增加值259.42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31%,同比增长0.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28.17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02%,同比增长2.8%;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84.73亿元,占比为18.02%,同比增长9.0%;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12.53亿元,占比为10.98%,同比下降2.2%;房地产业增加值49.47亿元,占比为4.83%,同比下降9.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0.74亿元,占比为5.93%,同比下降1.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80亿元,占比为2.91%,同比增长4.1%。
2024年,迎泽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29亿元,增长0.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8.80亿元,增长0.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6.29亿元,增速-6.4%,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3.8%。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13.00亿元,增长7.1%,占比为56.2%。
2024年,迎泽区房地产完成投资44.94亿元,同比下降34.4%。住宅投资完成37.03亿元,其中:90平米以下住宅投资7.8亿元,占住宅投资的比重为21.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71亿元。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2.5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66亿元。 [54]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
2024年,迎泽区培育推荐高新技术企业40家,经省科技厅认定27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1家;省级众创空间保有量6家;拥有太原市新型研发机构3家。 [54]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迎泽区共有普通高中12所,普通初中7所,小学39所,幼儿园89所。 [54]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迎泽区共有卫生机构514个,编制床位12643张,实有床位1116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803人,其中:执业(包括执业助理)医师6627人,注册护士8837人。 [54]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迎泽区共有文化馆分馆15个,图书馆分馆18个。
2024年,迎泽区举办“美丽乡村”2024年太原市乡村村晚大比拼暨太原市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太原市农民工歌手、曲艺、广场舞、戏曲票友大赛等赛事。 [54]
社会保障
2024年,迎泽区城镇新增就业9282人,创业就业23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2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2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5人。全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9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参保人数为0.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9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80万人。2024年全年,共累计城市低保对象10003户次,12199人次,发放低保金11430088元;农村低保对象1368户次,2008人次,发放低保金1411559元。共计12841647元。 [54]
环境保护
2024年,迎泽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3,同比下降2.3%;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50天,优良率69.6%,同比增加3天,全区PM2.5的浓度均值为34ug/m3,重污染天数为2天,同比减少3天。
2024年,迎泽区累计增加绿化面积6722平方米,累计投资约283.5万元。栽植时令花卉约90万株,栽植月季51343株,摆放主题花坛4个,摆放花卉41.61万株。完成了12株古树的保护工作,投资6.04万元。 [54]
基础设施
2023年,迎泽区计划改造253个小区,涉及869栋楼、391万平米。现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成改造85个小区,涉及370栋楼、20089户、200.21万平方米。2023年迎泽区计划加装电梯30部,已完成建设63部。 [32]
2024年,迎泽区纳入中央预算内改造老旧小区19个小区,1275户、24栋楼、10.41万平方米,现已全部开工建设。2024年我区计划加装电梯45部,已完成建设104部。 [54]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名称由来
迎泽区因太原古城大南门——“迎泽门”而得名(太原古城有宜春、迎晖、阜城、振武、承恩、迎泽、拱极、镇远八大城门,分别各自隐含着东、西、南、北的寓意)。 [1]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 | ||
恒义诚老鼠窟元宵(省级) | ||
参考资料: [33] |
文保单位
截至2023年,迎泽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97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余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 [34]
名称 | 时代 | 类别 | 批次 |
---|---|---|---|
革命烈士陵园 | 1950年 | 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 | 第一批 |
孙中山纪念馆 | 1912年 | ||
南十方院 | 明、清 | 古建筑 | |
皇庙(万寿宫) | 明、清 | ||
古关帝庙 | 明 | ||
双塔 | 明 | ||
宝贤堂石刻 | 明 | 石刻、石雕、铸造文物 | |
崇德卢石刻 | 清 | ||
藏经楼 | 清 | 古建筑 | 第二批 |
开化寺民居 | 清 | 近现代代表性文物建筑 | |
保宁寨址 | 清代 | 古遗址 | 第三批 |
枣园村落遗址 | 清代 | ||
松庄慈云寺 | 明代 | 古建筑 | |
亨升久旧址 | 清光绪二十四年 | ||
泰山庙 | 清代 | ||
书业诚旧址 | 1915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侵华日军军营旧址 | 1938年 | ||
皇华馆12号民居 | 民国 | ||
晋绥铁路银行旧址 | 民国 | ||
迎泽宾馆 | 1955年 | ||
并州饭店 | 1956年 | ||
晋阳饭店 | 1956年 | ||
太原市少年宫 | 1957年 | ||
山西省体育馆比赛馆 | 1958年 | ||
山西省图书馆 | 1958年 | ||
参考资料: [35] |
方言
迎泽区史属阳曲县,阳曲方言隶属于晋语-五台片。而当前迎泽区方言为普化明显的新派太原话,其不属于中国十大汉语方言系列中的任何一种。新派太原话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逐渐架空本地太原土话的基础上,并受到外来河北官话移民及普通话推广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四不像“洋泾浜”方言,并在随后的短时间内快速普化。 [51] [53]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景点名称 | 景点简介 | 景点图片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起凤街社区起凤街1号。此处原为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道观, | ||
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善寺,位于迎泽区文庙街道办事处崇善寺街9号,1965年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 ||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位于迎泽区王家峰村,以“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展示为主体,辅之太原娄叡墓、忻州九原岗墓、朔州水泉梁墓壁画集中展示,总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 [21]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关帝庙,又名庙前街关帝庙。位于迎泽区庙前街道办事处庙前社区庙前街36号。创建年代不详, 2025-08-14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开化寺南街社区解放路48号。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建筑。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旧址 | 太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太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太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森栖小镇位于迎泽区东山腹地,是一座以农业休闲和康养为主题,融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和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生态特色小镇。 | ||
参考资料: [18] [36] |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王昌龄(约690年-约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37]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获奖时间 | 奖项荣誉 | 备注 | |
---|---|---|---|
2006年 | 1月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 [11] |
10月 | 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 [8] | |
2014年 | 11月 |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 [12] |
2017年 | 4月 | 全国首批中小学校教育督导创新区 | [14] |
2019年 | 10月 | 绿色发展百强区 | [7] |
2020年 | 6月 | 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 [5] |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13] | ||
11月 |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3] | |
12月 | 山西创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 [6] | |
2021年 | 2月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9] |
7月 | 全国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 | [10] | |
2022年 | 4月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 | [15] |
5月 | 2022年“全国围棋之乡” | [16] | |
2022年 | 10月 | 山西省商务厅公示拟认定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 | [17] |
2023年 | 9月 | 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 [20] |
12月 | 全国“百强主城区”榜 | [19] | |
2024年 | 12月 | 2024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 | [38] |